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TD SAT教研组对2020年12月亚太的SAT主要使用的一套卷子进行了解析编写,现在无条件分享给各位同学。如果你未来还要参加SAT考试,相信这份解析会对你非常有价值。领取方式见文末。 除少数国家的考场(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考场)重复使用了2018年12月北美卷外,其他大部分国家的考场这次12月亚太考使用了今年8月多套实验卷中的一套。 这是一套新卷,根据上周已经公布的curve,这张卷子创造了EBRW(阅读+语法)部分最宽松curve的纪录:语法的curve是错一题不扣分;阅读的的cuve就更加夸张,错4题仍然可以得390分。 同时我们准备好了2020年11月北美SAT精校版的真题,免费领取,方式见文末。

TD教师点评

2020年12月亚太SAT 阅读点评 – 熊老师

阅读部分的难度主要是第二篇有关行为科学的文章第四篇伟大文献造成。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Passage 1 小说

节选自当代印度女作家安妮塔·德赛(Anita Desai)的中篇小说《被翻译的翻译》(Translator Translated)。 这已经是她的小说第三次被考到。19年10月亚太卷考的是她的"The Artist's life",16年11月北美卷考了她的“Clear Light of Day”。 我跟朋友Tara分手后坐公交车回家,路上一直在想:让我不高兴的不是看到Tara被一个强壮的小伙子吸引,而是Tara刚才完全没有想到问一下我,我是不是会印度奥利萨邦语(Oriya)。如果她问一下,我就有机会说一番我和这种语言的紧密联系了。我在女子学院教英语,却坚持学奥利萨邦语。她如果问一下,我就可以说出来这些事,就可以放下心里的负担了。但她就是没问。 下了公交车爬楼梯的时候,我又觉得心里负担好像可以放下了。回到屋里,我拿出那本已经散架的奥里萨邦语平装书(作家Suvarna Devi写的),开始翻译。然后我感到我是唯一有能力懂得作者想表达什么的人。书中描述的世界并不是我曾经生活的世界,却是我母亲曾经生活的世界。书中描述的印度老家的花草虫鱼、田地老牛等环境,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那时候我还是小孩。但是在潜意识中,我还是可以理解作者。 我进入状态了,我觉得我在把Suvarna Devi这位作家书中的文字从奥利萨邦语翻译成英语时的感觉,和她当初自己写这本书时的感觉,应该没什么不同。翻译活动使我与她成为姐妹,成为一体,成为共同的作者。我翻译时确实也有些地方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有些奥利萨邦语能表达出来的,英语无法表达出来。我仔细斟酌怎样使用形容词来弥补有些必然翻不出来的意思(what was lost in the translation)。我沉浸在翻译中,大笑、用手拍额头回忆印度老家的各种事。就这样一直到发现外面已经天黑,我才停下。这时我才发现房东一直在把电视音量开到最大看肥皂剧,刚才我沉醉于翻译,根本不知道。 文章叙述使用了第一人称,没有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做一件事做入迷了没发现屋里电视一直都开着”的情境比较贴近生活,易于被普通考生理解。整体难度较低。

Passage 2 行为科学

节选自以色列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Mario Livio 写的一本讲人类的好奇心的科普著作《人类为什么会有好奇心》(Why?:What Makes Us Curious)。节选部分是关于儿童行为和好奇心的研究。 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通常和试图发现支配其所处环境的各种因果关系有关。换句话说,儿童通常会想用“一步导致下一步再导致下一步”的模式来解释周围的所有事情。如果这一推断是正确的,就可以接着推出这样一个清晰而有趣的预测性推论:当儿童发现周围环境与自己预测不同时,他们的好奇心就尤其会被激起来。可以通过做实验来检验这个预测性推论是否正确。 几位科学家就想到来做一个实验:让很多儿童仔细看9个不对称的泡沫几何体,告诉每个儿童把这9个泡沫几何体往一根杆子上放,要求他们把泡沫方块在杆子上平衡住。科学家们发现,有些儿童在放的时候是用泡沫几何体的几何中心往杆子上去对(这说明这一部分儿童认为用几何中心去对就可以摆平衡);有些儿童在放的时候是用泡沫几何体的重一点的那部分(即儿童觉得应该是几何体重心所在的部分)往杆子上去对(这说明这一部分儿童认为用重心去对就可以摆平衡);还有些儿童好像没有什么方法,就是胡乱把几何体往杆子上试着摆。科学家们登记好每位儿童属于哪一类儿童,然后在儿童没有完成把几何体摆上杆子摆平衡的任务时,就不让他摆了。实验的第一阶段就结束了。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科学家们根据儿童本能的摆法把儿童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儿童可以叫“认为用几何中心去对着摆就能摆稳”组,平均年龄是6岁10个月;第二类儿童可以叫“认为用重心去对着摆就能摆稳”组,平均年龄7岁5个月;第三类儿童可以叫“啥都不知道就知道乱摆”组,平均年龄5岁2个月。 接着进行实验的第二阶段,科学家把刚才那9个泡沫几何体平稳地摆在杆子上摆平衡了,然后分别给三类儿童看。如果是第一类儿童看到泡沫几何体是以几何中心对着杆子摆稳的,他们就没什么反应,会直接去玩其他玩具;看到泡沫几何体是以重心部分对着杆子摆稳的,就会感到好奇,会上前去想继续研究一下这个几何体。第二类儿童看到泡沫几何体是以重心部分对着杆子摆稳的,就没什么反应,会直接去玩其他玩具;看到泡沫几何体是以几何中心对着杆子摆稳的,就会感到好奇,会上前去想继续研究一下这个几何体。 这就说明,儿童的好奇心确实会因为实际情况和自己心中预期不同而被激起来。 还进行了其他相关的实验。向儿童揭秘,那些摆稳的几何体,其实是因为有磁铁的帮忙。然后问儿童,为什么几何体能摆稳?两组儿童都用磁铁来解释和自己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是看到和自己预期一致的情况,他们就不用磁铁来解释。 文章带两个表格。文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叙述得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第一个实验第一个阶段,实验设计中有一点是“摆到一半就不让他们摆了”(第13题),很多同学表示没有看懂,都反映这一篇文章是这张卷子最难的文章。

Passage 3 自然科学

关于研究猪笼草(pitcher plant)怎样捕捉昆虫的实验。 虫子一不小心掉进猪笼草的圈套里,就再也爬不出来了。猪笼草的圈套里有一汪水,四周的墙壁很滑,虫子只能在圈套里面活活地被猪笼草消化掉。加利福尼亚猪笼草(学名Darlingtonia californica)的叶片卷得很厉害,看起来就像一个眼镜蛇的头,所以别名“眼镜蛇百合”。其他品种的猪笼草都是圈套朝天,接雨水放在圈套里害虫子。这种猪笼草是从自己的根部吸水放在圈套里害虫子。不过这种猪笼草也是用圈套里的多种细菌来消化虫子,这一点和其他猪笼草是一样的。 早在100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猪笼草的圈套里的水的表面张力比普通水面要低。在普通的水面,有些虫子本来是可以利用水面的张力,身体不沾水地在水面像会轻功一样走路的。在猪笼草圈套里的水面上,它们就会掉到水面下去。但科学家们一直搞不清楚原因。直到2007年,法国科学家Gaume和Forterre经过研究发现,猪笼草圈套里的水具有“粘弹性”(viscoelastic properties),可以粘住虫子。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生Armitage觉得这种“粘弹性”可能是细菌导致的。于是就开始做实验。第一组,试管中先放无菌水,再添加猪笼草圈套里的那些细菌;第二组,试管中放天然的猪笼草圈套里的水;第三组,放普通的水。然后把蚂蚁放到这三根试管中去。 结果只有第三组的蚂蚁可以呆在水面上,不掉到水面下去。Armitage还做了逐步降低水中的那些细菌的浓度的实验,发现浓度越低,蚂蚁就越不会掉到水面下去。这就说明确实是那些细菌导致的水面张力降低。法国 Gaume基本赞同Armitage的结论,并说猪笼草圈套里的细菌有几百种,下一步还要通过实验到底是哪几种在起作用。Armitage自己又指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alternatively):水面张力降低,也并不一定是圈套中液体为了让虫子跑不掉而本来就那样的,而只是液体消化虫子后,虫子体内含有脂肪的组织溶解在液体中,改变了液体的充分,自然地导致圈套内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了。 文章带两个图表,理论假说比较好理解,实验过程也简单。难度较低。

Passage 4 伟大文献

199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危地马拉土著女性里戈韦塔·门楚·图姆(Rigoberta Menchú Tum)的获奖演说。由于这是一篇1992年的演说,语言没有难度。但我们不可大意,这是一篇典型的“文章容易题目难”的文章。文章本身逻辑不是很清晰,文章后出的题目在题干和选项中设置了比较多的难词,比如第34题选项中的stewardship(管理),第39题题干中的reservations(保留意见)。 [caption id="attachment_3250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31"] 里戈韦塔·门楚·图姆[/caption] 地球是我们文化的根源。 她保持着我们的记忆,她接待了我们的祖先,因此,她要求我们尊重她,并以温柔和尊重的态度返回她给我们的那些物品。我们必须照顾她,以便我们的子孙继续从她那里受益。如果世界现在不学习尊重自然,那么新一代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整个社会都有义务以最方便的方式表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分享物质科学成果。 尽管土著人民代表了这一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从来没有,现在仍然没有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利益中应有的地位。 如果土著文明和欧洲文明能够以和平与和谐的方式进行交流,而没有破坏,剥削,歧视和贫穷,它们无疑可以实现对人类的更大和更有价值的成就。让我们不要忘记,当欧洲人来到美洲时,那里就有繁荣昌盛的文明。一个人不能谈论“发现美洲”。发现只能是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者一个被隐藏的东西,而美洲不是。但是美洲及其土著文明早在罗马帝国灭亡和中世纪之前就已存在。 我认为,土著人民有必要为人类发展贡献自己的科学和知识,因为我们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根据我们的理解,这种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恢复、这一贡献必须在合理利用知识和自然资源的权利的共识基础上进行,并保证政府与土著之间的平等 。 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年纪念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同时,对被压迫的土著人民的希望的复兴,要求我们对世界重申我们土著文化的存在。它要求我们努力在国家的建设中积极参与和我们的命运有关的决定。遇到不好的情况,下列几个做法可以保证我们的未来:奋斗与忍耐;勇气等等。 19年12月亚太卷考的是195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Ralph Bunche的获奖演说。同学们可以关注其他此类演说

Passage 5 自然科学(双篇)

讲地球磁场逆转(Earth’s Magnetic Field Reversal)。两篇文章的观点基本是截然相反的,这是考生比较好掌握的一种双篇关系。因此这个双篇难度也不大 第一篇文章 根据欧洲航天局(ESA)名为Swarm的卫星阵列收集的数据,过去六个月来,保护地球免受致命的太阳辐射的地球磁场一直在减弱。 Swarm上的磁力计显示,地球磁场最弱的地区(跨度约为370,000英里)在西半球如迅速扩大,而在诸如印度洋南部等地区的磁场有所增强。 科学家Rune Floberghagen说,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仍不确定为什么磁场会减弱,但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地球的磁极正准备翻转。他还说,“这种转变不是瞬时完成,而是要花费数百甚至数千年的时间。” 科学家早就知道,地球磁极反转过去发生过很多次,每隔几十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这一次令科学家们注意的是,根据Swarm的数据表明,磁场的减弱比过去更快。此前,研究人员估计磁场每一百年衰减为5%,但新数据显示磁场实际上现在每十年就衰减5%,这个速度比之前认为的要快10倍。所以新的数据表明磁极反转可能会更快地发生,而不是像预计的那样在大约2000年后才发生。 第二篇文章 “在过去两千万年的时间里,地球的磁场每隔大概20万年到30万年就反转一次,最近一次反转发生在大概78万年前。也就是说,地球的磁场早就该又反转一次了。”这种观点听起来令人信服,其实不是。我敦促大家小心这个观点,原因如下: 假如你连抛十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朝上。下一次抛硬币,结果为反面朝上的概率仍然只有百分之五十。地磁就像硬币一样。地磁反转过去的历史不能预测下一次其地磁反转什么时候会发生。所以即使以前都是每20万年发生一次,下一次不一定就是20万年后发生。 跟过去一百年的平均强度相比,最近的磁场强度实际上是持平或高于这个平均强度;过去地球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磁场强度低于这个平均强度,(然后磁场强度没有继续降低,又涨回来了),但并没有紧接着就发生了地球磁极反转。比如在6000年前,那时候的磁场强度比现在低40%,但紧接着,到了第5900年前,5800年前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地球磁极反转。所以,新一次的地磁反转不一定很快就会发生。 地球磁场强度其实一直升升降降的,我们不知道哪一次下降过程后就真的会发生磁极反转。迄今为止,没有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可靠的可以预测下一次磁极反转什么时候会发生的方法。这就像提前几个月预测天气一样,实际上做不到的。

2020年12月亚太SAT 语法点评 – Ada老师

12月的亚太卷,语法部分需要通读上下文的篇章理解的题依然非常多,真正的纯语法题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显得有些难度。这是近一年来SAT语法的趋势,提示我们这个考试其实是“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语法”,只是我们对它的一个习惯称呼而已。 四篇文章的大意分别如下: Passage 1:讲述一位科学家Jacqueline Chen通过依赖先进技术改进内燃机的效率的故事。 Passage 2:讨论新闻行业是否只能完全记录事实而不能加入一些创意的成分,有人认为通过强调个人的主观认知,真相可以更好地被表达出来(truthfulness could be better expressed by emphasizing individuals’ subjective realities)。 Passage 3:讲述“暗喻的力量”,说尽管科学依赖实事求是的描述,但是暗喻(虽然有误导性)比严格的事实描述更能吸引媒体的注意力和激发人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misleading metaphors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strictly accurate descriptions in drawing media attention and spurring people and governments to take action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注意,这篇文章曾经在托福阅读里面考过,也完全可能出现在SAT阅读的社科部分,同学们需要提前了解一下这个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Passage 4:讲一位叫做Leavitt科学家发现了测量天体距离的方法。其中的第40题有难度,涉及一定的逻辑思维。 具体涉及的考点都是SAT常考考点,包括词义辨析,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标点符号,代词,句子排序,增减句子,逻辑词,其他的篇章理解题。部分查考的难点如下:

词义辨析:

考到了distanced、separated、removed和excluded的区别,本题略有难度,可能会让部分同学产生纠结。其中,distance取动词含义,表示“拉开距离;与…疏远”(to become, or to make sb/sth become, less involved or connected with sb/sth)。本题应该就选这个表示“拉开距离”的意思。 还有一道词义辨析题考的是prevailing / ongoing / existing / surviving的区别。上下文说的是主人公想要去improve一种combustion engine的设计,从而使得这些新的engines能够more efficient than“现有的”engine。划线部分就是engine前面的形容词,根据句意,这里应该是填“现有的”,所以答案应该选C。prevailing是“流行的”,ongoing是“持续的”,surviving“依然存活的”。 everyday 和 every day的区别也被本次语法考试考到。题目中需要要填一个形容词,所以只能选everyday。注意,every day是名词“每一天”。

同位语:

有一道难题,原文给出了stars: whose brightness varied,划线部分在stars和冒号的下面,要我们在以下这四个选项中作出区分(no change / stars, stars / stars; /stars; stars)。本题并不能选AC,因为定语从句和前面的被修饰名词之间不能是冒号或分号。不能选D因为标点后面的stars是前面的stars的同位语,同位语和前面的被修饰名词之间不能用分号,而应该用逗号,所以选B。

代词:

考试时我们需要识别代词什么时候会出现指代不清。一般来说如果选项由单个的词组成,有的选项只有一个代词,有的选项把代词可能指代的名词说了出来,那么答案应该是名词的选项而非代词的选项,比如这道题:distances / stars / they中应当不选they。

状语从句:

本次考试第一篇文章就考到了while引导的状语从句放在前面,主句放在后面,中间用什么符号的问题。给出的句子的结构是While SVO. SVO. 给出的选项有(no change / flow,they / flow and they / flow;they),其中flow是while从句的最后一个词,they是主句的第一个词。答案应该是B。句号和分号以及连词都不能连接状语从句和主句。

2020年12月亚太SAT 语法点评 – 李兰心老师

本次考试大部分题目都是常规出题点,不是非常的困难。但这次考试当中有一个小小的对于三角函数知识点的考察可能会是大多数同学出错的地方。我们都知道SAT数学虽然不会对于三角函数的图像进行考察。但单位圆以及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还是会考察到的(包括sinx,cosx、tanx的定义,还有2个基本的三角函数公式(sinx)2+(cosx)2=1、 sinx=cos(90o-x))。这次的考试中就考到了第二个公式。这部分内容极易被同学忽略,导致在考场中一头雾水。 另外就是一些基本考察了,比如scatterplot,常见但是易错。这个部分同学们要注意考试会出现2个坑。第一个是当题目给到你line of best fit的解析式,求某x对应的predicted y的时候,只要给出解析式就一定不要读图,一定要代数进去算,否则出现“致命”的误差。另一个就是给出scatterplot要同学去求scatterplot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横纵坐标的起点是否都为0,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两个距离较远的点带进去算避免出错。 总之本次考试数学部分难易适中,但会有少量的容易在复习中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

2020年12月亚太SAT真题解析领取方式

请扫码添加TD客服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SAT真题

即可免费无条件领取真题答案解析!

[series id='359' title='SAT真题' limi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