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常人,一战1530(阅读740),再战1550(阅读760,380+380)的笔者在备考SAT的路上仿佛一帆风顺。而表面的顺利背后,却体现了笔者对知识点牢牢地把握、对错误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那么,即将迎来SAT考试的各位,应该如何掌握上面提到的神奇方法呢?快来让我们跟随笔者的脚步,尽早和SAT说再见。本文系TD“创作计划”原创文章,如果你在备考或留学的路上有任何经验收获想要和大家分享,赶紧在后台回复“创作计划”上车吧~

如何自我分析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我和一个学妹的对话: 她说:我想问一下千鸥,SAT的语法和阅读怎么刷上来,看小说算不算最有效的提分方式捏? 我说:不算,我可能要思考一下怎么回答比较好 这个问题很让我头疼……因为太泛了。我尽量往细致里写,打了一个晚上的建议,却越写越觉得不对——我的一切建议和方法都是基于我自己的经验,但每个人都不一样,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我有什么资格提建议,又要说什么才不会误人子弟? 其实想要提分,首先要知道错在哪、为什么,别人才可以给你一些改进方法和努力方向。你的问题究竟在哪,最需要的就是你自己的思考。我的阅读分数一直不低,也跟我经常“拷问自己”有关。 所以我把之前写的全部删掉,重新拟了一份SAT阅读语法自查清单。学妹现在高二,目标应当是短时间内提分,所以这份清单主要关注在短时提分上。SAT阅读部分如下,大家也可以静心下来好好想想、给自己自查一下:

1. 从题型分类上看,哪个题型错的最多?最少?你认为的原因是?

2. 从文章分类上看,科学社科历史小说,哪类型的错的最多?最少?你认为的原因是?

3. 从阅读时间上看,整套阅读时间分配上有问题吗?哪种类型的文章、题目耗时多?文章、题目哪个耗时多?你认为的原因是?

4. 双篇单篇会影响你做题吗?原因是?

5. 整体概括来看,一套一般错几个?你会觉得读不懂文章?读不懂题目?还是都看得懂,就是选不对,理解不了它的出题思路?你自己觉得SAT阅读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6. 尽量描述一下你现在SAT阅读与其他阅读的习惯。SAT如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通读还是跳读、阅读文章的顺序、刷题是可汗还是原题、单篇还是整套、频率时长、计时、笔记与错题本习惯等等;其他阅读如平时的英文阅读时长、类型,越细越好。

原因不知道,但就老是错?那这就是你的问题之一了。没关系,趁这个机会多反思、多描述,自查越细建议就能越有针对性。 经学妹同意后,我把她的回答和我的反馈写在这篇里面,作为一个样本供大家参考,也是教大家填完自查后、总结分析的方法。她的回答如下: 小说错的比较少,全对到两个之间。evidence-base、词汇科学每篇3-4个,但12月那场就是植物神经那篇写了大概半个小时【因为不会做】然后导致小说没写完。 evidence-base、关于文章整体的题目社科基本能全错吧…evidence-base,词汇历史1-3个之间,evidence-base,双篇小说错最少,社科最多,可能因为小说有代入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社科里面全是冰冷冷的一些专业性的单词很容易就迷糊了。看完一整篇文章,里面经常出现的词连基本的concept也没有印在脑海里。 时间分配没什么问题,社科/evidence-base花时间最多。 双篇有对比的题目就会给我造成一点困扰,要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比如1文章中的点在2文章中会怎么反驳,也找不出他们都赞同什么。有时候读不懂题目,然后理解不了出题人的意思!(尤其社科)长难句,还有思维问题。 平常大概一天2-3篇,一周3-4次,快考试的时候(大概半个月)就会每天整套做。用OG和可汗习惯把整篇文章看完再写题目。练习不计时,写题目会把关键的词圈出来,题目和文章对应的也会在文章里圈出来。 顺序:科学两篇,社科,历史,小说。会看小说,大概一周两次吧,半个小时一次。琐碎时间看一点英语新闻 再看一下她一开始的问题hhhh   我觉得我问完问题再给针对性建议的决定是正确的。以她的情况来看,我不会说看小说是SAT语法和阅读最有效的提分方式…… 以下是我的反馈,着重说考试技巧,带一点英文积累的方法,穿插着各种如做错题集和查单词的小tips。

关于易错题型的建议

A. vocabulary

题目的词不认识,理论上讲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的。推断不出来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辨析不出选项差别,二是哪个选项不认识,三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难句、忘了语境、没有足够时间静心分析等),那句话反反复复就是看不懂那个词想表达什么 建议a:英语积累上,背单词与词汇辨析并进 这里说的不是背单词书,而是背文章中的生词、词汇题错的词。许多同学背巴朗词表背得都快疯了,但其实背做过文章中的生词效率更高,有语境就有记忆,比硬怼单词书好很多,至少可以配合使用。   做完的文章不要对完答案发现错了就扔在那里。精读要一个一个单词地查、一句一句话地弄懂,到对着英文原文的文章,能够尝试着用中文口头翻译的程度。 里面的单词可以抄在文章下方空白处,不要写中文意思,但确保你查完之后看还记得是什么。第二天刷新题之前,返回去看之前刷的文章的生词,记不住的再查,配合错题本与词汇本加强记忆。 错题本里面记清楚 哪套题的第几题、什么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原文哪里理解失误,或是选项词辨析失误?慢慢积累这些素材,每天刷新题前看一遍提醒自己,确保错过的单词知道区别、犯过的错误心里有底。 查单词的时候有一点注意,一定要查英英原意,拒绝中英释义。这也是除了不断地错单词题之外、主动积累词汇辨析的方法。Merriam-Webster、Thefreedictionary等等都很好 每次查的时候多看看同义词Thesaurus,每个词点进去看说明和比较微妙的含义差别,一次拓展两三个足矣。   但要注意,有些时候如果你想太多看太细又会有问题,比如感觉一个单词的第一条释义和第二个单词的第三条释义其实是一个东西。 放在题目里考的词是它的第几释义都有可能,但选项里的词,重点参考最常见的意思、文章的感情倾向与平时积累的语感,当然也要小心熟词偏义如observe=follow e.g.某个词一般只有很正式的场合才使用;deference除了尊敬还带一点顺从的感觉;这里文章大意是贬义的所以排除褒义词等。 虽然我写了很多,但别stress out,词汇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慢慢积累后会有进步的。 建议b:做题习惯上,先扫题目 一般来说,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思路是最清晰的。文章感觉枯燥、或是还没熟悉套路时,经常看完一篇文章啥也不记得,我刚开始读学术论文的时候也是这样。看是看完了,然而讲了啥?   大家可以试试,在阅读SAT文章之前,花≤30秒扫题目快速抓重点词如XXX at line 13、last paragraph、人名、时间、地点、大写与所有可供定位的专业词汇。 凡是有reference的先把题号记在对应行数附近(如果时间不够不需要特地把词找出来);凡是有定位词的先标记首字母留个印象。 读文章的时候,reference题可以先做,比如你刚读完了一段/一句,就做了这里的词汇题或是内容总结再继续,省的后来做reference又忘了再返回去看 一开始可能不习惯这种做题方式,所以拿个计时记清楚,扫题目用了多少时间、看文章多少、做题多少,严格控制。

B. evidence-base

建议a:先扫题目 扫题法对于evidence-base同样有效,比如你扫题的时候标记了特殊名词的缩写,读文章的时候发现了,就可以理解完这一pa再翻到后面看一下题目是不是在问相关内容,是的话就可以直接正选了。 建议b:找定位词、替换词 大部分循证题找到原义替换就做出来了。 首先是题目里关键词一定要在附近,其次是题目描述的内容能找直接在原文中找到对应。如果之前没这样做过,可以把错过的循证题拿起来再总结一遍,找题目里和正确答案中原文里的同义替换,套路多了就熟了。 建议c:注意循证题中的证明,是问直接描述还是逻辑推理 有些人喜欢感受大于分析,这也就是这个学妹小说能代入而社科读不下去的原因;这种情况下,一些比较微妙的循证题难度就比较大,比如需要引用的是描述还是推理(这是我自己分的类,可能概括的不是很精确) 有些人对这两者的差别很敏感,然后凭着逻辑的感觉做题就OK,但若这方面特别不开窍的人可以特别注意一下,错题返回去总结,尽量练出感觉。 描述类e.g. 上一道题是attitude,下一题问你which most directly state/show,这就是描述,要找最直接描述这个attitude的细节。注意逻辑主语出发点,即这个attitude到底是谁的; 推理类e.g. 前一道题带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下一题是问which prove/most support,有可能需要逻辑推理、要选internal /logical support 假设前一道题是,某个现象造成了另外一个现象,后一道题问你which give evidence,你要的就不是某个定理能够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或是哪个现象是什么的statement,甚至也不一定是这两个现象同框出现的一句话。而有可能是一个,两者关键词都没有(不一定在本句但要在很近的前后文),但很重要的logical link。 其实做多了就有手感了,我用中文写的e.g.大部分人也不会去选不相干的选项,只是特别注意一下题目的逻辑,而不是一味说同义替换词必对。   我的部分循证错题集

关于各类文章的提分建议

小说

大部分人会说科学社科像TOFEL简单,而对充满了描写、意识流、逻辑并不清晰的小说历史完全苦手;但这位学妹对小说有代入感、能体会作者感情以至于保持全对到2个的正确率,无疑是她非常大的优势! 因此在课外小说阅读方面,我建议她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加每天的阅读不要读长篇小说,去找The American Best Short Essays(2013/2014blablabla),每天一篇,不需要任何笔记摘抄查单词,只要确保快速阅读、看懂并且保持兴趣;比喻一下,要有每天追更新的期待感

历史

建议a:锻炼眼力和脑力 历史类的双篇对比题为什么不会做?我觉得问题很有可能是,文章并不能像中文那样完全读懂,只能有个大概印象,题做到后面找来找去细节全忘了; 特别是语言又很恶心,不像小说故事清楚,历史讲了半天就罗列一大堆并不能读懂的长难句和语序奇奇怪怪的例子。 所以历史阅读,重要的是翻译,不是说把英文翻成中文,而是把文采“同声翻译”成人话,which is清晰明了的逻辑结构…… 锻炼眼力和脑力的配合吧:看文章的时候眼睛捕捉句子主干、文章逻辑和作者态度,脑中提炼总结思考,看完一段可以尝试着写一个关键词在旁边,做过的文章先返回去这样精读练手。 我喜欢把文章分割成四个角落进行内容概括,某种层面上大概是把单纯的文字记忆结合了空间、图形的感觉,让我的短期记忆能够很清晰。   一般来说历史都是对同一个话题的不同观点,有时候是一篇回应另一篇;因此眼睛抓住任何有表态的地方,分清态度的主语(到底是本文作者的态度还是另外一篇文章作者的态度);所有的逻辑转折词But/Although/However一定注意,提炼思考的时候主话题always keep in your mind。 建议b:先扫题标注+留印象 特别是联系两篇历史文章的对比题目,可以试试先扫题的答题习惯。比如对比题大部分有引用,先扫题标注它问哪一段的观点/留个印象是问什么事例,正面反面观点等

科学、社科

建议a:精读理逻辑结构,熟悉科学写作方式 逻辑除了总结错题找手感,还有通过总结文章主动练,这也对循证题、双篇对比题很有帮助。 之前的科学文章拿出来做结构总结:哪里点题,第一段写什么、跟主题怎么相关,第二段是什么、怎么发展,统统写在文章旁边。   这是我精读TOFEL的笔记,SAT同理 其实社科、科学逻辑很清晰,也会用人话说,重点是不要被畏难情绪或专业名词所影响(用首字母代替),把逻辑找出来。 说起来不论学科、话题、一个研究还是多个研究,科学写作都非常套路,学学AP PYSC Experiment的Pa会用帮助。比如:refutation或者limitation说来说去就是confounding variable和correlation v.s. causal;experiment说来说去还是treatment v.s. control Group;文章顺序基本就是:Question-> Research Design-> Result + Explanation-> Implication/Limitation/Application-> Refutes + Comments;分析多了你就会发现,问文章整体的题目,一般对应标题和第一段最后的同义替换词就能选了 建议b:克服畏难情绪 若你像这位学妹一样,“遇到冰冷冷的专业词很容易就迷糊了”,“看完一整篇文章基本的concept也没有印在脑海里”,你最需要的不是一味刷题,而是要克服你的畏难情绪。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是补充话题背景、熟悉写作方式,第二就是心理催眠自己。 对于话题的熟悉与兴趣程度会很大的影响你的做题效率,不仅是读不读得懂,还有做题情绪的问题。情绪是很重要的。 当你感到“兴奋”、“感兴趣”、“能代入”、“喜欢”、“哈哈哈这个topic我好熟超幸运”等正面情绪的时候,看的会格外得懂、做题效率也会格外高   我读可汗那篇讲日本的kawaii卡哇伊时,因为遇到了熟悉的话题,就非常感兴趣和兴奋,读下来也非常的顺利。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位学妹对小说觉得十分能代入,就能几乎全对。 但是当你觉得“专业词都冷冰冰的”、“这句子如此让人迷惑”、“没有救了concept读到现在都还没看懂”、“这个实验设计what the hell”时,负面情绪会愈演愈烈恶性循环,which is why有些同学平时不是很了解、或者可能不喜欢的科学和社科会错的一塌糊涂。 基于学妹错的科学、社科多,我会建议她除了看新闻,也利用琐碎时间看看scientific america,顺便练口语听力都可以,familiarize一些topics,培养兴趣,也可以去看一些讲研究的科普作品、关注果壳等;心理学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假设你对这个感兴趣的话,它比较容易引起人们对生活中例子的联想,也是SAT社科经常考的题材。 再努力一点就去啃短一点的学术论文,能翻墙的话用google scholar,输入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限制页数字数,但不要限制你的想象力,毕竟收入和颜值的关系都有人研究hh我个人因为曾经大量地啃食学术写作的论文,对这些套路都熟了不觉得难;所以如果你下定决心要提高科学,也可以去做科学、社科类英文论文精读。   读完感觉只有眼睛扫了一遍然而什么都记不住? 除了套路不熟没能看懂,也是因为自己就觉得这是在应付考试而不是在享受阅读,根本读不进去。举个例子,像果壳的推送也是该专业专业,但只要有兴趣在,认真看也不会看不懂。 有时候读不懂题目、理解不了出题人的意思,也有点这个原因,所以除了之前提过无数遍的精读分析,可以再试试“催眠”的方法。 学妹整套题是先做科学社科,可能一开始就是抱着这三篇会很难的心理预设去看的,因此看之前一定要让自己高度兴奋、高度注意起来。平时练习与补充背景知识的时候,也always催眠自己,比如碎碎念: 这篇文章肯定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超有趣,我超激动超期待的!   快速呼吸,追星的话想一想自己的男神女神心里尖叫两下,然后重点想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话题,保持一个比较愉悦的心情再看文章。 虽然看上去很玄学,显得比较幼稚、夸张,但实际的运用效果真的很不错。你可能觉得自己就是没有兴趣,但一切为了提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hh e.g.我记得有一篇讲含羞草的文章,里面充斥着各种化学生物生僻词和很复杂的实验步骤描述,但我就全程催眠自己很有趣,脑回路大概如下: “哎哟原来是含羞草 超可爱的啊!” (literally笑出声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难道会有记忆的吗?” “对嘛这个观点比较符合我的看法!” “但是新的看法也很有趣,还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这个反驳说的很有道理的啊!” (literally边看边点头 我是属于戏比较多的那种人,这个方法也可能因人而异,不过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刷题、阅读习惯的建议

一些建议和小tips都如上,如果大家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先试着改,觉得有效就继续坚持 像学妹的例子里,频率和篇数不予评价,因为我之前提的无数精读和积累任务就会用很多的时间了。用OG和可汗是对的,其他也没什么好材料,一篇文章多刷几次!精读精读精读! 最后,总结一下: 1. 关于易错题型的建议 A. vocabulary 建议a:英语积累上,背单词与词汇辨析并进;建议b:做题习惯上,先扫题目 B. evidence-base 建议a:先扫题目,记忆定位词;建议b:找定位词、同义替换词;建议c:注意循证题中的证明,是问直接描述还是逻辑推理 2. 关于各类文章的提分建议 A、小说 建议a:每天读短篇小说,快速阅读、保持兴趣 B、历史 建议a:锻炼眼力和脑力,提炼文章逻辑结构;建议b:先扫题标注+留印象 C、科学、社科 建议a:精读理逻辑结构,熟悉科学写作方式;建议b:克服畏难情绪   i. 熟悉话题补充背景  ii. “催眠”自己这超有趣 3. 一个贯穿全文的key point:精读+错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