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以下简称UW),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闻名遐迩的公立常春藤盟校之一,创建于1861年,坐落在美国最适宜居住和工作的城市西雅图。
樱桃小驴子同学标化成绩优异,但在ED阶段由于文书过于僵硬错失reach校,于是ED2中从微小的事情着手,用真情实感收获了UW的offer。UW的ED的截止日期为本月15日,希望本篇申请笔记能够带给同学们一些启示与帮助。
关于我
Hello,大家好,我是被同学戏称为女汉子的嘉哥,也是在网络上的樱驴。以往我都是作为忠实的读者翻阅TD的文章,为自己的裱花和申请作参考,而现在的我作为一枚刚刚经历玄幻申请季的2023er,能做到的就是在TD这个平台上讲述我不太顺利却最终令人满意的经历,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
我来自国内某一线城市的公立国际部,由于我们学校开国际班的时间不是很长,且我们城市的竞争压力较大,所以在整个申请中并不是很占优势。
不过在今年,我非常幸运的收到了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UCSD,McGill等大学的offer,并最终选择了华大,在入学后想尽量进入Applied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al Sciences(ACMS)专业进行学习(由于大部分同学进入华大都是没有major的,我们都会在进入学校后为了自己想去的专业努力)。
关于成绩
托福:104
SAT:1410
AP:微积分BC 5,物理C力学5
GPA:4.17(加权)
其实我准备托福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当时高一的时候抱着这些东西不着急准备的心态,到了高二才发现托福,SAT,AP这三座大山压在我身上是多么的痛苦。
征战托福的道路是痛苦且漫长的。我正式开始学习托福是高一下学期,那个时候自以为英语还不错,可是真正接触到那些长难句和词汇的时候还是很受打击。学了半年的课程到了八月首考的时候自己不小心点了取消成绩,而在我后来选择恢复成绩的时候,ETS却告知我没有保留答案,首考托福就这样打了水漂,就当是去考场真实体验一把。
后来12月的考试我没有再次犯之前的错误,规规矩矩的答完题收到了96分的成绩。之后在边进行SAT学习的同时我也在征战托福,分数变到了102->104。对于我而言,日积月累的做题量和上考场的大心脏是最最重要的,前者保证了自己的知识与单词储备,后者则是让自己的精神没有那么紧张,更加适应考场节奏。虽然我的分数进步的并不是很多,但每次最稳的写作都在27上下,可能是与平时计时练习,训练打字速度和论点思考深度比较有关系吧。
关于SAT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发言权啦,我的分数并没有很高,不过通过几次考试的经验,我觉得首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场。记得第一次在亚博考的时候被这种紧张的氛围吓到了,脑子发蒙,心态全崩,出来的成绩和自己平时练的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之后就在新加坡那种比较放松且人少的考场,考出来的成绩就比原先提升了很多。其二呢,就是数学一定要稳住,首考失利跟我数学崩了有很大的关系。阅读语法并不是很占便宜的我就要把全部优势放在数学上。
我自己练数学的时候会抠很多题里的字眼(eg. A是B的2倍,A比B多2倍),加上例句总结到本子上,最后考试前挡住中文自己翻译一下,心里会踏实很多。每次都用这个方法,之后的3次考试我都获得了800分的成绩。虽然裱花固然是申请当中的基础门槛,但至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并不是绝对的,所以我在备考裱花的时候还是依旧把学校的课业放在首位,同时完善自己的活动。
我的GPA算是我最骄傲的一项内容了。从高一开始我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乖宝宝,这样优秀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高三(自己夸自己好害羞),最后获得了加权GPA 4.17的成绩。在校内学习的课程不仅仅是体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其实也侧面的体现了一个人多方面发展的能力,我在收到offer后一直感觉是自己的GPA帮了大忙,才让我在wl和被defer的学校中脱颖而出。
关于活动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不太积极的人,刚开始性格有点慢热的我好像并不是很热衷于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掰开手指头数一数好像也就那么几个,所以我决定主要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两个学术活动。
纳米实验室活动
第一个是我从高一开始就参加的纳米实验室活动。我们学校在高一开始可以选拔参加科技班的同学,并提供八个高端实验室让同学们进行选择,鉴于当时我对化学比较感兴趣,想更加了解微观世界的东西,我选择了纳米实验室。
我和搭档在翻阅着电脑上的各种论文决定研究有关花青素的话题,检测出不同水果蔬菜中花青素含量的多少,从而为人们提出意见。我至今都很感激那段时间,为时两年的实验课生涯让我体验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了解更多关于生化的知识,与搭档分工合作完成课题,自行制定实验方案,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找到问题修改方案,利用软件绘制图像,做实验报告,完成开题和结题的演讲,撰写几千字的论文,拍摄创意短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辛苦背后我们也拿到了诸如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金鹏论坛,小院士等科技类的奖项。回过头看当时,实验的时光是幸福而又疲惫的,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大学做了铺垫。
威斯康星数学课题
第二个活动也是学术方面的。我的申请目标专业是数学,但是我好像除了一些不太知名的竞赛活动,并没有什么太帮得上忙的活动。所以在高二下的暑假我还是找到了一个做研究的机会,在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带领下做了一个小课题。
这个课程主要是了解向量矩阵的知识,在熟练运用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完成全英文的论文和开题结题报告。整个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得到了与教授交流的机会。美国大学的教授运用更多的方式就是循循善诱,不会否认自己的思路,而是听到自己的思考后更深入的进行讨论并提出他的看法和建议。
正是在于教授的交流后我们最终确定了如何建模,如何进行相关性分析,用什么样的图像最能表示出研究结果,同时他还对我数据处理的方式进行改良,虽然最后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采纳这个方法,但是对以后的学习开辟了一个良好的思路。课程结束后我也拿到了教授写的推荐信,必定是对申请所有大学(特别是威斯康星)非常有帮助的。
其他的活动,例如USAD,学习提供的Harvard游学课程,参与数学建模的课题,参加CMC竞赛,在国旗下演讲主持,制作了自己的网页等等。我的活动并不像很多大佬那么丰富,但做活动的意义其实是在于扩充视野,在繁忙的学业中使自己放松下来。
在这里说一个整理活动的好方法----写简历。我们学校高二开始就教给我们如何写一份好简历作为申请材料,并在此之后不断的完善。如果临近申请季去现想自己有什么可写的活动的话,大脑并不能很快的反应并且梳理出自己的履历。所以在高二甚至高三上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简历,往里面添加内容,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打开自己的resume就可以一目了然。
关于选校与申请
我自己的选校相对来说还是很有局限性的。因为从小在大城市长大,感觉我对学校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选校的时候我只考虑东西海岸的学校。
在考虑了学校氛围和专业之后,我在EA/ED阶段申请了罗切斯特(冲刺),UIUC(保底),威斯康星麦迪逊(匹配)和普渡(保底)这四所学校。可惜结果并不好,只有普渡给了我offer,威斯康星则是defer,其他两所翠拒。虽然说EA阶段并不能决定申请的结果,但当时我真的认为我凉凉了。也正是因为比较惨淡的早申结果,我只能再多添一些保底校,也就是明尼苏达,康涅狄格两所学校给我做保障,也不敢再申请一些靠前的学校。
反观西部的学校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在RD阶段,我拿到了UCSD, UCD,UCI以及UW的offer,前三所录到了Applied math的专业,UW则是Pre science(也就是专业不定)。
但在查询官网的时候,觉得UW的应用数学专业可以选择的领域比较多,包括生物,物理,经济,大数据等七个应用分支,而且在进入学校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到自己到底对哪个学科感兴趣,到底适不适合这个专业。这种相对自由的选择方式好像更适合我这种对自己未来目标还不是很明确的人,而且也非常具有挑战性。相反地,一旦被限定了专业自己却发现不是很喜欢,再转的话也会耗费一定的经历。
我的选校目的性还是很明确的,一要考虑地理位置,二要考虑学习氛围和专业。
就拿UW举例,西雅图处于美国的最西北端,气候宜人,空气新鲜湿润,适合像我这样的北方人,同时也是国内直飞美国最近的城市,交通方便。校园位于西雅图的中心地带,离市中心仅仅只有5分钟的时间,生活上面会方便许多。
西雅图周围有很多公司,如星巴克,亚马逊,波音,微软等,有很多实习机会提供给学生。再加上UW的学术在世界上都是榜上有名,我想学的ACMS这个专业的覆盖面广,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也许会更适合我一些。
在整个申请季的过程中也算是磕磕绊绊,保底校偏多,冲刺校比较少,这种保守派的做法现在看来好像略显遗憾。不过作为UW和加州的“舔狗”,这样的结果已经令我满意啦。
关于文书
感觉写文书里最重要的还是那句所有申请老师都在反复说的很老土的话----怎么展示自己,怎么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
UW只有两篇必写文书和两篇选写文书,四个题目刚刚好可以从不同方面来了解每一个申请者。在讲自己故事的同时也要想想看这个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故事往上面靠。
当我浏览UW官网的时候,上面写道学校很喜欢具有creativity和能给学校带来diversity的人。刚刚好,我们国际生自己的背景肯定能为校园增添很多不同的文化元素,我于是想到自己从小学习算盘这一件小事儿。
算盘作为我国古老的计算手段,帮助古人们解决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但现在由于数学计算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能再使用算盘进行计算了。而我从小学习,对于珠心算已经熟练于心,非常了解算盘的使用方法。
如果把这一段经历写进去,不仅是一个很新颖的素材,还可以展示出我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当然是符合给学校带来diversity这一点啦。数学计算这个素材也刚好对应了我想申请的数学专业,再结合到我想学的ACMS专业,diversity和why major一并完成,精短但信息量充足。
相比相对顺利的UW小文书,我在申请其他学校时的common主文书可是不太顺畅。还记得第一次写的题目是有关challenge的题目,写的内容就是我之前介绍的纳米实验室的活动,在实验过程中challenge了老师的idea,再到自己做实验,验证结果,最后自己反思的故事。
我承认题材真的有点幼稚,可是对于我这种履历不是很丰富的人来说,挑出一件对我很重要并且能展示出性格的事好像不是很容易,在苦恼了很久后还是决定上传这篇主文书。可EA/ED的结果一出,我和老师就想到会不会是主文书的问题,再重新读一遍的时候就会发现文章有一些僵硬,相比其他同学的文书好像不是那么顺畅,故事的起伏点也并不是很明显。
我也把这篇文章给我的外教和同学看了看他们也提了同样的意见。在与文书老师商讨后,我们临时决定在ED2截止日期前大幅度调整文书内容。所以我的第二篇主文书注入了更多的真情实感,整体基调偏暗,不再像是第一篇的学术风,而是想要通过这篇文书告诉招生官我热爱生命,珍惜身边一切事物的宗旨。可能是新修改的文书打动了招生官,EA把我defer 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在RD阶段录取了我。
文书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很多人会因为它的质量而走上不同的道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展示出自己,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在文章里就算是那些很平常的小,放大了写也会变得很温暖。
写在最后
美国的申请并不像高考看成绩定胜负,而是在有成绩的同时要看很多其他的加分项,这就增加了很多申请当中的不确定性,但是这些不确定性正是申请中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体现。相信当你熬过这段时间,手握offer的时候,会感激过去奋力拼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