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TD SAT教研组找到了SAT伟大文献命题规律!
拥有SAT阅读的话题背景知识可以在考试中极大的提高阅读速度和答题正确率,想知道未来SAT阅读的文章考哪些话题和文章么?快看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一篇伟大文献干货文,提前了解这些重点话题的背景知识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即将参加今年SAT的同学来说价值非常大哦~
20年9月亚太卷考的伟大文献是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在1928年发表一篇著名演说,内容是主张战争时期(一战)是非常时期,政府可以干预经济,但战争(一战)结束后政府不能再干预经济。
这个演说的题目叫Rugged Individualism,其中的rugged的意思如果出一道词汇题,难度就很大了。我们一般只知道rugged的意思是“崎岖不平的”,这里的rugged的意思是having determination,可以翻译成“坚决的个人主义”。Rugged Individualism的完整意思是“民众个人自己努力就可以成功,政府对民众的帮助应该控制在最低程度(政府不要去干预经济)”(The belief that all individuals, or nearly all individuals, can succeed on their own and that government help for people should be minimal.)。
[caption id="attachment_4531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18"] 赫伯特·胡佛[/caption]
21年5月北美卷考的伟大文献是天主教教宗(Pope,我国港台地区翻译为教皇)利奥十三世在1891年5月发表的一份通谕(encyclical),篇名为《论资方和劳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拉丁文名为Rerum novarum,英译名为Rights and Duties of Capital and Labor)。我国将这篇文章当成是学术名著引进,汉译书名为《劳工问题通谕》,节选部分的大意是:欧洲的社群主义主张完全废除私有制,这样做其实会损害劳工的利益,是偏激的做法。
为什么提到这两张卷子?请听我们慢慢解释。
根据TD SAT教研组的独家研究,SAT命题有一个规律。
SAT俗称美国高考,其命题过程和其他国家的高考不会有很大区别。
大家知道我国高考语文卷,不管是全国卷还是上海卷、北京卷等,都会考一篇文言文阅读。这篇文言文当然是难点,一般是从二十四史或其他古代散文里面选一小段,比如2019年时考了《宋史·郭浩传》,2020年考了《晋书·王彪之传》和《明史·左光斗传》。
光是二十四史里就有数千篇人物传,所以我国高考文言文,跟SAT的伟大文献一样,不愁把文章用完。那选哪篇出题呢?应该是由多位命题老师各自推荐一篇,得出了多篇备选文章后,然后请多位老师开会研究一下,确定用哪篇。确定以后,再出题。
[caption id="attachment_45313"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1"] 部分我国高考语文卷近年选用的文言文情况[/caption]
那么一张SAT卷子的阅读部分是怎样从无到有出出来的呢?跟我国高考一样,也应该是先选passage再出题。而passage,肯定也是人选,不是机器选。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CB首先请命题委员会的(多位命题人或者说有命题资格的老师,我们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位)每个人推荐几个备选的passage。等比如收集到了共十位命题人推荐三十个passage的后,就开个命题委员全体会议讨论一下,大家投个票,确定一下,在这三十个备选的passage里面,选哪几个passage,不选哪几个passage。选定了passage后,然后再组织老师给passage出题。
所以,某张卷子中出现某个passage,最开始的因缘可能就是某一位出题老师(假如叫克鲁斯教授)最近看了某一本书或某几篇文章。克鲁斯教授可能最近对法国大革命的书感兴趣,所以他可能就选了一篇埃德蒙·伯克的文章(反对法国大革命),再选了一篇托马斯·潘恩的文章(支持法国大革命),又选了一篇汉密尔顿的文章(反对美国派军队帮助法国镇压革命)。然后开会时,请命题委员会审议,最后前面两篇都被毙了,只审批过了一篇。审批过的这篇就被用到了2019年8月北美卷上。
众所周知,SAT是美国高考,是关乎美国国家根本的人才选拔机制的一部分。所以参与SAT阅读命题的人的信息,肯定是匿名和保密的。所以我们是不可能知道哪位大学教授担任了SAT命题委员会委员的,我们也不可能在领英(LinkedIn)上看到某位大学教授在简历里写自己担任了SAT命题委员会委员,然后根据他留的地址发个邮件问那位大学教授:“克鲁斯教授,请问您最近推荐了哪几篇伟大文献拿去给SAT出题啊?”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过去一年的十多套卷子考到了哪些伟大文献来推测未来一年的十多套卷子可能会考到哪些伟大文献。TD SAT教研组仔细研究过去几年的卷子,发现两个小点。
首先,本文开始提到的两张卷子,都是最近一年考的卷子,它们可能是同一批次开始命题、同一批次审批passage,同一批次出好的卷子。其次,这两张卷子选的伟大文献的话题都是讲关于社群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野,创作年代都是在1890年代到1930年代这个区间。
我们推测,有可能是同一位具有SAT命题资格的老师,在大概2018年的某个时候被要求推荐passage备选的时候,正好在看这一时期和这个主题的书,就同时推荐了这两个passage,然后都通过了。
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这两个passage分别被用在两张卷子上。然后在大概2019年、2020年的某个时候,这两张卷子都出好了,最后分别用于2020年9月亚太考和2021年5月北美考。那么,我们进一步猜测,也许这位老师,在2018年时还推荐了第三篇同主题同时期的文章,也许当时也被通过了,用在了另一张卷子上,这套卷子也在2019年、2020年的某个时候就出好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被CB使用。
也就是说,我们怀疑,是不是有可能,在未来一年会出现的十多套卷子中,有一套,伟大文献考的也是1890年代到1930年代这个区间,话题也是关于社群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野,只不过作者不同。
以上仅仅是推测。今天我们给同学们分享一篇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1900年代的一篇演说,其主题和年代和20年9月亚太卷和21年5月北美卷接近。
我们选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年5月亚太卷考过他在1906年的一篇“扒粪者”演说(The Man with the Muck Rake) 。TD SAT教研组在2019年就曾经和同学们说过,考过的作者还可能再考,也是SAT伟大文献的一个规律。
提醒一下同学们,这篇演说诞生的年代,俄国尚处于沙皇俄国时代,演说中的socialism,是指当时的“社群主义思潮”,跟后来的二十世纪的苏联社会主义,是两回事。
以下是我们手工翻译的演说节选:
[caption id="attachment_45314"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4"] 西奥多·罗斯福[/caption]
如果我们追随那些信奉极端社群主义的教条主义者,就会付出我们几乎承受不了的代价;同样,如果我们追随那些信奉极端个人主义的教条主义者,也会付出我们几乎承受不了的代价。
在我们的社会,个人的主动作为(由个人来推动事情),当然绝不是应该被打压的,而是应该被激励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不断发现,有些在过去适合由个人推动的事情,在各方面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现在由社群共同来推动,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在什么情况下,就一定是事情由个人来推动比较好?在什么情况下,就一定是事情由社群共同来推动比较好?要想在理论上把两种情况清清楚楚地划分一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好的。
只要不是怀有那种躲在书屋里的哲学家式的傲慢情绪的人,只要愿意费点事想想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现象的例子,就会同意:两种情况无法清楚地划分,强行划分也不好。
比如,如果有人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农场或者小村庄,只有几户人,那么村子里每家每户自家给自家做取水管和下水道就可以了;但如果有很多户人,如果还是各家做各家的,结果各家用的取水管和下水道的尺寸都不一样,就会出问题。这时候从公共的角度来考虑,社区内所有人一起来做取水管和下水道,就更合适一些。
那么到底户数超过多少户了,就不应该各搞各的,而应该大家集体一起搞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参考抽象的教条理论,而应该由实际的实验来决定和检验。
以前大量关于社群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讨论,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参加讨论的各方对到底什么是“社群主义”,什么是“个人主义”,都没有一致的意见。
争论问题的时候被各种名词定义所束缚,并不好。(我们不用去钻名词定义的牛角尖) (有时候很难把一个人清楚绝对地说成是个人主义者和社群主义者)比如我这个人,按思维习惯、传承和信念来说,我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但是我也不反对这样一个常识:有些事情,由国家、社群、多人一起来协作推动,比由个人来推动,能做得更好。
在文明发展的萌芽期,有些个人主义以对他人滥用武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滥用武力的个人主义那时就被(正义力量)打压限制了。如今,有些个人主义不再以野蛮暴力统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狡诈、贪婪利用弱者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现在也要努力束缚和限制或摧毁这种欺诈他人的个人主义。
只要是愿意致力于实现公平正义和机会均等的人,我们都应该和他合作。我们应该努力让更多劳工变成有自己财产的人,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的孩子出生在一个更平等的环境里。
(很多人都被自己称为“社群主义者”,但是实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一种是极端的“社群主义者”。任何一个族群,如果信奉了极端的社群主义观念,而自然而然地采纳推行了极端的社群主义制度体系,就会产生让这个族群变得失去活力的极其严重的不好的效果。这种不好的效果的严重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极端的社群主义制度体系,会造成完全的毁灭,会产生比现有制度体系严重的错误和各个糟糕的令人愤慨的现象,会让社会变得更不道德。
有些人恰巧也称自己为“社群主义者”,但是他们信奉的不是那种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损害的极端的“社群主义”,所以我们可以采纳这些“社群主义者”信奉的一些原则,这样做我们会得到巨大的好处。如果(因为我们一听到“社群主义”这个词就排斥不敢采纳),
如果现在人与人还不平等,我们就不应该说谎,说现在人与人已经平等了。我们也不应该在人与人已经平等这样一个臆断的基础上去做下一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努力追求一种至少看得出来的平等。有些不平等我们不能消除,但是我们应该至少努力消除用武力或诈骗而制造的不平等。
林肯总统是一个平民的总统,终生努力为广大平民操劳、劳作、受苦,代表广大平民的利益,最终为大众而死。林肯从不对平民说谎,也不帮平民说谎。他说话通常总是兼顾理想主义,又讲理,不违反常识。比如,关于平等的原则,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独立宣言》的作者们写’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时,确实是想说所有人,但是并不是宣称所有人在所有方面的平等。他们并不想说所有人的肤色、体格、智商、道德水平、社会能力都是平等的。他们在《宣言》中对人人平等下的定义已经足够清楚明确了。国父们的意思是,他们认为人和人都有不可让渡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在这三项权利方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国父没有说,当时美国人就已经在各方面都平等了,也没有承诺将立刻给美国民众带来人人平等。国父们写’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时,是想写下一句关于“一个自由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箴言。他们希望希望所有人都对这句箴言熟悉,并且时不时依靠这句话,为实现这句话而努力。尽管’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永远不可能完美地实现,但国父们希望人们不断地努力让它接近实现。人们在这样努力做时,人们也就会自然地不断扩散和加深这句话的影响,从而不断增加全世界所有人的幸福和生命价值”。
猜你喜欢
2024-09-25 13:42:33
托福阅读长难句解析:状语从句怎么判断?附托福阅读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2024-09-25 09:57:43
2024年8月机考SAT机经预测连载042(修正版):“一个单词非常流行”用英语怎么说?附SAT真题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领取!
2024-09-24 12:00:00
重磅!2025 US News全美排名发布!UC再度杀疯!Top10显著调整?附美国大学地图免费领取!
2024-09-24 11:38:58
AP CSA机考快速适应指南!AP学习策略/学习建议/备考资料等分享!附AP真题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2024-09-24 10:09:33
AP心理学真题备考超精华干货整理!AP学习方式/教材推荐/时间规划等介绍!内含免费下载领取方式!
2024-09-23 11: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