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本月播出新剧里,出现主角配角人设里出现“留学生”“海外留学归来”几个字的时候,相信不少同学还是会小小地在心里激动一下:哦买噶!我们留学生也终于能在各种青春校园小甜剧里拥有姓名了吗? 然而,每次剧一开播,吐槽的声音里,总不会少了几句“我是留学生我先骂”。要是不巧这剧还火了,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各种对留学生的偏见和错误认知伴随着剧的热度冲向巅峰。 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让剧外留学生一秒窒息的“冥场面”。

有海外背景=非富即贵?

2021年了,本以为大家能对“有留洋经历的都是土豪”的偏见有所改观,但没想到打开上个月小刚导演的网剧处女作《北辙南辕》第一集,差点直接被布景角角落落冲出来的富贵小资气息掀了个跟头。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0" align="aligncenter" width="690"] 五大女主之一戴小雨(金晨 饰),海归[/caption] 再去查查主角人设,果然,又是个套了“海归”名号的典型主角。四大女主之一戴小雨(金晨 饰),在挪威读了本科和研究生,被男友骗了婚轻轻松松甩下挪威一套带落地玻璃窗的海景大房,跑回北京看奶奶了。 再看看奶奶家的房子: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1"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视剧《北辙南辕》截图[/caption] 听听奶奶妹妹对戴小雨的评价: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73"] 电视剧《北辙南辕》截图[/caption] Exo me? 虽然大家都知道家人之间互相吐槽会狠一些,但这也和姐姐你潇洒果断敢爱敢恨的“独立女性”路线相冲了吧? 以及,读完本科和研究生,一般留学生可能已经忙着到处递简历找实习忙得团团转了,但戴小雨依旧可以躺在每一帧都调成暖色调、干净得不像人住过的豪宅里谈谈姐妹和男人。 再看下去,就会发现这种人设可能是小刚导演刻意为之。因为戴小雨后面的种种表现,的确就印证了她有懒惰、依赖于吃软饭的那一面。

电视剧《北辙南辕》截图

相比这部剧里另外几个姐妹——神经大条的女老板尤珊珊,虽是十八线小演员但仍然撒欢儿地跑在追梦路上的鲍雪,照顾两个小孩忙得晕头转向的全职妈妈司梦以及温和善良的冯希来比,戴小雨的人设显然更加不讨喜。 塑造这样一个依附于渣男丈夫,以自我为中心,一旦拿到遗产拿到钱就回心转意的温室花朵形象,难免要让人对“海归”女性的刻板印象更进一层。对于她们,把依附的“男友”替换成“父母”,“家世背景”,毫无违和感。 更重要的是,放眼一看大部分恋爱剧,职场剧,青春剧里,对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几大热门出国地点,仿佛都带了模糊+高度美化的滤镜。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5"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视剧《北辙南辕》截图[/caption] 不管主角们在哪个国度,中世纪巴洛克的建筑必须配上,主角坐在蓝天原野下独立别墅里的广角镜头必须安排上,哥哥姐姐们prada外套gucci包包各种美美仙仙的搭配都整好,最后再撒点狗血谈谈恋爱。 冯导电影里的“悬浮”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前两年,同样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上映的时候,简直是大型新西兰旅游宣传片;安静而祥和的小镇以及主角们岁月静好两人一狗一餐馆的生活,惹得看过的电影的亲戚对小编:“要不你美国去完之后再去新西兰留几年学吧,开个中国饭店,当地也没有人和你抢生意。”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00"] 电影《只有芸知道》剧照[/caption] 我:……您可能对留学有点误解…… 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去的哪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地域特色和不同的文化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撞击,在影视剧里当然是不重要的。哪个国家都一样,毕竟几张美照几个蒙太奇镜头就能解决的事,谁愿意再动动脑子想剧情呢? 结果就是,国内许多朋友同事亲戚在见到活的留学生后,先会脑子里掠过几幅霍格沃茨风格校园的PPT,然后就是“我懂我懂,苟富贵无相忘”的表情。 救命,我们也想每天坐在大豪宅里谈男人和姐妹而不是为了省一点房租费扒各种论坛,平时买个贵点的meal plan都要犹豫半天啊!

国外大学,随便上?

如果说都市女性剧里的海归女主只能说和留学沾点边,不能代表国产剧里对留学生的形象的话,一些直击留学生活的剧里各种情节也足够让人窒息。 6月下旬,一部号称主打留学生海外生活的电影《岁月忽已暮》刚上线不久,就被喷成了筛子。本来抱着欣赏下15岁子枫妹妹的颜,和看看能不能找到留学生共鸣瞬间的心情点进去,结果一打开就是堪比战争片的场面: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39"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Hello? 你确定你是去英国留学而不是去中东参战的吗? 到了剧情展开部分,一个“天才”人设就可以解决基本全部问题。 男女主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跳级: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0"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63"]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轻轻松松获得“15个和7个”大学的offer(UCAS:我的5个申请限制不配出现是吗)。同时侮辱了高考的同学和在标化活动里卷生卷死的留学生,可谓是一箭双雕;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1"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对英国的印象依旧是伦敦眼和一些地标建筑,营造出一层遥远魔幻的面纱。不过《岁月忽已暮》的确是早几年拍的,可以理解;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51"]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但既然异国的氛围感都出来了,可以不要让国际友人在伦敦的餐厅操着一口熟练的中文和男主交流吗?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没错,对面这位英国小哥说的是中文)[/caption] 好不容易来到了伦敦,男女主又要去美国参加建模竞赛,而且担心的还不是关于怎么赢,对竞赛知识点的了解......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4"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而是关于他俩能不能住在一起。至于比赛嘛,都说了是天才学霸那当然得赢了,过程不重要,领奖台也直接成了告白现场。 关于日常的学习生活,那自然是把所有能想到的最高的学位学历都往天才男主身上套。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5"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同居的室友,不是买买买小达人就是学校宿舍费用都付不起的打工人,完美诠释了留学生stereotype的两个极端;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 平时就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逛逛,思考着爱情是什么;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4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电影《岁月忽已暮》剧照[/caption] 和男主产生误会后,转头就去了伦敦大学。 等等,先不提伦敦大学这东西到底存不存在,请英国方向的朋友们告诉小编一下,在英国转学是只用和男朋友冷个战就可以的是吗? 还有男配的人设,明明一开始设置的是学渣,自学跳级也就算了,还为了追女主顺便考了个UCL; 更不用提结尾直接来个爆炸事故把男配炸死这样的情节了。 这样强行给国外大学降智的例子,在近几年的留学剧中不占少数。 2019年《带着爸爸去留学》中,不仅黑了一把留学生,连海关也不放过。一个十八九的学生去洛杉矶读书,语言关没过,没事儿,可以读一年语言班; 但你不能过个海关连一句英语也蹦不出来吧?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0"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剧照[/caption] 最神奇的是,海关还给过了。 接下来的剧情,基本就是苦大仇深老父亲美国郊区深夜追叛逆娃,还有一开学就碰到的枪击事件。 懂了,混文凭➕各种枪击案爆炸案绝地求生模式➕生活能力基本为0=留学生 然而现实中,为申请季疯狂刷标化,维持GPA,到处寻找有含金量的留学生,其实已经懒得和大家解释我们的生活和剧里这些光鲜亮丽的生活的区别。 而已经跨过名校门槛,开始寻找一些大厂实习,泡实验室图书馆肝论文的留学生们,更是没有时间再对外人撇清这些误会。 结果就是,“国内考考三本国外考前50前30”“出国不是在挥霍就是在打黑工”的印象在非留学圈人眼里根深蒂固;剧里在各种虐恋撕x夕阳下的青春结束之后,结局往往是一句云淡风轻的“ta去美/英国进修去了。”最好再配一个45度角仰望天空的忧伤表情。 真·留学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职场留学生=不中不洋?

和职场剧里纯真善良没有工作经验还出身卑微的女主形成最大反差的是谁? 哦,还是留学生。 世界排名顶尖名校归来的ta们,随便一张嘴就是流利的English, 仿佛不在sentence里加一个英语就不会说话一样。 比如这位,波士顿学院归来的女配,碰到土里土气的女主角,当然要用一些洋文怼回去: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这句是英语(来源:电视剧正青春)[/caption] 这居然还是2021年的剧。 这样的剧情,让小编不由得又回忆起了前几年全网吐槽《欢乐颂》里留学归来的精英男的盛况。连报个菜名都要飚一串英文的他,把脆皮火腿说成“克瑞斯批汉姆”: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4" align="aligncenter" width="826"] 来源:电视剧《欢乐颂》[/caption] 还有《我的前半生》里普林斯顿毕业的理工男,“每年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旅行”; 很难说他们几个谁比谁更烂一点。 其实,关于中英夹杂的用语习惯这一点,记得之前也被留学生们全网澄清过。这是一种叫做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的现象,指在一种语境里生活久了,就会有一些特定的词汇无法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现象,哪怕是母语。 人名,专有名词,固定词组都是语码转换的重灾区,“做个presentation”“写个essay”实在是太常见的用法了,确实没有这么容易改过来。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6"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谷歌上对code switching的定义[/caption] 而因为有这些职场留学生的印象存在,网上“留学镀金不再奏效”“海归国内外接轨难”的言论也是层出不穷。然而,1月初2020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也是打了不少人的脸。疫情之下,留学生没有后退,反而不断迎来新的巅峰。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来源:《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caption] 总体形势见好,并不是说每一个留学生在职场上都是一帆风顺。剧里描绘的令人抓马的“海归”,求职时的困境固然存在,但没有大家想得这么糟,也没有某些电视剧里描绘得这么好。 每一个留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峰回路转的地点对谁来说都不一样,用一个“留学生”去概括所有留学生,必然像许多医疗剧里的医生,律政剧里的法官一样不靠谱。

写在最后

话虽如此,但在留学路上,大家也会发现不少剧里塑造的令人窒息的“留学生”,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真的有连续跳级一路飞升上名校的顶级学霸,真的有出国混一张文凭读不好回家继承百万遗产的公子小姐,真的有喝过几年洋墨水就开始大谈天下局势指点东西的油腻海归。 但毕竟,ta们都是留学生里最极端最张扬的存在,被当做代表性人物再合理不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的存在,大部分背景板里努力争上游的留学生才会被忽视。在这一点上,国产剧编剧们真的该长点心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关于留学生的剧都是如此。2016年的《小别离》,很好地处理了低龄留学群体中家长和孩子的困惑与挣扎;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8" align="aligncenter" width="950"] (电视剧《小别离》海报)[/caption] 反映八九十年代“出国热”的影视剧里,也有《北京人在纽约》,《中国合伙人》这样的优秀作品。 [caption id="attachment_44959"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电影《中国合伙人》海报)[/caption] 在“留学”逐渐普遍的今天,当然也希望能看见有想法的留学生们可以站出来,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作品,代我们说出奔波路上的酸甜苦辣。只有出了正确的范例,抹黑之潮才有可能被遏制。 当然,如果无意澄清,也大可不必去解释。你是留学生没错,但你首先是你自己

推荐阅读

?ASAP?EOM?RSVP?这些英文缩写是什么意思?盘点留学生们经常遇到的英文缩写 ?出国留学,省钱的妙招有哪些?有哪些赚钱的渠道-美国大学留学生活 ?推荐给留学生们的15款APP!个人学习/时间管理/合作交流必备! ?留学生身边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都是什么样子的?真朋友vs假朋友如何分辨? ?留学生在不同城市谈恋爱可以有多大差别?网课时的爱情总给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