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人,爱上一所学校
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是普高,但我们学校一直有不少同学选择出国留学而非高考。在这个初高中一体的七年一贯制的外国语学校,我从初中开始就每年看到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在留学申请的辉煌战绩。 或许是对传统的高考模式的不喜欢,也或许有来自家长的引导,我在初二就慢慢走上了准备申请美本的道路。尽管当时的我还完全不懂申请美本到底要哪些,但还是在初二和初三考了两门AP,提早做了一些准备。 在初三后的暑假,我才真正地对我高中后的计划进行了思考。也正是在这个暑假,我重新捡起了小学之后再也没有读过的哈利波特。 我记得小时候的我就被书中的魔法世界深深吸引。这次我在看完了七本小说之后又看了哈利波特的八部系列电影。 观影的时候,我从这一幕开始被演赫敏的演员艾玛沃特森的颜值彻底迷倒:波浪状的褐色长发中泪眼汪汪,让人不禁产生怜悯之情;同时她又嘴角上扬,完美地展现出了在经历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后又重拾信心的赫敏形象。 [caption id="attachment_64679" align="aligncenter" width="863"] 让我爱上艾玛沃特森的瞬间[/caption] 从她的颜值开始,我开始去了解关于她的一切,并且慢慢成为了一个艾玛沃特森的粉丝:她的近况,她的其他成就,她的学历等等。我了解到在她在近几年一直为女权主义在奋斗,还担任了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 我仔细聆听了几次她有关女权主义的演讲,除了令我着迷的英式口音外,她对女性权利的呼吁让我印象深刻。我还了解到她在哈利波特系列拍摄结束后选择了继续学业,进入了大名鼎鼎的藤校布朗大学就读本科。 然后的然后,因为艾玛沃特森,我喜欢上了布朗大学这所当时的我认为遥不可及的顶级学校,也把它当作自己的梦校。 从艾玛沃特森的演讲开始,我逐渐关注到了一些以前并没有关注的有关性别的社会议题:在中国,许多人都有认为女性“不擅长开车”的刻板印象;许多人觉得女性没有必要获得高学历,反正只要找个有钱人嫁了就行。 我还发现近几年互联网上有关性别和女权的话题总是能引发极其多的讨论和争议,似乎男女对立、性别间的不理解和矛盾在互联网上愈发激烈。我也采访过我身边的女性家人,我发现她们并不认为女性遭遇到性别歧视或者刻板印象,也并不认为需要在这方面做出什么改变。 无数有关女权主义的信息纷纷涌过来,让我不知道我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应该怎么做。自此,我对这个话题的关注不再是仅仅由于艾玛沃特森,而已经转变成了一个我发自内心真正关心的事情。 除了在夏校中也学习了这个领域的许多论文和知识以外,我还与朋友们共同创立了一个校内的性别平权组织。我们想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来帮助女生,而并不需要去真的立马做一些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事情。 我们在校内的女厕所放置了卫生巾盒,为女生提供了方便。我们也组织了定期的讨论,发布公众号推文,促进大家的交流和思考。 对于我来说,这一切的一切的源头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艾玛沃特森。 高一和高二这两年,在我的活动和夏校中,女权主义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由女权主义,我的兴趣又朝外拓展到社会学这个领域。我担任了学校时评社的社长,并且组织了一次校内的社展,提升了不少社团的影响力。 在这两年里,我并没有忘记她,也经常想着布朗大学。我甚至幻想过,到布朗大学就读之后,等到艾玛沃特森回她的母校的时候,我就有机会与她见面,那该有多美妙……梦想和现实的碰撞
在高三前的暑假,我开始与家人和顾问一起探讨ED1的选校。一开始的我很想申请布朗大学,但我的家人和顾问都纷纷想让我申请康奈尔大学。 一方面他们认为康奈尔大学更适合我,另一方面康奈尔大学录取的人更多,所以我能进入康村的概率要大于布朗。再加上根据校内传闻,我们学校尽管其他几所藤校都时不时会有录取,但已经七八年没有过布朗大学的录取了。 想要进入布朗大学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况且我也并非校内最顶尖的几位学生。 我在这两所藤校中犹豫了很久,也在梦想和现实中犹豫了很久。 我一直觉得布朗大学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等因素也都非常适合我,我能够在大学期间学习之外能很好地享受生活。相比之下康奈尔所在的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天气让我很害怕大学四年会因没有足够丰富的娱乐活动而感到十分无聊。 但最终,我还是屈服于现实,选定了康奈尔大学作为ED1的申请目标,并没有放手去追求我之前的梦校。 我因一个人爱上了一所学校,却没有勇气去追逐。同一个教室,他的offer,我的rejection
自从确定了ED1康奈尔后,知道情况的同学和其他亲朋好友中有不少都觉得我的机会非常大,我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进入康奈尔后的生活了:我搜索了油管的康奈尔宣传视频,宿舍视频,还去了各大论坛观看有关康奈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话题。 在进一步对康奈尔的了解中,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所学校。我已经在想象每天早上用滑雪的方式从宿舍到教学楼上课,到康奈尔享受全美排名考前的美食,还有到高山流水旁散步,静下心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中旬,也就是各个大学ED1的放榜日期,同时也是我们学校的期末考试周。康奈尔放榜的时间是早上八点,正好是语文考试开始的时间,这导致我在语文考试的时候一直心神不定,一直没法平静下来。 九点半考试一结束,我怀揣着极其紧张的心情冲回教室:打开电脑,点开portal,输入账号密码,点进decision---没有看到期待了几个月的Congratulations。 稍微仔细一看,没有defer,是直接reject。 与此同时,听到同班的一位同学惊呼:“我进康奈尔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对比伤害加倍。教室内其他同学的欢声笑语,操场上同学们的热闹喧嚣,校园内鲜艳的花花草草和温和的阳光,这些原本让人心情舒畅的景象在此时让我的心情进一步跌落,直到谷底…… 冷静下来后,我分析了一下是什么原因。其实康奈尔尽管录取人数多,但这也导致申请人数非常多。我们学校就有不少人(似乎有超过十位同学)在ED1阶段申请,最后只有两个同学获得了offer。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之下,我没有录取也并非一个非常不能令我接受的结果。 我重拾了自信心,开始等待EA的两所学校UNC和UVA的结果。 [caption id="attachment_6468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0"] 在康奈尔被拒那天下午我发的朋友圈[/caption]与JHU的相遇
申请季不会因为一封拒信而停滞,整理好心情 ,我需要面对接下来的难题:ED2。要不要参加ED2?参加的话选哪个学校呢? 在查看提供ED2的大学的列表的时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第一次知道这所大学的时候还是因为我表哥在那里上学,并且在近两年的疫情期间也经常能听到来自这所大学的病例统计数据。 我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JHU是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相对于其他大学,JHU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机会来进行研究。这非常符合我对本科学习的期望,因为我希望能将我的想法,尤其是在社会学方面,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试着付诸实践。 在JHU,学生也可以大胆地去探索和尝试完全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或许我能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做一些有关性别的研究,并尝试找到一些解决男女对立的办法。我可以我并不想仅仅被局限于学习知识而无法进行实践性的探索。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ED2阶段申请JHU的Sociology major。尽管我对拿到offer并没有很多信心,但我知道,如果我能够进入JHU就读,我绝对不会后悔。 Reject嘛,收多就习惯了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1月底UNC放榜的日子。打开portal一看,又是reject。那时候,我有了一个预感,难道我就要这样成为“全聚德”的一员? 这个时候我真正地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的gpa不够好(毕竟还是有几个b)?还是我的ap太少(有同学有两位数的五分,我感到深深的peer pressure)?竞赛几乎没有(好多身边同学都是奖牌拿到手软!)?还是文书写得有问题? 不过,理智告诉我,再怎么想也没有用了,已经快2月份了,没有任何可以修改的余地了。而且大学申请还是比较玄学的,或许只是我不适合UNC。 我想通了以后,我就试着不去过多思考没有大学读这样的恐怖结果,而是使我的心麻木下来,耐心等待结果。 UNC被拒后来自一位朋友的安慰 2月份随着UVA的defer结果来了。这个时候的我已经麻了,对这个结果没有很意外。 2月12日要出的ED2结果我就更无所谓了,毕竟原本我就是抱着“刮彩票”的心态去选的ED2,为的是增大相对于RD阶段的录取概率。“种瓜得豆”
CONGRATULATIONS BLUE JAY
JHU的结果是12号那天凌晨4点出的。 前一天晚上,由于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抱有什么希望,所以我根本就没打算熬夜或者早起来准时查看portal。我觉得这样只会使我白白早起然后看到一个悲伤的消息后睡不着觉。 我就按平常的时间睡觉,打算按平常的时间起床。但或许是因为我的潜意识知道出结果的时间,所以尽管我没有设定闹钟,却意外地在六点钟就自然醒了。醒来后的我意识到这个时候JHU已经有结果了,于是完全没有再入睡的想法了,而是登录了JHU的portal。 CONGRATULATIONS BLUE JAY! 一抹蓝色映入眼帘,我终于有学上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646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95"] 令人兴奋的offer截图[/caption] 这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难以置信。JHU完全是一个out of my reach的学校。当时的我兴奋得不可能再睡得着觉,于是还放了部王牌特工躺在床上欣赏,等稍微晚点我去告诉了父母这一喜讯。 现在的我已经认识了很多JHU的新同学,选好了宿舍,了解了非常多的大学信息,已经开始融入大学了。虽然巴尔的摩不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城市,但是我现在仍然非常向往几个月后到那里的生活和学习。 我非常非常高兴在我ED1康奈尔被拒之后同学们安慰我的那句“you deserve better”成真。(没有认为JHU一定就是比Cornell好的意思,只是单单从排名来讲,求勿喷) 我有时也会回想,如果当初ED1还是选择勇敢地追逐了自己的梦校布朗大学,那是不是现在就可能成为布朗大学的2026er,成为艾玛沃特森的校友? 尽管有一丝可惜,但艾玛沃特森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我没有试着申请布朗大学而消失。 正是她让我开始关注女权主义,进而对社会学这个学科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