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越来越多的留学家庭陷入了两难的纠结。出境留学关卡重重,留在家里心有不甘。更有天赋异禀者,虽然成功留学,但赶上了网课大军,连母校的真容都没怎么见过,已然快收到毕业证书了...... 如果你的面前突然出现一种既能规避留学的种种不便,又能切身参与到现场教学、享受学校资源的两全方式,你会不会心动?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跟我做一样的选择。在收到了美国雪城大学的offer后,我参加了上海go local项目,踏上了一段去上海“留学”的特殊旅程~

初遇Go local

上海go local项目属于疫情之下的产物,由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疫情形势严峻,外加政策管理不当,海外大学在中国开设海外项目供中国留学生学习,完成当地课程后直接转学分。虽然无法体验到大学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但这也是留学生在这两年疫情期间艰难时光里的神秘而美好的回忆。 2021年7月份,在艰难的选校抉择之下,我最终确定了雪城大学奖学金的录取offer。由于对自己自理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对自己融入美国大学环境的忧虑,外加疫情的原因,我于定校的同时选择了go local项目。现在想想,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决定。即使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出国”留学,作为一个17年都没长时间离开过家的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背井离乡。

上海,我来了

——离乡到落地 离乡的过程是艰难的,一个人出发,一个人落地,一个人寻找住宿(go local不提供住宿,需要自己租房),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和新的事。所幸有几个“社交牛逼症” 朋友主动跟我聊天,加之老师对每个同学的温情与善意,即使艰难,我也很快融入了这里。 项目在上海的宝山区,跟我的家乡一样,是一个产钢之地,这里的总体环境还算不错。每天早上路上的行人都十分匆忙,连猫猫狗狗都忙于奔波,鸟儿们拍打翅膀的频率似乎都比别处的快。这里没有静安寺和外滩等的都市繁荣,但这里也是上海。 因为喜欢单独生活,所以我选择单独住在学校附近的酒店。每天会悠闲地散步到学校,亦或是搭乘从殷高西路前往长江南路地铁,点开一首周杰伦的“手写的从前”,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默默地注视着周围,观察着行色匆匆的人们,留意着光怪陆离的上海宝山百态。 [caption id="attachment_5814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我在上海住的酒店,环境和氛围都相当不错[/caption]

我们驻扎在这里

——就在这儿了 同济创园4幢的美国教育交流协会(CIEE)是我们go local项目的具体地址,有美国四所学校选择今年在这里开放go local项目。雪城大学也驻扎在这里。今年ciee所包含的四所大学一共有80余人左右,我们雪城大学有44个人。据说,远不如2020年繁荣,最多的时候,这里可能有上千人在学习。不过,所幸的是,这里的班级规模很小,雪城大学go local班最大的课也只有20人左右,所以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并接触到国内优秀教授。 [caption id="attachment_58143" align="aligncenter" width="790"] go local位置图片来自网络[/caption]

关于住宿

CIEE是不提供住宿的,需要自己租房。由于上海地段不同,租房费用是不一样的,取决于个人习惯(独租或合租)和经济基础(民房或酒店)。

关于饮食

CIEE内部会提供堂食,同时在CIEE附近也有许多不错的餐厅和咖啡厅。每当周中或者周末,三三两两的我们会结伴一起吃饭或者是一起坐在咖啡馆里赶due。

关于学分置换

学期结束后,ciee上海会将成绩发送给总部。总部经过整理之后发送给我们各自的大学。实现学分转换。

课程设置

我们需要选择2节国内线下课和3节国外线上课。这样的选课方式,让我们在接触到国内教授的同时,也能通过网络,汲取到大洋彼岸大学教授的知识。 [caption id="attachment_58144" align="aligncenter" width="908"] 同济创园教室[/caption]

学习和考试

在go local的课程里,我主要选修的都是文科课程。教授们会把考试的文档upload在canvas上,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然后上传到canvas上。因为考试题目全是论文题,没有一道客观题,不光需要你客观的知识,也得需要你主观的思维,两者缺一不可。考试中如果作弊会被canvas查重率高举报。所以我个人认为,即使允许open-book,我们的考试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无论是在思维还是在技巧上,都得要求较强的能力,雪城大学网课也跟go local形式差不多。在学期结束后,我们的成绩会报给CIEE总部,然后由总部整理成绩后将其发送给我们的大学。

中西思维合璧

在学习中西两种文化以及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大家学会了如何去更全面地思考,我在中美研究的两个维度学到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美国大学教授更喜欢我们用灵活的思维去思考一个话题,而不是拘束于课本的死知识。即使自己的观点有失偏颇,他们也不会去否定我们,而是作为一个引路人,引领着我们向前。中国教授更喜欢我们在设定的已有知识框架下去思考,去记住课上的东西,在考试中应用出来,以此能够让我们巩固现有的“安全、稳定”的知识,为我们未来的专业素质打基础,也方便我们未来将记住的知识运用自如。 在这个过程中,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比如我们中美关系课上会根据现有的知识讨论中美关系该如何进行,不会讨论太多天马行空的设想,而是像”学院派“那样根据现有知识进行讨论,更像是一个传统学术研讨会。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有可取之处,我们需要两种思维的碰撞与集合,运用于未来更广博的领域。 这两种思维方式有益于我更加开阔和辨证地去看待问题。在留学圈乃至整个社会这种更“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学会拥抱不一样的思维,学习到它的精髓,并且运用起来。在这个被疫情裹挟但是却又充满机会的时代里,思维就如一座灯塔,引领我们驶过漫漫长夜,登临希望的彼岸。

Go local的业余生活

组织参观

除了学习方面,在日常生活中,CIEE的生活老师也会组织我们去很多地方,比如说Amcham美商会、朱家角古镇和上海无界美术馆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带我们去犹太难民纪念馆,作为一个00后,当我看到有关二战犹太难民迁移上海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的时候,对上海又有了不一样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 上海的开放、包容不是最近才形成的,而是有历史积淀的,生活在上海,才能更好地了解上海,每周末,我们都会去参观一些有历史沉淀的处所,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让我们慢慢走进上海,品味上海。上海无界美术馆也很有趣,里面有着各种合成美丽的效果,让我和同学们十分震惊,是一个不错的打卡地,置身于无界的空间中,我感知到人类的思维和宇宙的尽头是无限的,万千美丽在这里交汇幻化,世间万物延展无限可能。 [caption id="attachment_58145"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置身于其中,我感受到了宇宙和思维的无限[/caption]

温馨庆生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我们每个月都会给相应月份出生同学的庆祝生日,每个月第二个星期的周二,CIEE就会举办生日宴会,届时所有的同学都可以过来一起给过生日的小伙伴们庆生。大家可以一起吃蛋糕、一起玩游戏、一起交流人生,谈一谈国际大事,有的同学还会主动给给过生日的小伙伴唱一首小幸运或是一首生日歌。悠美的音乐声和大家的欢笑声结合起来,这个地方充满温情,就像是一片被世界遗忘的“桃花源”,身处魔都,却又偏安一隅,虽然不被广泛知晓,但这里是中西文化的交会点,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情感聚集,在疫情、中美关系和赴美留学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保持乐观和憧憬。

永远的记忆

美好与遗憾

雪城大学的网课和CIEE的实体课在2021年12月12日结束了,但是它永远是留学生历史上那美妙的符号和记忆。在go local项目最后的余晖下,我们体验了一次中西合璧的快感。或许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看似游离于学堂制教学之外,但处处体验着中美大学学堂教育,这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让人沉浸并流连。但也有遗憾,一是由于场所限制,没有体验到真正的大学校园生活。二是在线上课程中,与美国大学教授及同学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内容有限。三是毕竟在本土“留学”,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和交流,也不利于开阔眼界。

一些建议

go local项目是出境留学与在本土“留学”的过渡选项,可以成为签证受挫,本人身体健康原因,或疫情封控等不确定因素造成出境留学暂时不能成行的最佳选择。但一旦情况好转,建议还是出境留学。

永远的上海记忆

对于这里的一切,如果仔细回味,心中还是涌动着一阵阵暖流。上海这个地方,即使很多人不喜欢它,依然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挑战的都市。而在魔都百态之下,CIEE则与很多俗气的面貌截然不同,是一个充满爱、希望以及温暖的地方。 上海,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小小的驿站,我们人生的脚步还不会停下。去发现、探索,然后征服每一个自己去过的地方,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即使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但可以用我们的智慧与果敢抓住现在。人生的路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过程即是结果,我们可以接受平凡,但不能居于平庸。

推荐阅读

?美国大学RD放榜:UCD/UChicago/Grinnell的录取情况怎么样?大家有收到offer吗? ?留学最新讯息:纽约全部大学早申/校友偏好政策被建议禁止!再也不能提早下车了? ?QS世界大学排名除名俄、白所有高校,ETS取消俄全境考点,学术无国界成笑话? ?盘点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差但个别专业牛的”偏科”学校!你知道几所? ?剑桥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