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采访的主角是TD一位神秘的小伙儿——富鹏宇。在TD,你见过的无论是长视频,短视频,甚至HR老师们朋友圈的日常工作照,基本上都出自他手。本期,我们就特意把作品惊艳但为人低调的他拉出来给大家讲讲,在TD做视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走上摄影之路

我们先来听听鹏宇与摄影的故事: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喜欢旅游,出去走走逛逛,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留存下来,这时候就开始慢慢接触摄影。最开始,我就用普通的手机摄影摄像,不管上学还是平时出门,基本上每天都会拍几十张照片。一路上走走停停,拍了不少路边的花花草草。大量的练习积累以后,我每次拍摄总是能找到很独特的角度,一架相机,一看构图,就能知道这张照片有没有人喜欢。拍下来一看,我想表达的东西都在这个画面中,这种感受是很直观,也很微妙的。” “后来专业学习了摄影,越学越喜欢。有一次爬长城,爬上去以后发现自己忘了带相机,我就跑下去拿了相机再爬上去,把我看到的景色拍下来。” “除了难得的美景,很平常地记录生活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之前我买过一个核桃,随手放在黑色袋子里,后来忘记了,直到有一次搬家,我发现它竟然长了一棵很高的树苗,我就把它记录下来,特别开心。”

长视频到短视频,短视频到直播

Q:来到TD这两年,有什么不同?

来到TD以后,我在短视频方面其实有很大的收获。以前,我主要做长视频。与长视频不同的是,短视频追求短平快,需要把以前很长的片子压缩在短时间内来展现大量的内容,如何在短短几秒钟内吸引用户,如何以很好理解的方式展现内容,都需要日常大量的思考和研究来沉淀自己,这部分是我最大的进步。 我在公司几乎负责全部视频类的东西,包括微信视频号,各个平台的矩阵号儿,还有就是一些部门对接的一些宣传视频,宣传片之类的工作。今年,我们以留学申请为重点,在抖音上做了新的短视频尝试,主要做力姐聊留学等三个账号,因为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也开始尝试直播。

Q:现在开始做抖音直播,你认为直播和短视频的最大不同是?

直播是非常即时性的。作为一个助播,要提醒老师在和观众互动,或是盯直播时给同学们及时回答问题,很考验应变能力。但是拍摄视频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后续修改的,并且让大家可以长时间观看的东西,这是最大的差异。 抖音直播更新换代很快,和长视频相比需要更多实践。如何让直播间的观众停留,如何帮助老师有更好的画面,灯光布置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习大量知识和技巧。

一个视频是如何诞生的

拍摄前

无论长视频还是短视频,万变不离其宗,创作视频的第一步是对接需求。我和部门会先进行大量沟通,探讨创作这个视频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展现怎样的内容和价值观。视频和作文一样,需要一个中心思想。 以年初搬家前的记录视频为例,一个五分钟左右的视频,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所体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我们核心要表达的是对生活了很久的办公区的不舍和纪念。进一步拆分,首先是回忆2年留下的温馨的点点滴滴,然后是展现搬家前夕大家心态的变化,得知消息后收拾物品,行李装箱的画面,再回忆下之前的打闹聊天、工作、开会教研等,调动大家怀念和不舍的情绪。最后扣题,说我们要搬家了,新的办公环境是什么样子,引导大家憧憬未来。 拍摄前,我们先探讨出脚本,再把脚本场景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视频每一秒的内容,需要实现的效果,和需要抒发的情绪。我经常会把画面一笔一笔画出来,帮助参演的老师第一时间get到我们拍摄的点。在拍摄前,视频已经在脑海中大概完成了。

拍摄

接下来就是拍摄环节。为了最理想的效果,光线和灯光、布景和道具、声音、演员、设备等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我们通常会做很多繁琐的准备。 比如,为了模拟搬家后的画面,特意去腾空一间办公室;或者为了拍摄几秒钟的夜间素材,在公司留到很晚;很多镜头需要通过光线传递信息,我们就为此进行大量拍摄,如果今天的光线达不到标准,就在下一个时间段重新拍,即使它最后在成品视频中只占一两秒钟。

剪辑

最后,进入剪辑环节。我会把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完整过一遍,挑选出适合保留的素材,进行剪辑和拼接。通常一个成品视频需要经过至少三轮剪辑。每一版剪辑完成后,我都会和项目一起核对,确认下一版的修改方向。 第一轮:素材堆叠。整体检查光线是否合适,画面是否抖动,构图是否存在问题等方面,以及流程上是否需要调整。 第二轮:优化精简。在大框架定下来之后,进行细节处理。比如两个镜头的衔接,画面是否匹配等。 第三轮:精细处理。到了这一轮,会加上音频,再和画面融合,还会涉及到处理特效,花字等细节,很多东西细节到需要按帧去调整。这一版成品出来后,如果项目没有其他修改建议,最后一步就是调色、调音,结合我们想要输出的感情,将视频的画面调成想要的色彩,将音频调整一致,加上一些BGM或是音效。发布前,还会考虑视频的封面和标题等方面,再次提升视频的调性和曝光量。这样,一个视频就基本创作完成了。

Q:拍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

人,或者说被拍摄者的状态,是最大的考验。大部分被拍摄者没有当过演员,面对镜头多多少少会紧张,说话不自然,或者表情不自然。眼神传递的信息是很直观的,视频拍出来特别明显。所以,展现摄影者调皮天赋的时候到了!我会和老师不断沟通,甚至开玩笑,让老师不那么紧张。 每条素材的要求也很高。灯光光线、周围的声音、相机的硬件……如果拍摄时没有把握好,都是后期处理时很难跨越的问题。比如,如果办公室空间影响收音,导致录下来的声音有混音,后期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彻底消除。 在这方面,我想过很多小妙招。比如通过整理、装饰去尽量实现拍摄中声音和画面的要求;尝试补光灯、换时间段、换场景解决光线问题;还有用小推车,或者用带滚轮的小桌板,去实现拍摄移动的稳定。

Q:如何改稿?和项目有不同意见时,如何达成一致?

如果是涉及课程产品或是专业知识的问题,我会主要考虑项目的意见。如果是视频处理的问题,我会拿出已有的成功案例,给项目的老师详细地讲,这个视频如果这样用语言、画面、镜头吸引学生,会更好地调动情绪,更直接地将学生吸引过来。再结合现在正在做的视频,解释为什么某一个点需要这样处理,用专业知识来证明自己的判断。

“百万+”短视频背后

Q:第一个"百万+"短视频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个播放量上百万的视频,其实是疫情期间我们在视频号上做的Zoom University那次。当时疫情比较严重,很多留学生都没法出国,只能留在家上网课。于是,我们就想到能不能做一个很皮的混剪,出发点是想用短视频的方式和留学生达成共情,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或是失落感。 发布后,这个视频就在留学生里传开了。大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调侃自己的网课生活,在这个短短的视频里被看到,被理解,获得了共鸣。大概一周的时间,视频的播放量就破了百万,眼睁睁看着视频被那么多人认同,当时真的特别激动,特别有成就感。

Q:咱们的"百万+"短视频有什么共同之处?

我们现在有好几个百万+的视频,都是结合留学专业知识,针对家长的痛点,进行知识讲解。如果说共同之处,一方面是吸引人,能打动观众内心的痛点,产生共鸣,这样更容易打动观众;另一方面,很多爆火视频的内容都是一些反认知的点,能引发好奇心。比如“学渣也可以上美国名校”,会让大家觉得,哎?和我想得不一样,就会想要点开看看。

Q:你在剪辑时做了哪些优化,做了哪些尝试?

无论是内容结构上,还是效果上,细微的技巧还是蛮多的。 短视频的每一秒都要给观众一个点,让他们有理由留下来,尤其是最开头的几秒很关键。所以通常最吸引人的部分要放在最前面,然后再解释,最后给一个结论,也就是进行逻辑重构。这部分要求剪辑者对内容有极高的敏感度。特效方面,一些突出重点的画面特效或是音效,都能起到强调和突出场景的作用。这些“闪光点”让整个视频更有趣味性,更有节奏感,吸引观众留下来。 同时,和被拍摄的老师合作时间越久,也就越有默契。老师的被拍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就没有刚开始面对镜头那么害怕了。现在,我们甚至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脚本,或者一些想要输出的点,录制更加顺利,极大地节省了后期剪辑的时间。

当留学教育遇见视频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摄影摄像小专家,两年多以来,鹏宇为TD创作了无数精彩视频。每次面对大家突发奇想的点子或是想要的视频效果,他都能在专业把关的基础上完成出色的答卷。天马行空的“不合理”要求,他也能get到,并且耐心地把大家不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出解释。专业实力、强大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每个细节都令TD对接过的老师赞不绝口! 当留学教育和视频这种媒介相遇,鹏宇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原来这两个领域可以碰撞出这么绚烂精彩的火花。每个短小精悍的视频背后,都蕴藏着永不止步的专业积累,和大量深刻的思考。每一步新的尝试,都让他和TD在视频方面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