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录取学校:University of Chicago 意向专业:物理 标化成绩:托福110+、SAT1500+、IB 43/45 大家好,我是Tony,但初中时被全校称作托托hhhh。芝加哥大学2025届新生,目前因为高中毕业后有将近一年的空余时间就读于奥克兰大学。Major在astrophysics/molecular engineering/econ间徘徊不定。
托福/SAT成绩
我出生在江苏,但是一岁时就移民去了新西兰,上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回国读了几年,高中时回到新西兰上这边的一所私立学校。对于学弟学妹们,我的建议是比较早的时候可以先考一次试试水,然后有第一次的分数之后就会对自己有个大概的认知,备考起来会更好计划。
留学背景提升:活动&竞赛
我的活动和竞赛基本没什么亮眼的(我妈因为这个之前天天跟我急)。 我会打网球/篮球,但是跟varsity距离一光年; 我会弹吉他/bass,在几个乐队,但是一没成绩二没文书可写的内容; 我在学校的enviroment council做了几个project,但跟美国学生动不动筹集几万美元善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我拿了几个数学和信息学的national top 10,不过因为新西兰全国就几百万人口,含金量恐怕比较一般。 2020年我申请上了yygs,但是因为疫情泡汤了。 活动的主线大体是我开设了帮助国际生学习英语的Conversational English Classes(虽然不算成功)和我作为boarding house prefect的经历,来讲述我如何用自己算是在一个多文化的环境下成长的经历来empower interational students,帮助他们融入新西兰。
留学选校选专业经验分享
选校策略
我的申请季非常恐怖,新西兰、澳大利亚加上英美一共申了35所学校,申到一半才发现common app上面最多只能选20所。在芝大ED2录取我之前,我收到了帝国理工、umich和一些保底校的offer。
选专业
我觉得选专业主要是考虑两件事情:一是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学科,因为我一开始尝试写数学的why major写的头痛。后来,换成我自己真的感兴趣的aerospace engineering之后,文书就写的很顺,而且算是真情实感;面试被问到why major,也能真的和面试官聊得下去,然后让对方感受到我的passion。二是自己的选课、活动、竞赛以及其他的经历能不能往这个专业上面靠。
加起来两万字的文书终稿
我的所有大学文书最终稿加起来大概有两万字,但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围绕同样的几个素材。个人建议申请季一开始可以把加州系和MIT的文书写了,因为这些学校的文书很能挖出素材,这样写其他学校的文书就会好办很多。why school/why major
这块一开始写的很头疼,因为school research不知从何下手。后来,文书写多了之后,做school research就得心应手了。每个人的方式可能不大一样,但我一般是去YouTube上找校友的视频,从里面最好能够挖出一些学校的tradition或者学校比较与众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学校里有没有一个地方特别适合看日落?有没有像芝大学生要是踩Reynold’s Club里面的seal就无法四年内毕业之类的迷信?之后,我会上学校网站,找一个research concentration跟我的Pioneer课题有关的教授,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校连起来。

common app填写
prompt: interest/talent
我写的interest是作为一个stem major,我与众不同的对poetry的兴趣。这篇文书的重点是我喜欢poetry不仅仅是因为the aesthetics of the words,而是poetry如何帮我connect with other people,比如我的hook半夜帮朋友改spoken word,还有一起准备ib英语的ioc,以及跟朋友半夜沿着高速,窗户大开,在那里blast music。
community
这个素材写了无数遍。我写的是作为boarding house prefect,处理一次国际学生的枕头被他的舍友们藏起来的事情。主旨大概是虽然要在一个boarding house这样的diverse的环境下achieve unity,帮助国际生融入很难,但是通过我做的一些事情和host的一些活动,我们在慢慢向这个目标靠近。 我的这个activity很普通,但是做活动的重点不是结果有多impressive,而是你能不能通过文书反应出你真的对你做的事情有passion。我的这篇文书加入了很多的细节,我觉得通过这些细节我体现出了我真的在乎帮助international students融入我们的boarding house。UChicago
这两篇文书可以算是我的得意之作了。虽然没法套素材而且我写了将近两千字,这两篇都写的很顺利。本来为了那些奇奇怪怪的prompt头疼,直到某天晚上突然有了灵感,然后基本上一个晚上一气呵成,之后几乎没需要怎么改就交了。强调一下,uchicago的文书很自由,因为提交的是文档,我甚至在里面加上了图片。uchicago的文书应该冒一点险,但是记住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
UChicago why school
我这篇文书的主线是daydream。开头讲到我在brainstorm essay的时候daydream,既然这些奇奇怪怪的prompt要芝大学生能够daydream,他们的球队为什么不干脆叫Chicago Daydreamers呢?我还给Chicago Daydreamers想了个mascot造型——棉花糖做的云朵。我提到uchicago的学生如何都是daydreamer,而整个课程体系如何给学生daydream的机会。我还把daydream和正常的why school素材联系起来,比如我如何daydream想到我在空天行业的未来,而uchicago能够如何帮我实现这个daydream。
UChicago extended essay
prompt: How did you get caught? (Or not caught, as the case may be.) 这篇文书选prompt真的很重要。因为他们允许你选过去的prompt,建议多花点时间浏览prompt和brainstorm。我问了很多跟我一样的uchicago ‘25新生,而我们大部分选的都是过去的prompt。 我的整个profile非常普通,所以我觉得我能进uchicago就是靠的这篇文书。而这篇文书的灵感源自某一次我的朋友跟我计划某天半夜溜出去滑板(所以说我的朋友们把我抬进了芝加哥hhh)。我花了大概半篇文书讲我是如何溜出家门,去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滑板,看日出。我成功的溜出了家门而没有get caught,但是我尝试escape的其实并不是家门,因为哪怕我跟我的guardian说我要和朋友去看日出也不会有人阻止我。
申请季Tips
要是我能给所有申美本的学弟学妹一条建议的话,我会让他们放平心态。因为不论你再努力,大学申请中难以控制的因素太多了。比如,哈佛一届招收1600多名学生。其中,几百个位置要留给legacy、运动员、或者在某一领域特别有成就的学生;而争夺剩下来的一千个位置的五万名学生中,有三千个有着最顶尖的成绩,拉了十几年小提琴,为自己创立的慈善组织筹集到了几万善款,还打varsity tennis打到了state championship。 申请季一开始,我觉得靠着标化自己应该很有希望冲进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但是随着自己做school research,看到无数个youtuber讲自己是怎么冲进藤校的,我彻底放下了自己的ego:人外有人。我自问无论自己多努力、多早开始准备申请美本,我的profile都不可能赶得上他们。而哪怕像是他们这样的所谓全才,也是僧多粥少;能否被自己的梦校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以及看自己的profile的招生官能不能跟自己看对眼。

I did it!
二月中旬的某一天,我在工作的餐厅忙的不可开交。一杯拿铁做到一半,我的手机屏幕亮起——Your admissions decision is ready. 录college reaction video的好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心跳加速,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忘记自己的密码(幸好我的密码存在浏览器里面)。当我点开我的decision letter,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也没有漫天飘扬的彩带,而是只有一排大写的、正常字体的、竖排的congratulations。可能decision letter跟我的手机浏览器不大兼容? 申请季就这样突然地结束了。我想到了那些陪伴了我两年ib,半年申请季无数个日日夜夜,给了我数不清的feedback和mental support的朋友们。那一刻,我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如何如何欢呼庆祝,而是对他们说那句我幻想过无数次的话:“Guys – I did it.
TD申请老师说
文书老师说
ED1宾大文书中的Tony:聪明、独立、自信、学术优异、心思细腻、交友广泛。我几乎可以看见Tony坐在费城大学城的34 Spruce Street飘着Insomnia Cookies香气的大厅里,与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起讨论物理、音乐、或是创新项目。 当他被宾大defer时,我有些难过。 2020年冬天ED2前的一个晚上。逐个聊完芝加哥古灵精怪的prompt之后,Tony和我说:老师,这个要靠我了。 我知道他的意思。芝加哥的文书个人特色鲜明,这个初始脑洞最好是Tony自己亲自打开。 我们约定几天后交稿。 我没有担心稿件的质量。整个申请季,Tony的文书越写越好。

申请顾问老师说
高分的学生多见,睿智的学生少见。Tony能够喜提UChicago,凭的不仅仅是他的标化和活动奖项,更多的是找到了自身和学校的契合度,将自身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Tony的智慧在于他将自己立体化的展现给了大学,一方面自身条件过硬,另一方面懂得扬长避短,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作比较,就好比田忌赛马,最终必能有所斩获。 再者,Tony聪明在于他的接受度高。不少高分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固执,当然这不是坏事,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有个性。然而,懂得接受和吸取的人,往往事半功倍。其实我们尊重学生的想法,而聪明的学生也会更多的参考我们的建议,毕竟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并且没有理由不希望大家能录取到名校。学会聆听和吸纳,才是真正的智者。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寻录留学 微信号:findingoffer
- *侵权请邮件联系563067852@qq.com,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