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留学这个话题也与大众拉近了距离。印象中,身边很多准备留学的同学似乎很早就已经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则是中途突然决定申请国外本科,对于时间并不充裕的他们来说,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追赶进度。 来自创作计划的Sylvia同学来自普高,在8月偶然的一天,她决定从参加高考转为申请美本,接下来,她讲为大家讲述她在申请中发生的故事,以及她自己总结出普高党申请的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背景

普高非国际部 托福 102(28+28+23+23) SAT 1470(670+800)*superscore

引子

2016年九月,“我想考中传大!”我是寒窗苦读的高考生。 2017年九月,“递交出国申请。”我是放弃高考的出国生。 我过去十年的求学路就这样彻彻底底偏离了轨道,像拉不住缰绳的野马,一头奔向了另一条路。显然并不是康庄大道。而在羊肠小道上磕磕绊绊经历过好几次猛烈的颠簸后,我终于勉强走到了开阔些的平原。 我整个心路转折大概耗时4小时,也是很玄妙的。契机是和朋友聊了聊她的国际高中生活,回家后我妈随口问我想读什么,回想起我爸前两天和我谈起海洋科学,我就说我要去读了。 大致对话如下: 我妈:你要读海洋科学啊? 我:对啊,感觉挺有意思的。 我妈:那你要不还是出国去读? 于是听话的点开了USnews,看了看地球与海洋科学的专业排名,除了我的现任终极男神校ETH以外,就是美国大学了。 我:好的。 在那个炎热的八月,我准备申请美国大学。

关于申请材料的琐事

材料是一个很泛的概念,主要来说一下中介、材料准备和后续更新的问题。 我非常惊异于我妈早早收藏住的各大中介、辅导班的信息,于是接连奔波了一周,最后在一个大雨天找到了我心仪的地方。我觉得找靠谱中介对于普高学生来说可能比DIY有保障一些。(用力划重点:靠谱,就差没有把我的中介名放上来了) 毕竟和国际课程脱轨,也没有升学指导,能够有一份TO DO LIST去一步一步完成还是相对稳妥。还有能在无休无止的deadline前不断催你填材料、开证明、参加活动、准备标化考试、威胁你好好学习、选校、写文书的老师,实属我出国路上一大幸。 如果选择自己DIY的朋友,一定要每隔一个月更新自己的timeline和document check list,有很多证明都要提前去开,比如说财产证明、在读证明、在校课程证明等。在申请季正式开始后,善用Excel。实况记录自己选校、递交的状况,尤其注意后期的补充材料问题,经常要去戳一戳portal看看有没有红色的×。 说到开证明是真的最麻烦的事情,我大概在教育处和教务处之间来回窜了数十次,反复确认内容和格式才搞好。 如果说有什么提醒的话,大概是成绩单?尤其是高三上,因为普高课程结束比较晚,但有些学校要求递交12年级成绩后才更新录取结果,不然EA可能会被顺延到RD(他们邮件里都是这么凶巴巴地说的)。 一定要早点勤快地往老师办公室跑,催老师把成绩赶紧算出来,不然就是和时间赛跑,而你往往跑不过。比如我,虽然毁掉了老师的午休换来了成绩单,结果还是错过了…感谢人美心善的佛罗里达在最后一次更新文件时waive掉了这一项,才让我开年拿到一张offer。 最后非常严肃的以我血泪教训告诉大家——请保护好您的邮箱。我在开开心心交掉EA以后,某天晚上,在捣鼓我的windows帐号时,把我的申请邮箱…注、销、了。心拔凉拔凉的,只好连夜注册了新的账户,又写了六封邮件去通知招生办公室更新我的新账户。(还努力找出了“technical issue”这种词来掩盖我的愚蠢。

老师真的讨厌你吗?

可能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充满着中外合作项目的普高,所以本来好像就没什么“看低出国生”这一说。但我私认为如果有所谓的排斥,更大程度上是老师并不清楚体制内出国生的身心压力。 我比较幸运,碰到的老师大都鼓励我出国也理解我苦的一匹,会主动在我考试前一周或者时间线特别紧的日子豁免我的作业和认真听课的要求。于是,我常年窝(蹲)在教室后面,正大光明的摊开我的巴郎或者在申请季的时候悄悄开电脑写文书。 严正声明:本人是老实人,最后作业和笔记都补了!(如下图因为准备SAT欠下的一周作业在周日的晚上一口气补完了,像个猛男)

考SAT欠下的一周作业,一个晚上补完

当然也有过不太理解的老师。恰好同届有学生和我吐槽过说“对出国生很不客气”,我一直战战兢兢的。但是有次自习的时候,正好坐在讲台旁边,桌子上堆了太多七七八八的书引起了注意,于是被动“喝茶”了。 和老师讲了申请要考很多国外考试但是校内成绩也要上交,所以高考课程也得硬着头皮继续学。具体大概唠了半节课(其实是吐了半节课苦水,那个时候仔细一想好像确实生活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以老师一句“我觉得你也很辛苦”告终。那天真的超开心!有种自己改变了别人对一件事刻板印象的成就感。之后的话,因为有过沟通也会像上一段中人很nice的老师一样鼓励我。 喏,总结一下就是老师都喜欢勤奋的学生。所以如果有时间紧任务重,直接挑明自己的状况换取理解比较好(交代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事情、时间节点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交作业、可能要不上课)。 平时在学校里也不要懒懒散散的,虽然你可能每天半夜暴学,但会营造一种你很闲却什么也不干的假象。雷区是带着一脸我是出国生牛逼哄哄的样子,随随便便翘掉正课/考试/作业,还在高考生中营造一种大家都别学了的氛围。 莫名有种在教大家伪装的感觉...要真情实感,虚情假意很容易被看穿的啦(大概吧?望天)。跟我读:做个老实人。以及绝对不要有被害妄想症,没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来害你。老师大多都还是很希望看见自己的学生成才的,无论在哪个领域,走哪一条路。

稳住!我们…可能有点机会?

最后一个part来讲心态。我是个心态暴好的人。裱花考得很烂,我都能找出“那我比别人晚了一年啊,我英语本来就是最烂的学科啊,我下次考考好就行了啊”等一串说辞。我是真的觉得没事,还有好几个月呢。后来想想真是脑子进的水… 在此感谢我的父母,在我首考烂到可能连野鸡大学都申不上的情况下,一直相信我能突然开窍,学好英语。虽然最后并没有,但是好得也成绩平平地过了“亚裔留学最低要求”。我仅代表知乎最低水平(提示:如果你很脆弱,哪怕申请都递交了也不要去搜xxxxfall美国本科你被谁rej/adm了,全中国的大佬都在那里踊跃发言)但到了高三就不了,成为黑白滤镜坚实爱好者并每天很丧。 一年前我是一张白纸,一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写满了计划表却没有实现多少,还是挺遗憾的。但是计划表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我把它当作一种告诉自己时间紧任务重的每日提醒。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还是很有效的,每天都能强迫我活在紧迫感中。以做很多事情来对抗害怕结果不好的丧,是我熬过申请季的主要原则。

墙上贴的各种表

身体真的是革命的本钱,和心态息息相关。我去年九月十月一直在各类炎症中挣扎,每周都要去医院报道,直到考最后一次托福前还在揪心耳朵发炎不能听听力的问题。 最容易也最不能得的是感冒,干什么都觉得毫无意义,没有力气,注意分散,只想睡觉。那就睡吧,我就这么在图书馆睡掉了我的自习。这种时候比起丧可能更多的是无力感,想要去完成却没有精力去做,也不知道何时能够痊愈。

感冒,喝了一个月泡腾片

高三一直在喝维生素,每天揣着它去水房感觉就像是一场对自己的“救赎”。很难说我最后是怎么逃脱的,大概是我爸妈逼迫着我好好休息又压着我按时吃药,病虽然断断续续但是总体不影响我重新收拾心情再次暴肝。 我觉得我的父母是我的救命稻草。我申请季听到最多的话其实不是“快点干活”(虽然有但是相对很少),而是我爸妈每晚十点“你可以睡觉了”和“你为啥还在学”。这就是我基本没见过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的上海的原因,但我很庆幸。 我高二搞CTB或者准备标化有几个星期还是不得不搞到很晚的时候,我妈就一直没睡,房间里台灯亮到我关灯跳上床为止。 我一直觉得我爸妈在整个过程中比我还努力,和我一样保持学习新事物的热情,也关注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尽量用抱持的态度来养我。如果家庭氛围每时每刻陷于焦虑和紧张中,可能我也会拖着糟糕的心情和昏昏沉沉的脑子继续干些无意义的事情,然后恶性循环吧。 送大家一副对联:早睡早起身体好,家庭和谐大家好。

尾声

放到申请季最后回头看,或许我只有在十七八岁的年纪,能有这样的盲目、无知、乐观、自信去做一件很酷的事情吧。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哪怕是普高学校,哪怕比别人少了一年,也一样可以从零开始奔向自己的目标的。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