当L同学带着104分的首考成绩来到TD时,她的目标只有一个:突破115+。短短两月后,她以惊人的119分——阅读30、听力30、口语29、写作30的成绩,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从104到119,15分的跨越,不仅刷新了短期提分的极限,更证明了高效学习与精准指导的完美结合!
在一个月中,L同学在TD仅接受了四个科目各5小时的训练,通过科学的备考规划、针对性的弱点突破和密集的实战演练,成功将原本已属高分的104分推向了119分的巅峰。
托福阅读备考
【问题诊断】
同学课前完成的模考分数是26分,错误题型集中在事实信息题与小结题,初步判断整体阅读能力较强,理解文章问题不大,但可能对托福阅读的考察重心把握存在问题,因此第一次课的课程目标设置为:重点讲解事实信息题和小结题这两种题型的做题步骤以及背后的考察逻辑
第一次课上在向同学确认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时,同学反馈主要问题在于对于托福阅读各题型的“做题技巧”不太熟悉。通过同学的这一表述能够发现对于托福阅读整体考察方向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虽然托福阅读考试存在一些有一定技巧性的题目类型,比如修辞目的题、句子插入题等,但是背后有明确的考察逻辑,过多的强调所谓“技巧”,会把自己带入误区,在有些时候甚至会恰恰掉进那些出题人设置的看似非常符合技巧的坑里。
此外,通过让同学还原做题过程还发现,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倾向于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选择选项时没有明确依据,相当部分的选择是凭感觉选择。
总结下来,同学存在下列问题:
1.对托福阅读的考察本质存在误解,过度追求"做题技巧",忽视了对文本逻辑的深度理解;
2.对于各题型的考察重心不了解,不清楚题目背后的考察逻辑;
3.缺乏以文本为依据的意识,主观判断过多,阅读习惯需要调整。
【问题解决】
针对同学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同学的英语能力水平,量身定制了下列提升方案:
👉1.正确理解托福阅读的考察逻辑。
托福阅读尤其自身的考察逻辑,通过题型设置能够明显感受到,托福阅读沿着词汇→句子→段落细节→段落主旨→篇章主旨的逻辑链路考察同学的阅读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通过具体的题型练习,明确各题型背后的考察逻辑以及相关的重点,帮助同学深入体会托福阅读的考察逻辑。
👉2.强化考点识别。
在明确了考察逻辑之后,我们通过各题型的专项练习,明确了各题型的考点,固定住了同学处理各类题目的步骤,并在课堂练习中重点强调对于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同学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识别主旨、区分层次。
👉3.避免过度解读。
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同学过度解读的习惯是导致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一方面带着从宏观层面感受到托福阅读作为标准化考试,并不考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直接通过具体题目向同学展示没有学科背景知识也能够把题目做对。比如在同学比较熟悉的生物领域,同学基于自身知识储备反倒会出现错误,但是通过识别其中存在的重点考点内容,比如并列和转折关系,我们能够很容易地选出正确选项。
【成果总结】
总体来看,同学的表现具有高分段同学的典型特征:文章理解没有太大问题,但对考察重心不够了解,导致提升困难。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规划,纠正认知偏差,形成“先解构文本框架,再处理具体题目”的思维方式,阅读方式从“读文章”转变为“读考点”,拿到高分也就顺理成章。
托福听力备考
从第一次课堂可以看出,L同学在托福听力部分有着很好的基础,上一次成绩虽然为24分,但是真实水平应该更高。这次的目标是总分115+分,为了达到这个分数,不仅需要在听力得到满分的成绩,并且也需要在口语和写作的部分听力内容也要有很好的掌握。为了达到这个冲刺满分的目标,我们设定了5个小时课程规划,在经过5学习以及考前反馈点拨后,L同学冷静发挥,最终拿下了满分30分!这一结果不仅是实力的体现,也来自于针对性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
【问题诊断】
对于听力成绩稳定在24-26分左右、但想要更上一层楼和冲刺满分的同学们,相信你们会从L同学的经验中找到一些突破瓶颈的灵感。
L同学的首次课和模考练习可以分析出以下基本情况:
👉长处:
L同学课上的学习态度很好,能认真的做记录并且回答课上的提问;对于知识点的吸收很快,在讲解完考点内容之后,可以很快的运用在例题练习中;对于自己的短板非常的清晰,虽然模考中表现的很好,但是也主动提出了自己疑惑的学科;听力水平很好,对于听力整片文章的结构,还有细节把握的都很到位;笔记的记录也比较简介,关键点清晰;此外对于语气、态度的听取非常准确。
👉短处:
根据模考的表现来说,只出现了一处错误,是一个细节考点,这也是冲刺满分必须要克服的苦难;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题干的理解和选项的理解会出现问题,导致即便准确的听取到了信息,但是还是选择错误的情况;天文、地质类文章的处理上有困扰,会担心自然科学类的话题。
【问题解决】
听力学科时托福占比最大的学科,听力成绩的好坏也会间接影响口语和写作的发挥,所以需要在了解完L同学的问题之后,制定出了一个5个小时的提分方案,练习根据逻辑主线去“区分逻辑层次”和“预判考点”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听取内容,直至可以清晰地整理出文章的架构脉络以及每个层次中的重点和考点,去预判出题方向。
第一节课1小时授课,我们通过模考结果分析,从大方向上介绍了托福听力考点和结构,因为L同学听力水平很好,模考发挥的也非常棒,在课上先进行了对话练习,然后通过练习题的过程中去讲解,特定题型的做题方法(例如目的题);
L同学对于对话的逻辑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精炼,所以我们马上进行了对话结构的系统性讲解,L同学对于知识点的吸收还是非常快的;
在课堂后续的练习中能很快的识别重点信息,虽然课上错了一道题,但也就是这道题很完美的印证了课上讲解的内容,就是对话结尾处类似寒暄的部分千万不能松懈,反倒是出题的点。课后练习安排真题对话练习,巩固课上知识。
第二节课我们针对性的讲解了L同学比较头疼的天文学类讲座,从天文类听力常见的结构类型,外加天文类背景知识的扩充
强调了天文学、地质学等出现对于问题探究类型的讲座中听力的侧重点要落在理论、假说及其对应的验证过程(证据、实验等)。并且为了更好的锻炼L同学的能力,在课堂练习做题之前,都会让L同学进行段落总结,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遗漏,但是很快做的越来越好,能涵盖住每个重点信息。课后步骤天文和自然科学相关的真题+TPO的练习,配上托福听力天文背景知识集锦作为参考资料。
第三节课、第四节课分别进行了生命科学和艺术史讲座的讲解,对于其常见的结构和听力侧重点进行了介绍,对于艺术史方面进行了简短的西方艺术史的背景介绍,帮助L同学能更好的理解不同篇章所讲述的历史背景,对于把握态度题的帮助比较大;
在课堂练习的练习中发现了L的同学的一个问题,就是做题速度很快,偶尔会导致选项和题干理解错误的情况,针对于此问题,在后续的练习中都会强调控制速度的问题,慢就是快,心态一定要平稳,尤其是对于冲刺满分的同学来说,听力水平上不会有很大差距,很多时候都是考场心态的微妙变化带来不同的结果。
最后一节课进行了一次模考练习,去反复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例如主旨题的注意点(识别目的和内容不一致),态度题的方法(抓negative/positive),目的题(注意举例的信号词)等。此外出现了一篇难度较大的考古类的文章后,对于考古人类常见的结构类型进行了介绍,让L 同学很快的意识到此类讲座的听取方法
在课程的结尾,基于L 同学的较高的听力水平,考前练习建议同学带着预判意识听听力也在此强调了如何克服听力考试进入状态慢的情况,考试心态调整重要性等内容。最后L同学也是如愿以偿拿到听力满分,并且总分达到119分!
【成果总结】
回顾5小时时间的学习历程,L同学能在短短5节课课程加上课后专项的练习情况下取得巨大进步后,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执行力强,目标明确。
对于课上和一切作业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对待,尤其是会有意识的带着课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练习。
👉2. 知识点的讲解和针对性练习。
通过总体的介绍结构和考点,L同学明确了托福听力的出题方向;专项的讲座练习和训练,让L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了做题思路和方法。
👉3. 心态开放。
虽然短时间内出成绩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担心,反倒是在考场发挥出了最佳水平。
好的培训应该是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同学的成绩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托福口语备考
【问题诊断】
👉优势表现
L同学展现出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其口语表达流畅自然,语言组织能力出众。在综合口语部分,她能够精准抓取并有机整合阅读与听力材料中的核心信息,确保回答内容相对完整。独立口语方面,即便在高压的限时条件下,她仍能快速调动丰富的语料储备。
👉待改进方向
L同学的主要提升空间集中在话题展开(Topic development)这一评分维度。具体表现为:
在独立口语环节,虽然语料储备充足,但存在内容堆砌现象,各论点间逻辑衔接不够紧密,导致部分内容重复或论证脉络不够清晰。
在综合口语部分,对各个task的应答重点和时间管理尚需优化。例如,task 2阅读时偶有遗漏关键句的情况,且听力笔记比较杂论无章(下图为同学课前测试的综合口语听力笔记);在复述环节,有时会过度展开阅读或听力的第一要点,导致无法在一分钟内完整呈现所有重要信息。
【问题解决】
面对仅有一个月的紧张备考周期,我们为L同学量身定制了5节共计5小时的口语特训课程,确保每一分钟的训练都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首阶段的2.5小时课程中,我们首先系统梳理了托福口语各Task的评分标准和应答策略。针对独立口语部分,重点帮助同学建立清晰的答题框架,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避免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断层,同时构建万能语料库确保内容充实。
在综合口语训练中,我们首先提示同学目前听力笔记需要写得更加简洁,避免整句抄写,在这里我们引入了高效的符号标记系统,帮助同学快速识别各类逻辑关系,通过密集的课堂演练和课后巩固,使笔记条理性和表达流畅度得到显著提升,同学会有效使用缩写、符号、缩进书写笔记。
进入第二阶段2.5小时的专项突破课程后,我们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法。首先将历年高频考题科学划分为教育学习、科技环境、社会政府等类别,为每类话题配备专属语料库,并要求同学每日完成1-2题的“大纲+细节”特训。这种系统化的分类训练不仅帮助同学快速掌握各类话题的应答技巧,更培养了灵活运用语料的能力。
【成果总结】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特训方案,L同学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实现了口语能力的质的飞跃。从最初的语料堆砌,到最终能够流畅自如地进行严密论证,这种蜕变不仅体现在29分的优异成绩上,更展现了科学备考方法的强大效力。整个训练过程充分证明,只要诊断准确、方法得当,短期突破口语瓶颈完全可能实现。
托福写作备考
L同学是在2月初参加了TD一对一写作课程,而在3周5次课时之后,Ta顺利斩获了写作满分的好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L同学本身的语言基础非常优秀,并且已经在全英环境中度过了几年;虽然课程紧凑,但语言基础扎实,对上课内容吸收理解能力超强,作业完成度极高,属于高自我驱动外加能力型选手,并且在几年前有系统性训练过改革前的独立写作,因此对托福写作的要求还是有一定了解。
【问题诊断】
通过课前测试,发现L同学语言问题不大,主要是对改革后的托福写作新题型Academic discussion 学术讨论不太了解,写作风格还是属于之前的独立写作的结构,因此判断在论证内容和结构上需要优化
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 背景铺垫较多,立场句给得不够直接(灰色部分可以去掉)⬇️
👉2. 审题不够仔细
题目问得是买二手产品的一个好处或弊端,但论证了两个好处,并且第二个好处从宏观角度,论证了对当地经济的好处,有些偏题(题目问得是买二手对消费者的好处)⬇️
图片
👉3. 论证时能给出一定细节,但是具体展开还是不足⬇️
【问题解决】
👉一、 强化写作结构,形成肌肉记忆:
学术讨论并不推荐大家依赖模版,因为会导致有效内容不高,但是对于写作框架的运用需要格外强化,因为形成一套固定的框架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梳理写作逻辑,搭建论证;
另一方面也能加快写作速度,尽可能在10min内完整论述;
课上练习⬆️
👉二、 针对不同话题补充可复用思路
每节课围绕一个学术讨论话题进行专题讲解,按类别分类,如【教育类/工作类/社会类/政府类/科技类/生活类】。在优化原有思路的基础上,补充常见分论点,并提供可复用的展开逻辑链,以帮助熟练掌握破题思维,并适用于同类写作练习⬇️
【成果总结】
经过所有话题思路补充课程的系统训练后,L 同学已基本掌握快速审题和破题的技巧,能够在 30 秒内完成 AD 题目的审题分析及思路构建。此外,在日常写作练习中,L 同学的字数已稳定在 180 词以上,对于熟悉的题目甚至能拓展至 200 词以上。
最终,尽管考场上遇到了较高难度的 charity相关题目,L 同学仍然能够熟练运用课堂所学的思维框架,顺利完成论述,并将文章扩展至 250+词。虽然因时间限制未能逐一检查低级错误,但由于 L 同学长期以来的扎实语言基础,整体语言准确性依然较高。此外,较长的文章允许一定程度的低级错误存在,而不会显著影响整体表达和得分。
写在最后
诚然,L同学的成功,在结果上没办法被所有人复制,119的分数实在太过凤毛麟角。但是回望当初,L同学也只是一个105分的普通高分段学员。相信在看文章的各位同学,或是已经处在冲刺阶段,或是正在夯实基础,已经从文中看到了L同学提分的秘诀——踏实肯干,跳出舒适圈。如果我们目标坚定,学会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自我修正,并且能够切实落地自己想要完成的改变,那最后一定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本文作者
TD整理了2016-2025年超过515场托福口语/写作真题
以及原创了所有题目的高分示范答案(附音频)
打包免费赠送
请添加TD客服微信并备注「口语写作」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