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二的普高学生,历时两个多月拿到了SAT 1570的好成绩。回顾自己的SAT备考经历,从第一次自学考出1490分,到第二次结合网课学习提升至1570分,我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希望能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一些启发。
第一次SAT备考:自学一个半月,1490分的初尝试
第一次接触SAT,我选择了完全自学的方式。大约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主要依靠网上的一些资源和书籍来准备考试。虽然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很紧张,但我还是努力地按照自己的计划,逐步掌握了SAT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解题技巧。
自学备考的收获:
1.基础知识的积累:
我首先通过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课程和网上的真题,了解了SAT考试的结构和题型,特别是数学和阅读部分的难点。通过练习和复习,我对考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练习方面,针对语法和阅读我刷完了Digital SAT Reading and Writing Study Guide,The Ultimate Guide to SAT Grammar,The Princeton Review Digital SAT Premium Prep这几本书,针对数学我将The College Panda SAT Math Advanced and Workbook作为每天的练习题,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重点刷题。
图 1为R同学的SAT备考用书
2.时间管理:
虽然没有网课的指导,但我还是尽量将复习内容分成不同的阶段,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
3.模拟考试:
最开始接触SAT的时候,我连阅读的题都做不完,阅读速度很慢。备考后期,我利用真题网站保持每天至少一套真题的练习,并且在每周末做一套blue book模考来检验分数。在模拟考试中,我逐步提高了对时间的掌控能力,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考试时时间不够用。
4.错题本的作用:
对于数学部分每次做错的题目,我都会记录下来,并深入分析错误原因。SAT的数学不难,题型变化并不多,所以将做错的题型记下来性价比很高。这种方式帮助我有效地弥补了知识盲点,也提升了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图 2为R同学的备考笔记
有了这些准备之后我信心满满地上了考场,我的首考是在今年的十月。到了考试当天,光是阅读词汇题部分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感觉到题的难度比平时做到的真题要更难,我在连续3个词汇题选项中都遇到了不熟悉的词,拿不准的题也比平时多得多。不过我还是将不确定的题mark上,抓紧时间做完了题。
虽然最后也没有时间回去全部检查完mark的题目,但至少我把所有的题目都过了一遍手。考完之后我在社媒上看老师同学们的repo,有不少人都说这是机考以来最难的一次,我内心顿时兵荒马乱,心想一次上1500的目标怕是没了希望。果然出分后我只得到了1490分,其中英语700分,数学790。
第二次SAT备考:结合网课,提升至1570
在第一次考试后,我意识到自己在阅读和语法科目上还缺乏一些系统性和深度的理解,因此决定结合网课进行第二次备考。通过网课的学习,我更加系统地掌握了SAT的各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发现了自己忽略的问题。
结合网课后的备考策略:
1.选择合适的网课:
我选择了TD点题集训的课程,大量的刷题以及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备考sat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结合我自学的经验,有一些阅读题光看答案是不一定能够理解的,这时候老师的讲解思路就非常重要。
2.模拟考试和反馈:
网课在考前一周提供了六次模拟考试机会,保证了每天都会有一套模考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我能够真实感受到考试的节奏,并在考试后得到大致的分数评估和详细的错题分析。这种方式帮助我迅速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网课中的互动讨论和群体学习让我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我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尤其是在备考后期,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非常关键。
SAT备考心得与建议
1.背诵是有用的:
无论是单词还是数学公式,SAT的出题都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里面,所以背单词背公式其实对于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我在考SAT之前考过两次托福,已经积累了一些词汇量,在第一次的备考中我背了大概2000个巴朗SAT单词,但是第一次考试我依然在词汇题遇到了较多不熟悉的单词。
通过反思我发现虽然我背的单词量多但是同时我的遗忘度也很高。所以在第二次备考的时候我转换了策略,我不再追求单词的数量,而是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就记在本子上,在语境中理解单词,记忆会更深刻。
图 3为R同学的备考笔记
图 4为R同学SAT备考笔记
2.做题的节奏很重要:
前面讲到了我一开始的时候连题都做不完,那我是怎么从题都做不完到最后可以有十几分钟检查的呢?除了提高阅读速度之外,我很推荐的一个方法是在做完词汇题和主旨题之后直接跳过去做语法题,因为语法题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一个部分,在快速解决完语法部分之后回来再做阅读部分比较难的推断题图表题,不仅保证了在有限时间内把分数最大化,还有利于考试心态的平衡,避免考试中途做到难题头脑都乱掉打乱节奏的情况。
在数学部分,除了大家一直在强调的细心问题,我还想说的是要稳住心态。大家想一想,在SAT数学部分整体题难度都不高的情况下,College Board怎么才能考住大家呢?我记得上网课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SAT其实是一个有点反人性的考试,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大脑遵循的是一个从易到难的原则,但SAT就很喜欢(特别是近期的几次考试)在中途或者一开始插入一些比较难的题。
这时候大家算完这些题往往会头昏脑胀,很有可能会影响后面的做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先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道题算一算,不管做没做出来,先mark上去做后面的题,因为我知道后面肯定还有很多比这个简单的题,要优先把简单题的分得到。最后有时间,我才会返回来继续计算难题。
就是凭这样的方法,我在第二次的考试拿到了数学满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Module 2前面有一道计算量比较大的题,我算了一遍之后感觉算出来的答案有点不对,但是还是先mark上去做后面的题。因为对于这样的题不管是重算一遍还是检查每个步骤工程量都很大,在一套题的前期这样做很容易把脑袋算昏。所以在做完后面的题之后虽然我只剩几分钟,还是重算了一遍前面的这道题,结果发现果然算错了,最后几十秒的时间里我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算出了正确答案并填了上去。
3.刷机考真题真的有用:
作为一个普高生,其实我想说的是SAT对于任何一个有过国内应试教育经验的人都很友好,因为不光考察的知识点有重合,备考的方法也很类似。
对于我来说,刷题的时间占了我备考时间的百分之七十,SAT的题库很多时候会有重合,正式考试也有不少原题和变形题。在上班课之前我就大量地做了很多考试的原题,上课的时候也通过课上和作业补充了很多机经真题,最后十二月考试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阅读一套题里竟然有超过50%的题都是我以前做过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运气比较好抽到的那套原题比较多再加上十二月CB可能确实给大家放了放水增加了原题的数量,不过我想表达的是SAT机考的重复率到目前为止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备考的抓手点,多刷原题不仅有利于锻炼同学们的应试思维,也增加了考试中遇到原题的几率。
4.学会出题人思维:
很多时候预判出题人的思路也很重要,比如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我看完材料之后就会总结这个材料讲了什么,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得题目的考点。
备考到后期,很多时候我看完材料就能知道这个题想考什么,例如一个main idea的题我看完材料之后就会用中文简短地总结这个材料的内容:虽然a有用,但是它很不容易被保存。这就是一个转折让步,有了这个概念,看选项的时候很快就能看出正确选项。
再比如前面我说到了做真题很重要,但是出题人一定不会因为这个是原题就让你轻松容易地得到分。以前我做很多真题很多时候并知道这个题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只是看到自己做到过的题就直接秒选答案,其实这是风险很大的。
先不说一些考过多次的“原题”本身就有很多种变体,在正式考试中你遇到的还有可能是新出的变体,这时候直接选以前的答案很有可能是错的。比如说我这次阅读就遇到一道考过很多遍的lunar intensity的题,大家比较熟悉的问法可能是问这两个团队的发现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团队发现的不同可以用什么解释。
但是这次这道题问的是其中一个团队的发现是什么,很明显这应该选和之前不同的选项。所以对于真题,大家一定要彻底搞清楚这些题在问些什么,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选项,这样才能经得住不同的考法。
结语
SAT备考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但只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积极的心态并结合科学的学习方法,成绩一定会有所突破。从第一次1490到第二次1570的进步,我深刻体会到备考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法、总结经验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备考经验能为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也祝愿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迈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SAT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领取
TD SAT教研组已经为了大家准备了阅读经典300篇机经合集,资料名称【机考SAT阅读经典300篇】,为2023-2024年实考阅读真题中的高难度题目精选中文版。同学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发送暗号「SAT阅读经典300篇」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