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亚太考区的几次curve血崩式变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把关注点放在了北美区。的确,curve上的直观冲击带给每一个人的震撼是不可小觑的,错一道题扣40分和错一道题扣10分的差距简直让你怀疑人生。 但在兵荒马乱花样频出的SAT考试里,当同样的一种声音都在呼吁大家奔向北美考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一个冷静的声音和清晰的头脑,来看清楚变化的背后是否存在一些大家忽略的东西。

一、 curve血泪史和CB的新花样

2018年频繁出现旧题重考和作弊现象,于是在2019年里,CB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窒息的调整:
1. 3月亚太区的curve开始收紧,导致高分数段变得更加稀有,北美宽松; 2. 5月亚太区curve出现“血崩”,语法尤为惨痛;北美宽松; 3. 5月北美区数学因为考生发现错题所导致的部分考生数学成绩临时调整。但是CB的做法是没有公开发表声明,而是以个人邮件的形式通知受到影响的考生; 4. 6月北美区出现15套不同试题,让人目不暇接; 5. 8月北美区出现AB卷,同题不同序,大部分同学遇到不同科目加试,数学curve收紧。
一个到目前为止的普世规律:高分curve卡得严,错得越多差别反而越不明显。(但是在追求高分的道路上,谁又愿意去做那个不明显的一部分呢!)而高分差别尤其体现在语法或数学上,比如5月亚太和北美的语法差别巨大,8月北美的数学curve卡得更严,但阅读的差距看起来却没有那么触目惊心。

二、 这不是演习!curve事出有因

curve的差别并非空穴来风,也非主观体验。CB在今年5月curve闹得沸沸扬扬之时也不得已出来再次澄清: curve的制定是在试题成型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制定的标准取决于CB所确定的试题难易程度,而并非考生的成绩。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能够如实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换句话讲,试题难,错得多,和试题容易,错得少,最终得到的分数应该是大致保持一致的。 所以CB的意思大概就是小老弟你就放心大胆地考吧,不管是3月还是5月8月,是亚太还是北美,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CB保你童叟无欺。 官方虽然这么说,但对此的解读却是众说纷纭。也许有人会说,题目的难易程度见仁见智,这完全是种主观体验,所以curve严的月份考生还是吃亏了!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北美区的几次考试curve形势一片大好,于是导致大家纷纷对北美区充满了希望。 但是没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解决的。任何没有经过验证的结论都值得怀疑。如果一种声音得到了非常多的追捧,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起追随,而是停下来冷静地思考和质疑。首先,试题难易程度真的是一个主观的、不可量化的东西么?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神器得到验证: 真题捕手上有一个功能,就是大家可以将自己认为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收藏、评论。那么在收藏和评论的数量的多少就能够反映同学们对试题难易程度的普遍感受(戳这里进入小程序)。 以2018年12月亚太和北美的语法为例: 语法收藏数量超过10或者接近10的题号
亚太:5,9,26,28,35,38,43; 北美:31
而在这些“难题”当中,首当其冲的当属词汇和固定搭配题。能够看出,亚太区的语法难度是更大的。 该月份的curve对比,明显亚太是要好于北美的: 虽然CB对难易程度的划分有自己的标准,但是我们仍能从大家的反馈中看到广大考生的直观感受。 再来看19年5月北美和亚太的语法部分。很多同学都记忆犹新,亚太区的语法curve是众所周知的魔鬼。但是从试题的难易程度上看,却不难发现端倪:
亚太:21,仅有一题的收藏数量超过10,并且是一个句子结构判断题。 北美:10,13,22,26,29,32,44 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词汇题、平行结构中的同类比较、篇章主旨题
题目更难、陷阱更多的情况下,想拿高分也并非易事;但相反,题目简单,错题自然相对会少,但错一道就很致命。也许,在北美考试的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幸福,亚太考试的考生也如履薄冰。

三、如何练就抗curve干扰技能?

方才我们对语法的curve一探究竟,但其实阅读部分的差别也在慢慢地凸显(越近的年份收藏数量减少,考虑到很多同学还没有做过,因此不能拿不同月份或者年份的题目进行对比): 以2019年5月考试为例: 虽然差别并不像语法那么明显,但是亚太阅读错一题扣20分,北美阅读错1-2题都只是扣10分。假如高手过招,在阅读语法都各错一题的情况下,总分亚太和北美可以差出40分。 从真题捕手中获取的信息:
19年5月亚太收藏数量在10左右的题目只有第19题 19年5月北美收藏数量在10左右的题目有3,14,28,36
如果说语法的难点在于词汇、固定搭配、语法结构的特殊性,那么阅读题目的难易程度体现在何处? 就文章难度而言,并不能体现出明显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学题目做不对,有时并不是因为文章没有看懂,而是对选项的理解不正确。50%正确率取决于对文章的理解,另外50%取决于审题、选项理解和辨析。 5月亚太和北美的考试难度,差异正是体现在对细节处的处理,以及对选项的理解上。这两套题的历史都是20世纪的文章,从语言难度上来讲可以打个平手;小说北美要稍难于亚太,而科学则大同小异。那么问题就出在了题目和选项上。从大家选择收藏的题目类型上看,分为这么几类:

1. 对细节从抽象·具体的解读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寥寥数字,但体现的含义却丰富而深刻。越是简约的表达,题目越是有进一步探究的可能,需要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用意,以及更精准地辨识选项解读的陷阱。 举例19年5月北美的阅读36题。 “ In Passage 2, Posner’s use of the phrase “none of your business” (line 55-56) primarily serves to create a _______ . A) thoughtful tone that encourages reflection on how a term has shifted in significance B) Suspicious tone that casts doubt on how a term has changed over time C) Comical tone that suggest how a term has been misinterpreted D) Wry tone that conveys a disapproving view of how a term has been used ” 表面上这道题是在考察对none of your business的解读,实际上是在考察作者的语气和立场。这道题不需要到文中去找定位,表述方式上看起来又很简单,看似问题不难。但如果要真正去理解作者的这种表述,必须要从作者立场入手。 第一句话many people argue that…在历史文章中是典型的引述他人观点的标志。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就要非常清晰地将它与作者的观点划清界限。他人观点+戏谑语气(none of your business),显然是在嘲讽many people所提出的观点(认为消除了国籍差别的人权法能够保障人民权利,剥夺政府干涉人民主权的特权),因此这道题选D。 作者并不认为上述观点中人们对sovereignty的运用是恰当的。容易误选的是C选项,comical(滑稽好笑的)本身并不恰当,因为作者并不打算上升到喜剧的高度:),其次,更关键的是a term has been misinterpreted, 很容易给同学们造成干扰。 此类题型的破解方法:
a. 找到源头,看清作者立场、观点、用意。 b. 不要用“第一印象”选择,迷惑选项的错误往往隐藏在细节中,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进行思考和辨析。

2. 词汇题是隐形boss

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容易在这种小问题上被绊倒,简单的词汇题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通过回归原文+理解句意选出正确的选项。但难度稍大的词汇题会在选项的代入上有更抽象的意义。比如19年5月北美的阅读第28题: “ As used in line 22, “uniform” most nearly means: A) Indistinguishable B) Simple C) Unvarying D) symmetric ” 我们从文中找到的线索是20行的black markings on their edges,以及23行的disruption,与central markings or uniform colors是取反的关系,因此可以确定uniform当属“规则的、规律的意思,而选项中极易选到A indistinguishable (难以区分的),原因在于该词从笼统意义上,与原文的确呈现了类似的相反关系。 但再仔细考虑,会发现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这种marking难以辨别,而应该是不会有过多变化。因此选C。 此类题型的破解方法:
a. 从文中找出确凿证据:同义词、反义词、词汇搭配等; b. 考虑整句的句意,并将选项带入观察句意是否有变化。
综上,在文章难度相近的情况下,试题难度取决于题目和选项的设置。越是抽象意义改写程度越大的选项,题目的难度越大,curve也会随之有相应的调整。 那么对即将参加未来考试的同学们来讲,不论在哪个考区,都要更深刻地把握试题的出题方向,吃透考点。容易的题目不要掉以轻心,难度较大的题目也要沉着应对。

备考建议

1. 阅读不仅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要加强对选项的辨析,不要凭第一印象冲动选择,错误常常出现在细节中; 2. 语法要熟悉考点和做题规则,对灵活变化的考点要从基本原则入手去判断;另外,要注意积累固定表达方式、明确介词的基本含义、积累词汇; 3. 数学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8月的数学curve比以往都要严格,不少同学在数学上丢分,非常可惜。
至于说未来的考试难度如何,以及在不同考区是否还会继续拉大curve的差距,我们不能妄加揣测。但是至少在事态不算乐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追求宽松的curve给考生带来的慰藉,把注意力放在对CB一举一动的观测下。否则草木皆兵,自己先乱了阵脚,反而会浪费很多精力,失去了考试本身的目的。 反之,如果只埋头做题,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注意到考试形式的变化,不能及时作出战略上的调整,也不是一个优秀的考生应有的态度。所以说,及时关注试题的变化,了解CB出题背后所考察的考生真正的能力,吃透考试的要求,并及时审查自己的知识点和能力短板,制定符合自己的练习计划,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离其宗。

历年SAT精校版真题+答案

欢迎扫码添加TD客服微信 并发送关键字「SAT真题」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