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学反映,做SAT阅读的细节目的题时正确率很不稳定,有时候觉得信心满满,但是有时候一道题却纠结半天。今天TD SAT教研组老师教大家三招来搞定细节目的题!
细节目的题Part-to-whole Relationships与全文结构与目的题Text Structure and Purpose共同构成“文章结构与修辞目的”这一大题型。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细节目的题怎么考察?为什么做题不稳定?有哪些小技巧?
考察方式
细节目的题的问法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表述:
1.Which choice best states the function of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ext?
2.Which choice best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the underlined portion in the text as a whole?
同学们读完可能会觉得,这两种问法好像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没错!细节目的题的核心问题就是
划线部分在全文中的功能,问法的细微差异对做题方法没有影响,我们看到
“function”“underlined”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迅速判定这是一道细节目的题啦~
不过,虽然都是问划线句子功能,解读
不同体裁的文章却需要
不同的小技巧!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同学觉得细节目的题时而熟悉、时而陌生。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诗歌、小说、科学、人文四类文章各自的突破口,让同学们化身全能战士,对细节目的题“精准出击”!
解题技巧:诗歌篇
诗歌类文本可以说是让很多人头疼的“罪魁祸首”:分开看好像大部分单词都懂,可是它们凑一起到底是想说啥呀?别着急,我们这就来看看如何分析诗歌中的细节目的:
首先,我们要阅读
导言部分,抓住诗歌的写作背景。导言会说明诗歌的出处,有的还会再
用一句话说明一些关键的背景信息,比如人物身份、所处情境等,可不能忽视哦~
然后,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可以
借助标点符号来分隔句子,抓住每个小句的主干,理解核心意思——具体地说,就是要找到句子的
主谓宾,同时关注诗歌中出现的
逻辑转折词和使用的
修辞手法,以及一些带有
感情色彩的词汇,了解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
态度。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诗歌第1-2行表达的是作者看到(to watch)海浪冲击岩石的快乐(delight),第3-4行即划线部分将海浪拟人化,描述它永不服输的特征(never know defeat)。第5行写到作者还看到了(to see)天空和海洋辉煌的色调。第6-8行描写了远处的白帆(sails)向着未知的世界前进,感受大海对灵魂的震撼,第9-10行的主语是“the sweet enchantment of the sea”,反映了大海使大脑清晰(clearing)、使心灵愉悦(joyous)的力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划线部分的功能和B选项最为符合:把海浪描绘成一种坚韧、持久的力量。
再来看看其他选项:
A选项认为划线句子将周围环境描绘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场景,这显然是一种负面的描述。 C选项则认为句子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矛盾心理。而这篇文本中,出现了大量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词汇,我们再结合句子主干,就能清晰地认识到,作者在这里通过描绘大海的景象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体会了这样的景象带给人的喜悦和惊奇,因此A、C选项不符合。 D选项认为划线部分将海浪和作者的想法形成对比,但作者的情绪和思考始终是和海浪的特征一致的,并没有出现对比,所以也不符合题意。
怎么样,抓住关键词,经过逐句的分析,这篇诗歌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是不是清晰了起来?不管提问哪个部分的功能,我们都能准确回答!
解题技巧:小说篇
讲完了诗歌,我们再来看看同为文学类的小说篇。小说也有
导言部分,同样,我们要抓住导言中
小说撰写的背景以及文章涉及的人物。在阅读节选内容时,则要重点关注
人物的形象以及心态、想法和态度,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类词汇需要格外重视:
1.形容词:描述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心态的相关词汇
2.动词:具有感情色彩的动词;提示内心想法的动词
此外,还要关注
逻辑转折词——悄悄告诉你,无论是在哪种题型中,逻辑转折词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章观点态度的改变很可能就藏在小小的转折词中哦~再来看看这道小说类细节目的题:
从导言部分我们了解到,这段文字是在描写Lily和同伴穿过一个公园的场景。再看正文部分——相信大家很快就注意到了一个关键的逻辑转折词“but”:说明正文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很可能和“Lily had no real intimacy with nature”相反。
确实如此!正文第一句话说明了Lily和自然的关系:她对符合她当下心境的场景非常热爱(passion)以及敏感(sensitive)。而第二个句子写到她与这里的景色产生了共鸣:景色仿佛是她心情的放大(an enlargement of her present mood),她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一部分。景色的哪些特质触动了Lily呢?
细心的同学大概发现,“calmness” “breadth” “long free reaches”是将对风景的描述名词化了,正是这样平静、广阔、悠然的自然环境引发了Lily的感触。所以划线句子就是对第一句话内容的具体阐述,D选项最符合题意。第三句话则描写了她看到的风景的具体细节,A选项对应的就是第三句话的功能。
解题技巧:科学篇&人文篇
最后,我们带大家探索一下,非文学类型的科学篇和人文篇的细节目的题该如何应对呢?人文类的文章框架和科学类非常类似,我们这里就以科学文章为例,认识以下3种结构类型,一举拿下科学&人文两类文章!
问题解决型
描述研究
主题(现象:动植物、天文地理/心理学、行为学;问题)
给出研究
方法
总结研究
结果
分析研究
意义/应用
假设验证型
描述一个
假设/尚未得到验证的观点
给出研究
方法,对假设/观点进行验证
总结研究
结果,分析假设是否成立
观点推翻型
描述某些科学家的
观点
给出一个
新观点,两者之间往往有
逻辑转折词
描述新观点的
研究方法/支持性的证据
嘿嘿,现在考考同学,下面这篇文章属于以上哪个类型呢?
没错!这是一篇
「观点推翻型」科学文章~第一句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天文学家确信参宿四恒星最终会耗尽其核心的所有氦,并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第二句中则出现了逻辑转折词“however”,给出新的观点:然而,他们却不能确定这何时发生,因为这取决于参宿四的内部特征,而这些特征大都是未知的。第三句话则介绍了天体物理学家Nance和同事近期的研究,发现恒星中的声波不能充分揭示参宿四的内部特征,从而无法确定其演化状态。
那么划线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看到并没有哪个选项把这句话的功能直接描述为“科学家的新观点”,所以这道题不仅需要我们掌握文章结构,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一定分析。这时就可以浏览选项,用反推法找出正确答案。
A:解释了该领域的其他人对Nance和同事们的工作的看法。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文章的三句话分别是观点1、观点2、研究发现&证据,都没有提到其他天文学家的看法,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展示了Nance及其同事的核心发现——这应该是第三个句子的功能。
C:指出了Nance和同事试图解决但未能解决的问题。Nance和同事们想要知道声波能不能帮助判断恒星的演化状态,但研究后发现这不可行,所以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划线句“新观点”的内容:科学家不能确定参宿四发生爆炸的时间。
求稳的同学还可以再确认一下D选项:描述了Nance及同事所使用的方法的严重局限性。同样,通过之前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知道第二句话描述的是观点而不是研究方法,所以D也不正确。因此,这道题应该选择C选项。
TD福利
好啦,看了这么细致的
『细节目的题“通关秘籍”』,大家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没问题!TD SAT教研组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
新鲜出炉的细节目的题分类刷题册,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马甲发送
「细节目的题」就能免费领取开始刷题啦~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机考SAT机经预测解析连载34小说题:学者对大自然的认识比农夫强不了多少|附最新SAT机经免费下载领取!
2023年5月机考SAT机经预测解析连载33逻辑题:狗听文学名著《小王子》|附最新SAT机经免费下载领取!
2023年5月机考SAT机经预测连载32逻辑/修辞目的题:逛公园频率差异调查|附最新SAT机经免费下载领取!
2023年5月机考SAT机经预测解析连载31逻辑题:刺激效果只有三年|附最新SAT机经免费下载领取!
8月SAT香港“万人坑”新增B区考位就被“秒杀”光了~10月还有部分空余考位可报|附SAT连载预测机经免费下载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