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备考托福的时候会很奇怪,明明我在学校里面的英文成绩都不错,甚至接近native speaker了,为什么托福却对我那么难?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是因为大家学校里能力的考察角度和托福考察的角度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学校的英文考察的是“应用”,而托福却是实打实考察“硬功夫”。

因此,当我们从学校的英文转变到托福的时候,就有一种,“我好像读懂了但是我不确定”,“我感觉我可以但是我不太行……”的感觉。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国际学校同学的案例,看看这位同学是如何遇到了国际学校同学普遍遇到的问题,又是如何突破困难,最终阅读成功从17到了30分、听力从20到了30分,总分也从79来到了104的。

1对1提分案例托福阅读篇

第一次授课

首次给L同学上课是在今年6月份,当时L同学的成绩大约是在79分,阅读单科也比较灿烈,在17左右,并且还有较大波动。

在上课之前,L同学反映平时在学校里英语还可以,不知道咋就托福阅读上不去,根据L同学自己反馈,阅读读的还是基本能懂的。

于是我们在课上就让L同学翻译了一个小小(chang)句(nan)子(ju),来检验一下同学是否真的能读懂,结果我们很快发现,L同学说的读懂指的是“读得大概懂”,可以说的“懂的有点朦胧”。

在这个句子中遇到的一些生词,L同学也是通过推测等等方式给它们绕过去了,所以就会出现翻译出的句子带入了很多原文没有的信息。如果读不透,自然做题也就无从谈起,只能是“随缘做题”。

从这个句子,我总结出L同学实际上在“读懂”这个问题上还有空间可以夯实,尤其是词汇,并且有一些复杂语法也在影响L同学的理解。

很明显,L同学身上出现很多国际学校同学经常出现的情况:即平时英语基本应用很流畅,但是受制于托福阅读所需要的几k的学科词汇,以及缺少必要的语法知识,在理解又臭又长的长难句的问题上,就有点吃力。

针对这种情况,在第一节课,我决定先从长难句拆解着手,带着L同学清晰地去理解每一个长难句。

在第一节课我们还将这个长难句拆解的技巧应用到托福阅读最根本的一个题型:句子简写题上去应用,以实现学以致用,L同学也不会觉得语法课堂很枯燥。

后续授课

我把后续的课程分成了2个阶段,第1个阶段主要是基础夯实,第2个阶段主要是题型技巧。

在基础夯实阶段,我们课上主要是学习长难句拆解必要的知识点,并且还是通过基础题型比如句子简写题、细节题和插句题来进行长难句的应用;

这一阶段的课后工作相比较课上会更加重要,所以我和督导老师一起“盯着”L同学背单词和做翻译练习。

在这一阶段,L同学确实有时候因为学校里的任务比较多,有时候难以完成,但L同学有的一个难得的优点就是确实只要催促,就能发挥潜能、甚至可以“极限操作”在课前1-2min还能交作业,令人好气又好笑。这点其实也难能可贵。

到了题型技巧阶段,课上主要就是按部就班了解每一种题型,讲解每个题型的易错点和常见套路。

这一阶段的课后主要刷题和错题分析,在这个练习中进行应用巩固。

线下集训阶段

在上课期间,L同学还参加了TD首期的托福暑期集训营,在课程期间巩固和应用了题型技巧,在营模考也有不俗的表现。从集训营的老师发回的“前线报道”来看,L同学除了积累了不少单词、学到了更多的做题方法之外,还似乎交到了不少朋友。

最终,经过几个月左右线上线下的学习,L同学的阅读分数从17-24,最终来到了30分满分。

回顾总结

回顾L同学的备考过程,我觉得最值得大家学习的、特别是初始分数在15左右的同学学习的应该有以下几点:

1.科学的方法:在第一次课,我们共同找到了问题所在,这给后面的规划和学习都指明了一个合理的大方向,也是有效提分的前提;

2.正视问题:很多同学在备考的时候都会“放过自己”,比如在最开始的时候L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觉得“读得够懂了”,但当课上我们发现确实是理解不够好的时候,L同学能够积极正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每一位同学的情况都有共性,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也都有特性,我们只有在共性的基础之上找到自己特殊的问题,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有效提分,尽早上岸。希望更多的同学能从中受到鼓舞,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听力篇

问题诊断

L同学的提分过程不能不谓之曲折,原本20分的水平不算十分的薄弱,但前后也经历了近半年的时间才终于获得理想的分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与L同学初识的前两次课上,我对他的判断是:语言基础需要加强夯实,但逻辑能力还不错,因此对于方法论的掌握预计会比较顺利,同步加强语言基础的夯实提分便不会很难。但是,在后续课程中,我逐渐修正了自己的判断,课上讲解的内容K似乎都能很快吸收,但作业情况不尽理想,体现不出他对于方法技巧的掌握。

第二次课的课堂反馈,L同学课堂上的表现还是很理想的

但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我发现对于L同学而言,要想提分,除了语言基础、方法技巧两方面的提升,学习心态的较正也尤其重要。K在课后的复习意识比较薄弱,因此课上讲过的内容不经过复盘,到下次课就已经忘掉七八成了;同时他对于作业态度也需要更认真,不能敷衍了事。

后续也会在反馈中指明需要加强基础方法的夯实

提分方案

针对于K这样,除了方法技巧需要夯实,同时课后学习自主性需要更多督促的情况,我决定调整授课的步骤:即加大作业讲评的比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课上也会安排当堂讲练来检测知识点吸收情况。

正如前文提到,K的逻辑能力其实还不错,对于方法的吸收理解不存在太大障碍,因此这部分讲解推进还是很顺利的;但是如果想帮助他真正内化这种能力,就必须经过让他自主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然而他在课后作业时的落实度又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会选择在课上让他讲解自己听到每一段音频后的分析过程,以此真正让他自己思考。

过程中,我还会捕捉他的一些思维定势,以及经常容易识别不出来的逻辑重点和考点,在后续课程中针对性给到相应练习,来确保他能够真正吸收这部分方法论。

在我们一对一初段授课结束后,K还参加了我们的托福线下集训营,过程中我也会更具体地去观察他听力过程中记笔记等习惯,并且通过在课上与同学们互动,让K也参与其中,发言分享解题思路,来进一步熟练逻辑重点的提取方法。

线下集训营帮助L同学进一步落实能力提升

因此当线下课程结束、转回线上一对一授课时,能看到K在这种引导发言的过程中,一步步吸收了核心的方法论,那么我们剩余的工作则是查漏补缺。所以在一对一的第二段授课过程中,我安排了更多逻辑框架梳理的作业,课上对照讲解时就能更突出地帮助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忽略的重点,并由此加深印象。

根据L同学的课堂表现机动调整作业形式

总体而言,对于L同学这样课上积极互动,但课后作业落实需要督促的同学,我们的授课方式也会针对性调整,让K在课上更多“开口说话”,借助这个“说话”的过程来落实方法论的吸收。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