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无疑在内卷,成为大学生之前,标化和活动就开始卷,成为了大学生之后,GPA在卷,实习也开始卷起来…… 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因为害怕稍微松懈,就会发现自己落后了同龄人一大步,所以很难停下前进的脚步。 然而,即使拼劲全力,有时候还是会感到焦虑,觉得自己还是跑得不如身旁的人快,于是只能再少睡一会儿,再多学习/实习一会儿…… 但是,有个曾经走在内卷大军前列的留学生,决定彻底躺平了。

留学是条内卷之路?

A同学一向是个优秀的学生。从小到大,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说他是个聪明的孩子,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上,七大姑八大姨都对他的成绩赞不绝口,让自己的孩子把他当作榜样,好好向他学习,争取和他一样,考个好学校。 A同学很擅长考试,但并不是“小镇做题家”。他的领悟能力强,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即使从来不上补习班,也不埋头刷题,光靠做老师布置的题目,也可以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有大把空闲的时间打游戏看球赛。 留学的事情,是父母替他决定的。亲戚中陆续有人去国外定居,虽然他们都没有直截了当地说过国外好,但是没有回国的选择从某个程度上来说,就已经能表明他们内心的想法了。 被告知这个要留学这件事的时候,A同学没有反对,他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十四五的年纪毕竟还小,他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对未来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期望。 就这样,在父母的安排下,A同学参加了数个国际部的招生活动,凭着不错的表现,进了当地有名的国际部。
一开始是有些不适应的,他的英语不算特别好,刚接触到托福时也写出过七零八落的听力答卷,在口语开始作答的提示音响起后脑中一片空白,支支吾吾地什么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 不过努力是有用的,他把TPO刷了几遍,每天固定时间练薄弱的口语,成功在高二刷到了110+。
SAT也是一样,除了数学基本上不成什么问题之外,阅读和文法都有难度,一开始文章读不懂,只能瞎选答案,一篇阅读错的题比对的题还多,好在他最终也克服了这些困难,考到了1500+。 从高一开始,老师就在推荐各种各样的竞赛和活动,他挑了看上去还比较有趣的几个,报名参加了,好运地拿到了几个奖。 他以为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到了申请季写文书就可以,但是高二下学期找的中介却完全不这样以为。
“托福和SAT都再去考一下吧,你还可以考得更高的,你们学校好多人都115+/1550+了。” “这个竞赛你看看,和你申请的方向很契合,含金量也高,快要截止了,赶快报上吧。” “你志愿方向怎么都没有活动?快去做一个……” A同学是不想再考的,也是不想参加那些竞赛和活动的,可是经过中介的提醒,他确实注意到身边的同学标化越刷越高,活动也越做越多。 他渐渐开始感到焦虑——如果原地踏步的话,一定会被大家比下去吧?
于是,他咬咬牙,又报名了标化考试,一场接一场,终于刷到了接近满分的程度。尽管备考期间即使已经很忙了,他还是努力挤出时间参加中介推荐的所有比赛和活动。 坚持到申请上一个好大学的时候就好了。每当累到想放弃的时候,他都这样鼓励自己。

一卷再卷

A同学确实申请到了Top20。 大学前的暑假到来,他原本想要如同计划中那样在家里葛优瘫,却发现有不少未来的大学同学已经开始提前预习大一的内容,更有甚者甚至已经联系上教授,开始做研究项目了,再不济的,也去补习机构当助教。
谁都没有停下脚步,他当然也不能停下。 他利用暑假的时间考了驾照,在网课平台上自学了专业课的知识,还去父母朋友的公司实习,力求让假期的效益最大化。 入学后的每分每秒也是要拼尽全力的,课程的内容确实有难度,主观题教授的给分也不仁慈,如果要拿到高分,就一定要近乎完美无缺地完成每次作业和每场考试。 有些同学已经有了顶尖公司实习的经验,这样的实习经验这对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然后成功留在美国会很有帮助吧?正好学校也提供了就业帮助的平台,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利用起来,于是在学习之外,A同学还海投简历,参加面试。
一年过去,他成功保持了4.0的GPA,还在寒暑假做了两份实习,唯一可惜的一点是,两份实习都不是在大公司的,所以他要争取在接下来要努力找个大公司的。 每天都很累,日程表上写满了计划,没有实际意义的娱乐一律不进行,睡眠的时长被压缩到最小。 大家都很努力,为了学习和社交放弃睡眠,留学的成本这么高,每天都要付出那么贵的学费和生活费,既然内卷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了成为内卷的这场游戏里的赢家,为了让所有花掉的钱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他必须得付出足够的努力。

真的有必要内卷吗?

又是一个周一,A同学被闹钟叫醒时就觉得心脏跳得很快,脑袋昏昏沉沉,可能是因为昨天为了准备面试熬夜太久了,他才睡了三个小时。 他没有多想,喝了杯咖啡提神,就急急忙忙赶去参加面试,面试的中途突然心慌和头痛的感觉又出现了,虽然勉强坚持完成了面试,但是表现很差,Offer肯定是拿不到了。
A同学叹了口气,回到学校宿舍,实在感觉难受,想躺着休息一会。 事情实在太多了,他一时疏忽,忘了调闹钟,也实在是太累了,一觉睡了很久,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早晨。 他看了一眼时间,突然意识到,他错过了昨天下午一门专业课的期中考试!!! 教授明确说了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30%的分没了,这学期的GPA4.0肯定不保了。
因为这件事,这一天A同学的状态都很差,晚上父母和他视频,问他什么时候交学费,他们先准备好,避免碰到一下子拿不出来的情况,影响他上学。 家里本来也不富裕,现在他的学费是全家最大的开销,他还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他觉得更加愧疚,糟糕的情绪被妈妈看出来了,在她的询问下,他把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妈妈听完后沉默了几分钟,然后笑了,告诉他,送他留学本来就不是期望他能给出多大的回报,不过是想让他看看更大的世界,未来留在美国也好,回国也好,变得不平凡也好,还是个普通人也罢,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A同学想了这些话很久。 有多少困难,其实本身根本就不是困难,只是自己把它们当成了困难呢? 一场考试得了90和得了95分真的有那么多的差别吗?GPA3.9真的和4.0差那么多吗?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得到95分和4.0不可呢? 这些努力究竟是为了目标而奋斗,还是只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而盲目地随波逐流?
这天,A同学破天荒地没有在晚上肝DDL,而是回顾自己在出国前对留学的想象,那时候大概只是单纯地想要去一个崭新的地方,认识一些背景不同的朋友,并且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可是现在,为了保持GPA,就算是找到了很感兴趣的课,他也因为看到学长说不好拿分而不敢选,没有太多时间交朋友,更没有太多时间睡觉,明显感觉身体变差了。 这难道不是和原本的期望背道而驰吗?
几天后,A同学在选下学期课的时候,犹豫许久,终于下定决心选了那节他感兴趣很久的电影赏析课,少选了两节原本计划要选的专业课。 他突然觉得卸下了压在肩上的重重压力,反正这个学期4.0是不保了,不如就借着这个机会开始躺平吧!
不再以拿高分的目的去学习,不再抱着为简历增光添彩的目的去实习,而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学,实习既然不想做就不做了,参加社团,交些朋友,打打自己喜欢的游戏,慢慢完成自己小时候“独立设计一个游戏”的梦想。 对,不卷了!

躺平是逃避的借口吗?

在做出“躺平”的决定后,A同学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决定真的不是逃避的借口吗? 他的世界的节奏变慢了,可是身边的世界仍然在快速运转着,朋友圈里永远有人在抱怨着学不会考试难,却悄悄拿了4.0,也永远有人拿到了大厂的实习Offer,开始崭新的旅程……
看到这些,A同学不可能完全不为所动,可是他还是尝试坚持自己的躺平之路,不再向从前那样立马动手开始投简历找实习,用行动战胜焦虑,而是选择看看窗外,或者是索性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顾自己这“不务正业”的一天,体会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体会到的快乐,并告诉自己,这是另一种充实。 谁知道此时此刻“躺平”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呢?不过,就和所有事情一样,身在局中的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至少目前以自以为正好的节奏,做着自己觉得并没有错的事情,他正在脚踏实地生活。 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或许永恒存在,不管处于哪个年龄段,前路都是不明晰的。 但是,正是因为所有的不确定,未来才永远值得期望,不是吗?

推荐阅读

?盘点留学生在申请季的海王行为:吊保底校、群发Love Letter…… ?2021-2022年TOP30美国本科大学申请文书题目发布!快提前准备起来吧! ?用高考成绩可以申请哪些美国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竟在其中! ?美国大学DIY申请经验分享:3国混申7个申请系统22所美本大学12封offer,我是怎么做到的 ?波士顿大学和波士顿学院哪个更好?学术/校园生活/学费/申请信息等方面对比
  •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微信号:testdaily
  • 关注托福/SAT/ACT/AP等北美留学考试,关心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我们写有趣的推文、做有价值的产品、运营有温度的社群、出产原创的资料,还出版了几本备考书籍……所有这些,都只为帮助北美留学党更好的备考,欢迎...
  • *侵权请邮件联系563067852@qq.com,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