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 SAT考试-TD教师点评
SAT阅读点评 – 熊老师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考试使用的卷子和不久前考完的9月北美卷(使用了NAPF306卷)、10月北美卷(使用了NAPD304卷)类似,也是2019年6月多套卷中的一套(NAPK311卷)。这样,到这次考试为止,2019年6月的14套实验卷就全部在周末举行的普通考或非周末举行的School Day考中使用过一次了。 这次School Day使用的NAPK311这套卷子在市面上没有流传,可以看成是一套新卷。阅读部分难度中等,除伟大文献较难外,其他文章的文本难度一般,个别文章中出现了比较新颖的提问形式,但题目难度不大。Passage 1 小说


Passage 2 社会科学
讲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捐款的人都希望自己捐的钱被直接花在正事上,不愿被花在慈善机构、募捐组织的日常行政开支(Overhead Costs)上。比如我们给一个“希望工程”捐款,就希望自己捐的钱尽量都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交学费,而不太愿自己捐的钱给“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发工资。
Passage 3 自然科学
讲10年前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一位科学家在秘鲁的雨林高处的树冠(canopy)区域观察蚂蚁在狭窄的空中通道(catwalks)活动,偶然发现如果他把蚂蚁从树干弹落,蚂蚁好像可以控制自己的下坠,让自己落回到近处的树干上。这些蚂蚁是工蚁,并没有翅膀,它怎么可以控制自己的下坠呢?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另一位科学家加入研究团队一起来做实验。实验表明,从树干被弹落的蚂蚁中,有85%让自己落回了原来的树干。他们继续研究,发现其他一些在树上生活的蚂蚁、不带翅膀的昆虫、蜘蛛也有这种控制自己下坠的能力。蚂蚁和其他几种动物不同的地方是,其他动物都是用头部控制自己下坠(下坠时身体向前俯趴着),蚂蚁控制自己飞行是靠后腿,用尾部控制自己的下坠(下坠时身体向后仰躺着)。
Passage 4 伟大文献
选自《对政治正义的探究》(Enquiry Concerning Political Justice),1793年出版,作者是英国记者、哲学家、小说家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他也是最早的女权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丈夫,他妻子的文章被OG-3选为伟大文献。夫妻两人的文章都被SAT拿去出题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克林顿和希拉里的文章可能会出,但是他们的文章语言简单,更可能是在PSAT中出现。 [caption id="attachment_30771" align="aligncenter" width="294"]

Passage 5 自然科学双篇
主题是被子植物(angiosperm,也叫开花植物)是为什么在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中期突然爆发式发展起来并称霸植物界(目前地球上的被子植物有35万种,裸子植物只有1000多种)。这里先介绍一下背景知识,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认为物种的进化是缓慢的过程,物种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累积微小优势,最后实现进化的。但是化石证据表明,开花植物是在白垩纪中期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突然出现了极多品种,这就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不符。达尔文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却解答不了,他把这个问题叫“abominable mystery”。后来有很多科学家想回答这个达尔文都回答不了的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第一篇文章是在讲新发现。之前人们都认为被子植物突然称霸全球是因为它们的花朵能够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帮忙传播种子。因为白垩纪出现了多种动物,这些动物和被子植物形成了coevolution,所以被子植物跟着动物一齐爆发式发展起来。两位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解释,说被子植物在白垩纪大发展主要不是因为动物的帮忙,而是因为在这一时期被子植物叶子里的脉络比以前密了很多。这两位科学家显示在研究树叶怎样输送水分时偶然发现了早期被子植物叶片的脉络好像比晚期被子植物叶片的脉络要稀疏很多,然后用6年时间调查了13个国家的500多种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和225种其他植物(含166种已灭绝的植物)的叶片脉络,得出结论,在距今大概1亿年前,被子植物的叶片脉络密度先是翻了一倍,然后翻了三倍,最后翻了10倍。 [caption id="attachment_3077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36"]

SAT语法点评-Ada老师
文法本次考试整体难度适中,只有极个别难题,其余题目的难度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出现了一些之前考过,但出现频率不高的罕见考点。提示我们,如果想要语法拿高分甚至满分,要对每一个考点有足够的重视,只要考过一次,就完全有可能再考第二次。但是对于备考时间非常有限的同学来说,还是应该首先把高频考点弄明白,因为绝大多数的语法试卷都只有高频考点组成,罕见考点平均是要隔几个月再出现一次的。第一篇:Edmonia Lewis: Remaking the classic
文章介绍了一位在美国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雕塑家Edmonia Lewis,她在罗马建立了一个工作室,开始用新古典主义来雕刻巨大的大理石雕塑,这种风格强调了平衡,对称与完美。Lewis的这种风格表明了她的政治倾向,也对后来的观众有很大影响。 第一篇文章涉及的纯语法点有逻辑主语一致,代词的指代,谓语动词,多个句子的连接符号,均为常规考点,难度不大。 篇章理解题涉及全文主旨(本题难度较大),增减句子,逻辑词,表达风格,词义辨析。第二篇:A Sound Strategy for Analyzing Data
文章介绍了一种叫做Sonification的数据分析方式,通过研究声音而不是图像,研究者能更好的对数据作出评估,特别是在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数据分析当中。文章接下来对sonification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虽然对与到底该如何使用sonification来分许数据,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并且有很多应用潜,不仅可以用于分析数据,还能用来改革教育,同时使用声音和画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进行学习。 文章涉及到一道非常难的逻辑词题(第21题),文章最后一句话对上文的概括不是那么的直接对应,导致会有一些同学想选并列关系,但是选项中其实并没有表示单纯并列关系的词,next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们并不能从词典中找出一条释义可以对应这里的用法,因此本文最后一句话依然是对上文的总结,应该用一个表示“总结”逻辑的词。第三篇:A Breed Apart
文章介绍了狗这种动物被人类驯化的时间点,发现人类不是一次性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驯化了狗,二是前后两次,在两个时间点上驯化狗。 文章带图表,但是不难,其他考点涉及到合并句子题(通过简洁原则就可以完成),单独的简洁原则考题,谓语动词,所有格,逻辑词等,这些考点几乎是每次考试必考的。但是,本篇文章中出现了一个相对罕见的考点,那就是“”句末标点符号由主句决定“”这个规则,以及宾语从句的语序只能用陈述语序。这个考点之前也出现过,不是新考点,但是出现得次数不多,好几个月的考试才考一道题。但是这提醒我们,只要曾经出现过的考点,都有再考多次的可能性,需要对每一个考点进行通透的把握,才能冲击语法的高分甚至满分。第四篇:Vending for Change
文章介绍了一个小女孩,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天天放学就是帮妈妈卖东西,妈妈是跳蚤市场的一个小贩。这些早期的经历影响了小女孩,她长大后决定要当企业家,帮助小贩们获得更多收入。她初步成功了,而这些初步的成功也增强了她的信念,使她更加相信企业家不能服务于股东,也能服务于社会。 文章脉络清晰,故事情节不难,包括增减句子题和主旨题在内的篇章理解题也不算难,唯一略有难度的是第36题句子排序。但都不属于极高难度的题目。整体下来,这篇文章算是对同学们比较友好的Passage 4.
SAT数学点评-李兰心老师
本次数学考试整体难度略有提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充分读题。加强了对函数图像的考查,同时要求学生对于做题方法有熟练的技巧做法,比如常见勾股数。 在part1 heart of algebra之中,考查了绝对值等式的解,需要注意正负解。斜率公式和截距公式作为常规高频考点在最近几次考试都有出现。 Part2 Problem solving部分是这套题目的难点,不仅出现了需要仔细读题找到对应比例,还需要关注图表中每一行的实际意义,计算量会偏大。另外要求学生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学名词不仅能混淆,而且精确理解其描述的性质。 Part 3 passport to advanced math里考察里指数函数的变化趋势,高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也不会题目直接给出,而是给出特殊点,需要通过学生利用性质来判断。 Part4 additional Topics in Math 出现了圆的方程,特殊在于,两点距离公式,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等,会被放在同一个题目之中交叉考察增加复杂程度。圆也不再时我们常见的,以原点为圆心的形式。 总的来说,这套卷子呈现出了比较完整的考点,很多题目并不像学生预想的那么直接简单。复习过程之中除了保证自己完成的覆盖知识点外,还需要适当练习难题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2020年10月14日北美School Day SAT真题解析领取方式
请扫码添加TD客服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SAT真题」
即可免费无条件领取真题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