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554"]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人救狮子、狮子报恩的故事[/caption]
“投桃报李”的原则——“人应该回报过去帮助过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往往充满了道德意味。 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区,不回报他人的恩情可能会被视为一种严重冒犯他人的行为。
在个人层面之外,研究人员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投桃报李”不只是个人对个人层面的事,还可以有利于社区的成功和合作的进化。所以我们推断,如果“投桃报李”确实是人类与他人互动方式的一个基础性准则,那么它应该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幼儿身上(小孩不用学就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这种行为)。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假说,我们先做了第一个实验:找一些年龄在 4 岁到 8 岁之间的儿童,来做一个简单的电脑游戏。 每次让一个儿童和四个网上头像互动,告诉这个儿童,这四个网上头像是其他四个儿童,在和他一起玩这个游戏。在一个版本的任务中,所有“其他四个儿童”都收到了一张卡通动物贴纸,唯独这个儿童没有贴纸。然后,“其他四个儿童”中的一个,把自己的贴纸给了这个儿童。
在游戏的下一阶段,我们给这个儿童又发了一张贴纸,并且对他说“这张贴纸你可以送给其他四个儿童中的一个,你自己选吧”。我们觉得最明显、最理所当然的选择应该是回报刚才自己得的恩惠,将贴纸送给刚才给过他贴纸的那个儿童。
但实验结果却完全不是这样。即使强迫儿童必须把自己刚获得的这张贴纸给另一个儿童,甚至其他儿童是和他属于同一社交群体的人时,参加这次实验的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几岁),把这张贴纸给出去时,都是随机选一个人给,而不是给刚才给过自己贴纸的那一个。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做的实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比如,有没有排除以下这种可能:参加实验的儿童年龄太小了,他们记不住第一次给他们贴纸的人是哪一个。为了排除这种可能,我们特意(在实验结束后)又问了每个参加实验的儿童,“你记得开始是哪一个人给你的贴纸吗?”他们都说记得。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554"] 实验中使用的卡通动物贴纸[/caption]
我们知道,人对人回报有两种,一种是“投桃报李”,另一种是“以牙还牙”。所以我们就又另找了一些儿童,做了一个和第一个实验有些相反的实验。 这一次,儿童一开始手里有一张贴纸,然后告诉他,那张帖纸被偷走了,是另外四个网络头像所代表的四个儿童中的一个偷的。过一会,告诉这个儿童,现在你可以从另外四个网络头像所代表的四个儿童中任意选一个人,从这个人那里偷一张帖纸。这一次,所有参加实验的儿童都选择了从刚才拿走自己帖纸的人手里偷回一张,还大都带着“这下把仇报了,我们扯平了”的愉悦。
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就是,小孩好像天生会报仇,而不太在意报恩的事。 (请注意,我们这样还是排除了这样一种可能:小孩对哪个是仇人记得更清楚,而对哪个是恩人记得不那么清楚。我们确认了,并非如此,他们对恩人和仇人这两种人都是记得一样清楚的)。
然后我们就想,也许这些儿童就是不知道对“投桃”应该“报李”。然后就把第一个实验稍微修改了一下,重新做了一次。 这次,我们在儿童选择把贴纸给出去之前,多问了一句:“这张贴纸你应该给谁啊?”(即暗示儿童应该选择把贴纸给刚才给他贴纸的那个人)。结果,多问这句,情况就不同了,参加实验的所有7岁、8岁的儿童,这次就全都选了把贴纸给刚才给他贴纸的那个人;而6岁到4岁的儿童,即使被问了这一句,还是随机给贴纸(年龄小的孩子听不懂我们问的那句话的暗示意味)。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554"] 儿童天生会报仇[/caption]
最后,我们再追加做了一个实验。对一组儿童,在实验前,先给他们讲一个两个小孩投桃报李的故事, 用“我记得昨天汤姆给了我一张贴纸,所以今天我应该给他一张”这样传达一种带有规定、命令性的话来给他们讲这个故事。 对另一组儿童(对照组),在实验前,也给他们讲一个两个小孩在一起玩的故事,不过在故事中,两人并没有互相“投桃报李”的行为。
两组小孩都听完故事以后,再让他们参加一次第一个实验。结果现实,第一组儿童在送贴纸时,明显更加懂得“投桃报李”。
所以我们做了这一系列实验,结论就是,小孩天生会报仇,但是报恩需要后天学习。不过人学会报恩也不难,很容易就会学会。
推荐阅读
想要了解更多SAT阅读背景知识文章,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https://www.testdaily.cn/tag-sat-reading- SAT派 微信号:gh_7fb366b42833
- *侵权请邮件联系563067852@qq.com,安排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