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信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当各大学校放榜的时候,漫天遍地的哀嚎响彻了所有留学论坛,而其中就有我们的蓠蓠先生。 在申请季中,一天内就收到了11封拒信、甚至连一个waitlist都没有的情况下,成功上岸UC Davis的呢?希望这些经历可以给你的留学之路一些启发。

我的背景

学校:上海某外国语学校普高部 录取学校:UC Davis GPA:top 30%—> top 5% 裱花:toefl112, ACT 33 (superscore 34) AP: 微积分BC 5,统计 5,物理C:力学 5, 电磁 5

我被“全聚德”了

“Thank you for your application to Swarthmore College. However, I am deeply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we are not able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2022年的申请季,比我预期中难太多了。我从没想过会在3月底某一天早上连续开出11封拒信,连个waitlist都没有。 原来全聚德真的不是笑话。 那一周我也不记得是怎么过的了,从早上打开手机第一刻开始一直到睡着前,我看到的世界里都蒙着泪,模模糊糊的。 那个时候的难过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喜欢的学校拒绝,无法去梦校上课的遗憾;第二种是被自认为match的学校翠拒,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第二种。

一切的痛苦从GPA开始

初二的时候,我自认为成绩还不错,再加上那时班级里朋友之间玩的也好,让我很膨胀,不禁觉得学习生活不过如此。很快,高一的学习就教会我如何重新做人。 我在上海的一个外国语学校读书,是CB认证的AP学校,但上的普高的课程。一个年级260多个人,三分之一出国,三分之一报送,三分之一高考。 一方面,高中同学比初中同学的整体实力强不少,每次看到自己不如以往的排名都会有一种下沉的窒息感; 另一方面,课程难度变大,科目变多,还需要做留学方面的准备,我应接不暇。高中的GPA涵盖了每一门学科,杜绝了我所有投机取巧的可能。 3门主课,6门副科,拿A的条件是前30%,A*前15%。这就意味着我要跟保送的同学抢那语数外的一两分,跟一直在上加3课程的高考同学卷其余的副科。这感觉就像别的选手都在自己的项目上50米冲刺的时候,我却要全程陪跑马拉松一样。 期中和月考,两次数学都没及格,我傻眼了。学习状态有很大的惯性,之后的一个月无论我多么努力的补笔记,多么努力的刷题,都无可避免地迎来了成绩单上的那个B。 历史和地理等花时间才能学好的副科我也只拿了B,只有计算机这些靠出勤和同学帮忙就能蒙混过关的科目勉勉强强有了A。第一学期结束了,噩梦才刚开始。

AP里的崩溃

高一下,是AP和托福开始的时间,听说AP的理科对中国学生来说不难,再考虑到GPA前一学期不好,那年我只选了两门理科——微积分和统计。 最初,我觉得高考体制数学应该没问题。不过,慢慢就开始不对劲了,什么三角函数啊,什么指数对数log,我当时都没学,从基础上就差一大截。不适应老师讲课的方法,我每次都听得云里雾里。之前屡试不爽靠学几个题型应付考试的方法也不管用了。 大概是对我草草了事态度的惩罚,第三节课我就跟不上了。课上只能来得及记笔记,各种符号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跟着画,课后想自学发现500多页的英文教科书根本看不懂。 [caption id="attachment_6295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当时AP统计的教科书[/caption] 我心态开始崩溃了。我不知道现在讲到了哪里,也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会,迷茫、不安,那份焦躁又让我无时无刻都保持清醒。每周上课前我都要在楼下的咖啡厅做很久的心理工作,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信心在开课5分钟后又被伤的体无完肤。 老师以为我们是懒得做作业,每节课都强调做题的重要性,苦口婆心的劝我们多动动笔。事实上,能够不在课上当场哭出来就是我努力的最大限度了。

自救

如果说人生所有痛苦的本质都是出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那么想要缓解这份痛苦就要先抛开努力维持的体面和潜意识里的优越感。 AP微积分是较基础的科目,基本上考了的同学都是5分,从前我不好意思拿这样简单的科目去问,只能一个人看着书慢慢琢磨。 不过如今我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班级里逮到一个会的我就让他给我讲,什么傻瓜问题都问过,比如快要考试了还在问导数是什么东西,那个有点像f的符号下面为什么有数字,估计那个时候同学也挺崩溃的吧哈哈哈。 慢慢我发现可能是我之前想多了,同学并不会因为我问的题简单认为我很“失败”,大家都是留学人,对这份崩溃也很熟悉,反而会更加耐心用尽量容易理解的方法帮助我。那一刻,我觉得周围的空气从competitive变成了collaborative。 也许我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那么多观众,我不必对自己太过苛求。

绝望和希望并存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窘境,开始踏踏实实的补课。数理化,甚至地理,我能补的课都报了名。我的目标也很简单,能拿A就行。 此外,我上了人生中第一次学术夏校——Columbia的记者传媒。大量的采访写作和课堂分享让我和英语母语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先不说reading assignments,很多时候我甚至读不懂同学写的文章,听着其他同学活跃的讨论,我挺难过的。 因为是线上夏校直播,我要倒时差。课从前一天晚上10点开始,一直上到第二天早晨5点半,持续了一个月,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熬夜的习惯。夜里上课,上午睡一觉就赶去补习班,下午写文章读reading,晚上再让老师同学给意见,工作量很大。 晚上不能睡觉,白天也睡不好,再加上稿子写不出来精神压力很大,一周颠倒的生活过后我的手臂和大腿开始神经痛,就是全身发麻的感觉。 好在教授们都非常非常体贴,无论什么问题都帮我解答,她甚至专门给我在班级里找了一个buddy来帮助我缩小cultural gap,在同学聊一些“梗”的时候给我私信解释。 正是这种时而温暖时而残酷,让我几乎每天课间都情绪失控崩溃大哭。眼泪里有难过,有委屈,但我想更多的是不甘吧。 也许是这份汹涌翻腾的情绪积累没有发泄出口,终于在学期末最后一篇personal essay里爆发,课上老师让我把文章全篇读了一下,读到中间的时候她眼睛就红了,读完了好一会儿她还在哽咽。那个教授在评语里给了我极高的评价,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去见见她。 [caption id="attachment_62959" align="aligncenter" width="820"] 夏校结束时拍的日出[/caption] 一部分因为暑假的补课,一部分因为心态的调整,我高二终于开始适应高中的学习了,成绩也在慢慢变好。 随着我的成绩一同增长的,还有我对大学的期待。我有时会暗暗想,照这样的成绩坚持下去,再加上我的一些课外活动,如果我标化再努力一把,是不是美国前20的学校也有可能呢? 以前觉得肯定申不上的学校我也开始认真做school research了。不得不说,虽然几十个官网信息量爆炸让我眼花缭乱,但是我喜欢这种冲击,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我开始憧憬大学生活了。

标化考试放过我吧

最令我头疼的还是标化考试。初三首考就已经过百的托福直到高二下还是只有108分,一个尴尬的分数。 关于要不要继续考这个问题折磨我了很久:原则上来说托福分数上的几分之差与能力不直接关联,更多是考试技巧方面的问题,应该也够用了;但是我的完美主义让我非常在意这两分,仿佛这可能就是我申上梦校的临门一脚。 学校GPA依然不能放松,还有大量的文书要写,我只能在夹缝中挤出时间给托福。那段时间为了培养出语感,我暂停了一切日语学习和输入,尽量把我环境里所有中文以外的语言都控制成英语,甚至有时候中文都少说。 我一次一次的考,每次分数都比原来高一点点,但也只有一点点。终于到我考第5次的时候刷到了110,第六次的时候考到了112,不是什么很高的分,但我已经满足了。 同样让我苦战的还有ACT。我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才决定转ACT。 考试一两个月才有一次,我的时间有限机会也不多,到第四考试的时候拼分终于到了34,但是RD都已经结束了,所以基本上也没用到。 不过我也不后悔花时间在标化上,毕竟如果当时放弃了,那我没申到满意学校肯定会后悔自责。要是全力以赴试过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爱上写文书的感觉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是我申请季的开端,因为我要开始写我的主文书了。 跟我的申请顾问头脑风暴了几次后,我很快就确定了主题,一篇我很熟悉或者比较擅长的煽情故事,就是我之前夏校把教授看哭的那篇文章的题材,讲的是独生子女在成长时的心境和对家庭关系的反思。 ps的写作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顺利,原因是我写作的目的变了。夏校的时候,我是一个观察者,一个叙述者,只需要整理出我看到的和经历的,不需要有任何“教育价值”。而ps中要求有个人成长,需要着重描写转变的过程,要解释我究竟是怎么成长的。这对我来说很难。 首先,我必须创造出我转变的契机。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转变是毫无理由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也许只是某天早上起来骑车去学校的路上我就突然明白了。 其次,我必须突出文章的主旨——我如何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即不能让以前的自己显得愚蠢顽固,又要突出我转变的巨大影响,这仿佛成了一个如何谦虚的炫耀自己的游戏,有着固定的模版和结局,让我有点失望。 不过文书就是这样,当我改了20多稿以后我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招生官想看什么我就写什么,只要文章合理通顺我也能够忍受这小小的牺牲。 [caption id="attachment_6296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790"] 200多稿文书[/caption] 补充文书就轻松许多,因为主要集中在我的学术思考,不需要我去硬凹什么成长蜕变。 刚开始写why school的时候,我还会去知乎或者学长学姐那里打听资料,但是后来写多了发现大学的官网就是百宝箱。大到专业选择和study abroad项目,小到每一节课的syllabus和早餐菜单,什么都可以在官网里找到。 写文书找资料的时候我总会被这个那个吸引,大学里给学生的资源总是超出我的想象,但很多资源并不会放在首页的宣传位,一个一个小链接点开以后发现的惊喜,就像在一个梦幻世界玩寻宝游戏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那些“梦幻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我有可能得到的。 很多时候,一个学校的官网我3天了还没看完,那一点一点的惊喜和悸动也让我的申请季有了色彩。从前只听周围的人泛泛而谈国外教育资源优秀,至于好在哪里也具体答不上来,不过在写文书的过程里,我对美国留学这个决定更加确定。 从结果来看,虽然我没有申请到最满意的学校,与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也有保送到国内顶尖的几所,但我也没有觉得后悔,高中三年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值得。 文书不只是写给招生官看的,写的过程中我也在认识自己,我逐渐爱上了写文书的过程。写完初稿邮箱发给文书老师,几天后邮箱里收到一份详细的修改建议,整篇都是红色标注刚开始让我无从下笔。不过等修改次数变多,和文书老师磨练出默契的时候,红色部分就开始变少,写到后面甚至有一遍过的情况。 写文书是辛苦的,繁琐的,且高度重复的,不过我还是会给自己找点乐子。文书太多写不完的时候,我就会想象自己是个隐世埋名的作家,每天被我的编辑催稿,电脑角落里的邮箱图标里的未读消息,就可能是我的下一部创世巨作,就像电视剧里常演的那样。 现在看来,我精心修改的文书大概没有让我录取更好的大学,不过人生中像这样的体验估计也不多吧,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挺有趣的。

申请季的最后不是结局

听说2021年的申请季很惨淡,我今年特别多申了很多学校,可能有点夸张,各个国家的前前后后可能超过35所了吧,但是,2022年的申请季比我预期中难的难的难的多!!我从没想过会在3月底某一天早上连续开出11封拒信,连个waitlist都没有?! 从很久以前,我留学的目标就是录到美本前30的学校,至于是哪一所,好像并不重要。如果说一所所学校就像一个个人,很难绝对性的比较,那么各个排名网站就是用尽方法将他们挂上排名,硬生生地分出来三六九等,这种现象在“学历崇拜”严重的东亚国家里尤其明显。 关于选校,我至今还觉得不可思议。按理说,rd梦校全聚德的我应该选哪个保底都觉得“将就”,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因为UC系不需要写why school essay,我之前对UC Davis基本没有了解,就是交申请的时候顺手勾了一下。但是!选校的时候就莫名其妙认定了这个学校。 可能是因为加州温暖的气候,可能是因为离湾区一个半小时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因为满校园的小动物,可能是因为它擅长的农学正好戳中了我的兴趣点,可能是因为它有日本庆应大学的交换项目······ 或者可能单纯因为新生群里的学姐学长都很热情,官网封面的那张夕阳的照片很温暖,让我又突然觉得大学还是可以很美好······ 没有预想的犹豫和踌躇,我在所有学校放榜完的第二天就交了定金和confirm letter。我突然又觉得很幸运,能够在拒信堆里找到了我的“宝藏学校”。 我开始相信之前网上听说的一句话,大学招生官不录取你,可能不是因为你不优秀,只是你有更合适的地方。文书里热爱自然喜欢实践的我跟这个朴素的college town对上了电波,才有了现在的“双向奔赴”。

写在最后

申请季的喜悦和悲伤都是一时的,如何接受现实开始大学以及今后的人生才是后申请季我们应该考虑的事。 反思自己的失败,总结掉过的“坑”可以帮助我们未来更好的“避雷”,但是申请是“玄学”的,世间也未必有那么多“因”和“果”,大可不必为此自我否定或者惩罚自己。 最后附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大切なのは不可能と可能を見分ける力だ。単に難しいだけなら、あとは貫き通そうとする精神力と粘り強さがあれば、何とかなる。 最重要的是分清世间的可能和不可能。如果只是有些困难的话,那么靠着贯彻的决心和韧性,总能有办法。

推荐阅读

?美国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是什么?“曲线救国”的申请套路好用吗?-美本留学申请规划讲座 ?美国大学新生生活指南:出行准备/游玩/学业课余生活,亲学长分享 ?美国大学禁酒令形同虚设?盘点禁酒最严格的10所美国大学! ?美国大学线性代数课程难吗?如何步步为营拿到A?学姐分享选课和学习方法 ?2022年这45所美国大学Waitlist录取率及放榜时间的汇总!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