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究竟是变难了还是变容易了?
在了解「选校」需要考量的因素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宏观的判断:选校究竟是变容易还是变简单? 2020年是留学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而美本申请的难易程度也成了迷思。问题的两面都有优质观点:乐观者认为申请人数降低,标化optional导致申请难度降低的;悲观者认为美国国策影响招生。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道“分类讨论题”:情况1——小英同学
背景信息: 美高,人文社科方向;标化活动平平,想要申请前五十的综合类美国大学,不排斥文理学院。 对于小英而言,美国申请比之前要容易不少。TD的学员中,有不少学员在今年没有标化成绩,活动中断近一年的情况下,凭借文书获得前五十的UW-Madison工学院,UIUC、Pepperdine,甚至前三十的佛罗里达大学的青睐。从我们目前看到的EA的录取情况判断:中国学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申请Top30-50的美国大学的难度略微下降 。
情况2——小明同学
背景信息: 普高,理工科方向;成绩优异,SAT1480+,多门AP五分,想要冲刺康奈尔或同等级美国大学。 对于小明而言,申请季想要如愿,难度提升了。在2020年,Top20的美国大学申请申难度整体上升,不确定性变大。这些特点也反应在美国大学的申请数据里,主要有以下三个趋势: 1.早申(ED/EA/REA)人数暴涨; 2.私立大学和顶尖大学的申请人数增长最多; 3.申请生所申学校数量增多。 从这三点可以看出2020年的申请生真的非常不容易。学校停课、标化考试取消、夏校/活动转线上或取消,早申竞争变激烈,在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突发事件下,为了能获得一个好的录取,有很多优秀的学生选择了广撒网的策略,申请比往年更多的学校也更早。2022年的美本申请呢趋势如何呢?
我们预计在5月申请结果尘埃落定时,美国大学可能会开始思考该更精准地选择自己发offer的对象,选择与自己更匹配,意向更明确的学生;而2022fall的中国申请生很可能会效仿自己的学长学姐,采取广撒网的策略。
如何选择理想的目标学校?
“我明白,排名高的呗!” 年前我和自己的一个申请长线学员第一次聊目标学校。 我从她八年级时就认识她。如今她十年级了,对艺术、历史和传媒感兴趣,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我,她想申请:布朗、康奈尔、Emory、华大圣路易斯、Pomona… “为什么不考虑莱斯、范德堡、弗吉尼亚大学、维克森林这些学校呢?”

要不要按照US News排名来选校呢?
有的人说专业排名更重要,有的人说综合排名更重要,有人说其他因素重要。但是讲真,很多学生到申请结束的时候都不知道US New的综合排名是怎么排出来的。 US News排名核心要素:教育产出(Outcome)、师资(Faculty)、业界名声(Academic Reputation)。 不难看出Outcome中,US News看中那些决定一个学员是不是坚持在这所大学接受教育并毕业(six-graduation rate)的指标,师资则看中学校的小班比例。而学术名声则更多是大学之间互评的教学质量、课程体验等等。

结合专业兴趣选校?
聊专业探索前,先看一个案例: 小明:普高,参加过生物类竞赛,获过一些奖,未来想要在医药公司工作,他应该申请什么专业? 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小明:申请生物工程或者生物专业。大家也能猜到专业文书会怎么写“生命如此神奇,我探索其中奥秘,未来希望能够与疾病斗争,揭开生命奥秘…” 问题就在于这样想的不光小明一人,即便是真实的想法,抱着类似的模糊想法的人太多了,除了喜欢生物的国际学生之外,还有大量想读pre-med的美国本土学生。 那么怎么办,抛弃生物,曲线救国么?


写在最后
在过往,有参加卡尔顿学院夏校、参加威斯利安夏校后完成学校面试并早申请圆梦的学生,也有在自己的RD文书里致敬自己学术项目用到CMU教授的论文、最终录取卡内基梅隆的学生,申请季的酸甜苦辣千千万,但我们认为“有人认识你+你有独特的亮点=理想的录取”是不变的配方。 我们期待小可爱们都能在申请季找到自己与学校的优质连接。希望大家在了解学校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热情,完成一次成功的申请季洗礼。 最后,如果同学们想了解TD全程/夏校/转学申请服务,或期待TD在文书、选校和选专业、面试、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TD小马甲进行咨询,如果已经有马甲好友则无需重复添加,直接咨询即可。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 寻录留学 微信号:findingoffer
- *侵权请邮件联系563067852@qq.com,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