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SAT教研组一直以来致力于为大家提供
硬核教研干货,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一篇
SAT阅读的社会科学干货文,仔细阅读能为大家增加有趣又有用的背景知识哦~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
高估我们自己和同一个小圈子的其他成员的相似性,夸大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和圈子外的人的差异,在“我们小圈子里的自己人”和“不是我们小圈子里的外人”之间划一个泾渭分明的线。比如,我们会认为北方人是一类人,南方人是一类人,只要是北方人,就很大方,只要是南方人,就都很小气。我的朋友里面,某甲是北方人,我也是北方人,所以某甲和我一样,为人很大方,所以我就喜欢某甲。而某乙和某丙是南方人,他们一定很小气,所以我就不喜欢这两个人。
研究人员给这种错误思维习惯取了个名字,叫“小圈子偏见”。
“小圈子偏见”的危险之处在哪呢?就在于我们这样做并不是怀着恶意才这样做的。
有了这种错误的思维习惯以后,我们本来应该保持中立的立场,却总是带着一种小圈子、排外的偏见。总是对和自己同一个小圈子的人有好感,对圈子外的人就不喜欢。我们对同一个小圈子的人获得的成功,就更容易赞赏,还容易期待同一个小圈子的人就会对我们好一点,也更容易被同一个小圈子里的人说服。
心理学家们发现,各种年龄、文化背景、群体中的人,都容易受到这种“小圈子偏见”的影响。深刻理解这种把人分成“跟我同类的”和“跟我不同类的”两类,然后觉得“非同同类,其心必异”的思维习惯,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排外现象。
一位名叫塔菲尔的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带领团队做了一项研究,清楚展示了什么叫“小圈子偏见”。
他做了一系列“最小圈子”实验:请一些彼此互不相识的人来当志愿者,用一些最随意的标准,或用一些最细微的事,把这些志愿者分成小群。在一个实验中,用抛硬币的方法,把志愿者分成小群。在另一个实验中,根据志愿者不同的音乐兴趣分。还有的实验中,让志愿者猜一个屏幕上有几个点,说有五个以上的,分一个小群,说有五个以下的,分一个小群,总之都是些乱选的标准。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实验,是请志愿者看两位抽象画家(A画家和B画家)画的看起来差不多的抽象画,然后问他们喜欢哪幅画,再分成“喜欢A画家组”和“喜欢B画家组”。
在实验中,所有志愿者彼此都不认识,不知道其他人姓名。实验过程中,所有人都没有进行互动。因为没有任何互动,所以实验过程中,一个人不可能因为跟另一个随后被划到自己同一个群的人有什么愉快的互动而对他产生了好感,也不可能因为跟另一个随后被划到自己不同群的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互动而对他产生了恶感。此外,分成两个群以后,两个群也不需要竞争,去争什么奖金或者稀缺资源。
实验结果让人惊讶,就这样随便乱分的群,分好后两个群也没什么争的东西,仍然是只要群一分,人们就会对和自己分到一个群的人产生偏爱,对跟自己不是一个群的人产生讨厌和歧视。这个偏爱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分完群后,让志愿者给其他志愿者打分,结果所有志愿者都是给自己同一个群的人打分就高些;让志愿者决定分些钱个其他志愿者,结果所有志愿者也都是给自己同一个群的人分得多些。尽管一个人偏爱跟自己一个群的人,不一定就必然讨厌和歧视跟自己不是一个群的人,但这种偏爱和歧视还是经常伴随出现的。在其中一个实验中,把志愿者分成不同的群后,然后给志愿者两种分钱方案,让他们选。第一种方案是:凡是跟我不是一个群的人分到4美元,凡是跟我一个群的人就分到3美元。第二种方案是:凡是跟我不是一个群的人分到1美元,凡是跟我一个群的人就分到2美元。结果所有志愿者居然都同意第二种分钱方法。也就是说,所有志愿者都同意,我们这个群的人可以吃点亏,只要跟我不是一个群的人吃更多亏就行。
以上实验表明,把一群原本互不相识的人随便贴上个“跟我一边的人”和“跟我不是一边的人”的标签以后,人们就会像对待亲友一样对待“跟我一边的人”。塔菲尔后来带研究团队到了好几个国家,请不同的志愿者把上述系列实验重复了二十多次,实验结果都一样:
人们仅仅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群体,就会偏爱和自己同群体的人,讨厌和歧视和自己不是同一群体的人。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