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本申请,知乎上的一条高赞回答说:“一帆风顺的人觉得航海也不过如此,但在看不见的暗礁那里,埋葬了无数水手,他们已经没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经历了”。 或许确实是成功者才能引人注目,但是今天,有一个或许注定会沉船的水手,想和大家说说她的故事。

留学是条独木桥

C同学选择留学,就是为了逃避高考,她从来不会否认这一点。 她并非不努力,老师布置的作业她都会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推荐的提高练习,她也会尽数买来做,即使第一遍不会做,也会对着答案一遍遍思考,直到弄懂为止。 可她与那些好学生相比,似乎总是差了些什么。 初中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题,有些人就是能轻轻松松地答出来,而她即便把近十年的考试题目都做了一遍,碰到一道出题角度稍有改变,考察的知识点略有不同的题目,她照样无从下手。 语文考试的作文,她用了笨办法应对,提前写好不同题材的很多篇,全部背下来。到了考场上,根据题目稍加改动即可,时间充裕的话还能将语言进一步润色,但即便是这样,也总是有毫无准备,临场发挥的同学拿到比她更高的分数 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每一门课她都认真对待,每天都做题做到深夜,周末也毫不松懈。 每次考试她都尽力了,但每次考试她都不会是第一,初中最好的记录就是班级第十,平常基本上也就在中游徘徊。 她的初中还不是重点。 往后的艰难似乎可以被轻易预见,考上市重点高中基本上是不可能,但在一个普通的高中,考上985211的比例又有多大,她能是其中的一个吗? 高一在普高,作业量比起初中是成倍增加,她天天都要写到凌晨,知识点的难度也加大,她学得很吃力,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每天都很疲惫,有很多她不明白的题目,但她已经没有精力将它们一一弄清楚了。她无数次抬起头,却始终看不见前路的光亮。 所以,当父母问她要不要转学到国际高中的时候,她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一条路走不通,换一条,说不定就可以了呢? 到了国际高中后,她重新读高一。 高一还算顺利,很多都是曾经学过的知识点,也没有弯弯绕绕的题目,虽然全英文教学,有时候理解会有困难,但总体难度确实是小了不少。 然而之后的托福和SAT才是真正的难关,考试的机会有不少,只不过多几次考试的机会,并不代表她就变得擅长考试了。 不管刷过多少真题,又认真地写完了几本错题笔记,走到考场上,听到口语开始答题的提示音后,打开英文单词密密麻麻的SAT阅读部分后,她的头脑仍然会变得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在所有这些时刻,她都仿佛又回到了初中的某一个瞬间,考场中大家奋笔疾书,而她盯着数学题目,毫无头绪,只有满心的慌乱和手心止不住的冷汗。 而且,光有托福和SAT的分数还远远不够,美本申请没有特定的标准,不是一场考试定生死,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确实是容易,似乎是什么人都可以试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是更难—— 究竟要考到多高的分,做多少活动,写多好的文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从千千万万的申请大军中脱颖而出呢?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温室与象牙塔,她是逃离了高考的独木桥,但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另一条独木桥。 这里也有千军万马,有乘风破浪的船长,也有悄然触礁沉没的水手。

或许注定会触礁

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在听同学商量选校的时候。 国际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自暴自弃的学生,也有哈耶普斯麻种子选手,C同学不巧听到了后者的讨论。 她们说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学校,不是藤校,就是能与藤校媲美的,长居U.S. News排行Top30的大学,就算是保底校,也没有Top50开外的。 最后问到她,她勉强地笑了笑,说自己还在考虑。 其实她已经有计划了,只是她说不出口。 她该怎么说呢?毕竟她的梦校,排名只有50开外,连做她们的保底校都不够格。 她也考了很多次托福和SAT,也尝试着参加了不少活动,逼着自己站上演讲台,对着几百号人阐述自己的项目成果。 可惜的是,距离ED申请截止日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她还是没有1500和110,甚至离这条划分分数过得去和分数完全不够看的线,还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她参加的活动和比赛,也是有成果的少,最后只拿到了几个预赛或是区域赛的小奖,做出一个半吊子的科研项目,勉强可以填上活动列表撑场面。 刚转学到这所国际高中的时候,她看到走廊上贴着的优秀毕业生去向表,也曾有过远大理想,但似乎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即使拼尽全力地奔跑,却还是离这些目标越来越远。 高三开学前签了中介,把目前的情况填上表格拿给中介看之后,他给出的选校清单上,也只有Top50之外的学校的存在。 当然,他也没有阻止她尝试更好的学校,不过他还是斟酌着补充了一句,说要在把选校清单上的学校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再考虑。 潜台词就是,可以试试,但希望渺茫。 她好像总是要面对这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初三时填中考志愿的时候是,现在也是。这次唯一好一点的地方在于,她在那份清单上看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所学校,那是她曾经跟着父母去美国旅游时去访过校的唯一一所美国大学。 当时还小,记忆其实已经有些模糊,不过当时带领他们的志愿者学生真的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当时就想,如果到这所大学,成为像小姐姐那样的人就好了 到了做决定的时候,她仔细地翻看学校官网和相关论坛上的讨论,更觉得学校的氛围很适合自己,也有开设很多她感兴趣的课程,所以干脆利落地把这所学校选定成了ED校。 只是排名永远是硬伤,它永远都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好学校,它可能也确实不算好,只是与她非常契合罢了。 时针拨回当下,因为同学不经意的这个问题,C同学又一次陷入怀疑和焦虑的情绪当中。 她想,是不是应该ED一所排名更高的学校,确实被拒的概率很大,但是万一呢?万一她幸运地被录取了呢?她难道不可以赌一把吗? 脑中的思绪很乱,她理不出头绪,直到消息推送惊醒了她。 是一条梦校上传的“云访校”视频。 校园很美,即使隔着千万里远的距离,从电脑屏幕上她也能感受到。 阳光下的道路如同一条闪着金光的矿脉,近处谈笑着的同学走过,远处有松鼠飞快地窜上大树,一切都是她喜欢的样子。 这是一所她去了之后绝对不会后悔的学校。 视频播放完,抬起头时,突然注意到书桌上挡板上贴满了的便签条,大多都是高一和高二的时候留的。 “SAT考到1400” “托福冲90” “报名参加XX杯” “高三前完成一篇研究论文” …… 不知不觉间,大多数任务竟然都已经被完成了。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高一时那些想了几个小时都无法完全理解的题目,它们和U.S. News排行最前的30所大学那样,都是她的力所不能及,或许比起紧握不放,适时放弃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一路走来,她已经解决了很多困难,超越了很多障碍,也有其他很多大学是在她努力伸手够一够,就能碰到的地方。 她的梦校,她的梦寐以求,或许在另一个人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她可能永远无法成为别人家的小孩,父母骄傲的资本,以及留学中介广而告之的成功案例。 她其实一直都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她的普通,不过平凡不代表平庸,普通人也有追梦的权利,也能行进于独属于普通人的航线上。 今天她写完了一篇文书,把Personal Statement改得更让自己满意了一些,也更加能与自己的平凡和平共处,下次再被别人问起,应该也能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梦校是哪所了。 今天的她胜过昨天的她。 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推荐阅读

?黑暗料理,极限运动……留学生趁着出国干了多少国内没敢想的事? ?重磅!11月初留学生只要完整接种国产疫苗或可直飞美国! ?枪击案,实验室泄漏,流感……美国大学留学生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留学生朋友圈高级人设背后,才是留学生真正的生活 ?美国留学,花销最大的部分竟然是“教材”?-留学生与“教科书”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