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简称UT-Austin,坐落在被称为全美最宜居的城市的得克萨斯首府奥斯汀市。 UT-Austin是一所世界著名的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全美最负盛名的“公立常春藤”最初八所院校之一。多样性是UT主旋律,这个五万学生的公立大校,hook’em是校友对接暗号的手势,橄榄球是UT的精神象征,白色的松鼠是UT的团宠,Party和兄弟会也从不缺席。 今天,UT-Austin的2021er 小金人的站姐,将结合自己在UT-Austin2年的就读体验,来带大家从申请,学习,校园生活,社交与资源全面了解UT,同时还分享了一年就读最真实的经历,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收获的意外惊喜。

作者背景

我刚刚结束了在UT-Austin的第一年,就读于商学院的金融专业,是高中申请的时候RD直接录取。我的高中就读于二线城市重点高中的高考部,标化成绩为托福110,SAT 1520,三门SAT2. 如今我站在光阴对岸,还能想起来自己三年前面对出国这个决定的迷茫,两年前面对申请的无措,和一年前面对即将踏上大洋彼岸开始新的生活的期待和紧张。 选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有些东西是你在网上浏览无数遍学校官网或是数十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都无法感受到的,但你在踏入校门的一瞬间,或许就感受到了,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大学四年。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让你们看见一个更真实的UT-Austin, 也更清楚自己和这所学校的匹配度。

申请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UT-Austin是在全美本科商学院的排名上,在UPenn, MIT, UCB, UMich这样的名校旁边,UT并不是那么起眼,但却排在了第六的位置上。我当时把它写在了我的初步选校单上,准备进一步了解。 做了school research之后,我发现这所学校: 1. 在一个二线城市,德克萨斯州的首府,既有小城的安宁,又不失必要的休闲娱乐; 2. 奥斯汀近些年发展迅速,创业环境非常好,有硅丘之称,就业前景广阔; 3. 商学院的每一个专业都在全美排名顶尖,为未来的求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他专业也非常强势,石油工程全美第一,广告学全美第一,CS,应用数学也都非常不错; 4. 校园的氛围非常活泼,Longhorn Friday, Marketplace, 橄榄球比赛,校内各种活动层出不穷……
我心中的校园中心 Jester、图书馆、商学院、健身房交汇的路口
UT-Austin是一个拥有五万个学生的公立大校,因此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所录取的学生也体现了这种多样性, 尽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德州,大家的背景都非常不一样,我遇到过录取了MIT却拒绝了MIT选择UT的华裔学姐,也遇到过以DACA身份留在美国却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的墨西哥女孩;我遇到过走遍了除南极外六大洲的美国人,也遇到过至今从未走出德州的拉美裔。 但整体来看,UT喜欢有领导力,并且愿意为周围的community作出贡献的人,这也在文书中有所体现。 UT在我申请的那一年一共有四篇文书,分别是职业规划,社区,领导力和学术。我在文书中讲述了我在高中带领小组参加配音比赛的经历,我参与的社区志愿者活动为小朋友们辅导功课,以及我希望把对数学和经济的兴趣结合到金融中,探索与之相关的职业道路。我也讲到了自己对探索新环境和认识新的人的期待,结合自己小学的时候转学两次的经历,说明自己的适应能力强,擅长与不同的人交往等。 如今回头看来,我那时候的文字显得有些稚嫩,故事的讲述也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所写的内容和体现的特质却是和UT匹配的。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设定无数种可能,但通常招生官比我们更能看清我们和这所学校的匹配度,去决定要不要录取你。 UT-Austin作为一个公立大校,课堂规模要比私立学校大得多。我在私立学校的同学上20人左右的课就觉得人不少了,但在大一上学期,我上过300多人的历史课,如果坐在最后一排,即使教授带着麦克风都可能听不清。我更是有过在教授的办公室外面坐了一个小时都没能和教授说上话的经历。因此自学能力更加重要,我需要上课听懂课,考试前自己复习,有不懂的地方再去和教授发邮件约时间谈话答疑。 在一个拥有那么多学生的课堂上,指望教授去关注个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同时,适应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不可或缺。人太多的情况下,同学之间关系没有那么紧密,因此就更需要去积极参与社团,认识不同的人,最后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否则在这么大的校园里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定位。
300人的历史课,这是相当靠前的位置

学习

刚来的时候我最惊讶的就是学校的规模,因此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样,自学能力成了最重要的一点,除了和同学组成study group之外,也要积极和教授进行沟通,有时候多和教授聊聊不仅对学习有所帮助,也能聊聊人生。上学期我的历史教授跟我分享了百老汇的音乐剧,他女儿的婚礼,他在耶鲁读博士的经历等等。只要你愿意去reach out, 教授都很乐意和你交流。 如果学习上有问题也可以求助TA,TA通常是学长学姐,Office hour的人也相对少一些,还可以为你提供一些非常实际的建议。我上学期会计课的TA毕业后要入职安永咨询,我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也问了很多关于咨询求职的问题,他的求职经验对我也很有参考价值。
秋天的商学院门口
学校有Sanger Learning Center, 会有tutor帮你解决问题,但主要是理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有个别的商科课程,比如会计和MIS(信息系统管理)。 文科课程相对比较主观,每个教授之间差异比较大,和教授沟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有paper要写,可以找Writing Center帮忙修改,或者写不出来也可以找他们brainstorming, 他们看完之后基本可以排除语法错误,帮你得到更高的分数。 UT的通识课程比较多,因此很多同学会选择去社区大学完成一些课程再把学分转过来,这样不影响GPA, 也能留出时间给自己上更感兴趣的课程。UGS算是一个特色课程,每个人都必修,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授会带着你探索。 有的课非常有趣,我的朋友有时候作业是到大街上向陌生人要钱,说服一个陌生人给你一口他的吃的等等。也有的课比较正经,比如我上的是古巴史,一个学期写了三篇五页的paper和一篇15页的research paper。 但UGS选课的时候容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的课是easy A,有的课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拿A。 课业压力取决于选课,比如我第一个学期上了12学分,但都是文科课,所以就很难,每天reading非常多。大一下学期我虽然上了16学分,但大部分是理科课和商科课,理解偏多记忆偏少,课业压力就小了很多。 转专业和双学位的难度因人而异。如果你想要转进商学院,那么第一年GPA必须要3.9+,但如果你想转进数学就没有那么难。双学位要看两个专业课程的重合度,比如想要经济和金融双专业的话,就只需要多上七节课。但电气工程和教育学这样的双专业,就没有重合的专业课,需要上的课就多了很多。

校园生活

食堂和住宿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住宿和食堂,我个人觉得UT的食堂一般,主要是卷饼三明治这样的美国食物,自助餐种类比较多,但也容易吃腻。严格来说我们学校有两个食堂,一个是北边的Kinsolving,一个是南边的Jester。北边的食堂只有自助餐,有时候菜单会换。南边的食堂上下两层,一层是自选,点餐后结账,有热狗、卷饼、沙拉、炸鸡等,二层是和北边一样的自助餐。 我个人由于没申请上宿舍,第一年住在校外,但根据我的了解,宿舍是两人一间,每个楼层有公用卫生间,房间内的空间不是非常大。
Kinsolving食堂的自助
如果想吃饭的话学校周围还是有很多选择。旁边就是Guadalupe Street, 大家亲切的叫它瓜街,街上有各种餐厅,韩国炸鸡,中餐,日餐,墨西哥菜,东南亚菜都有。就在校园内的Dobie也有food court, 据说韩国年糕很好吃,我朋友在一个学期内吃了两三次。还有一家贡茶,在这个戴尔创立了DELL的地方,我喝了无数杯奶茶,这大概就是我我和伟人的距离。 Student Activity Center (SAC)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里面的Chick-Fil-A, 在饭点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人满为患,虽然我至今没有get到美国人对于chicken sandwich疯狂喜爱的点。
瓜街(Guadalupe Street)上学校的纪念品商店CO-OP
如果住在校外的话,周末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超市买菜回来一起做饭聚餐,这时候有一个会做饭的室友就很幸福!我大一一年在学校食堂很烂的情况下还是长胖了,都要感谢我做饭巨好吃,煮的了奶茶煎得了牛肉,做得了雪花酥烤的好地瓜的室友。在此表白某位TD小编【滑稽】
我的神仙室友烤的蔓越莓曲奇

社交

德克萨斯的民风非常淳朴,这也体现在了UT的校园中,大家都非常热情开朗,并没有私立校的精英氛围。由于人非常多,我也有机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爱好,都可以通过社团等方式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人成为朋友。 学长学姐也非常乐意帮助你,但也要学会自己主动去reach out. 有的社团还会安排mentor,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参与First-year Interest Group也会有一个cohort和一个mentor,我也在这个小组里遇到了两个非常好的朋友。其中一个朋友和我在一个社团,并且在过去的两个学期都有上和我一样的课,会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问题。我和我的mentor在第一学习结束之后也一直保持联系,在大一下学期我还和她一起参与了一个活动,也会一起约饭。 UT的国际生数量和其他一些学校比起来不算很多,每一届有100个中国人左右,但是也足够形成一个community,大家经常一起约饭出去玩。 UT的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UTCSSA)是官方的中国学生组织,会办一些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比如中秋晚会,春节游园,非诚勿扰等等。CSSA下属一些社团包括桌游社,话剧社,舞蹈社等,加入这些社团也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同时CSSA也会办一些实用性讲座,比如转专业,求职,买车等等。
2018年CSSA新秋晚会上小姐姐们的热舞~

活动

奥斯汀周围的娱乐活动全年都很丰富。 刚开学的九十月份会有Austin City Limit, 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音乐节,去年Shawn Mendes来迷倒了一片小迷妹。冬天的时候Zilker Park有Trail of Lights, 是一个灯光嘉年华,拍照很好看,还有旋转木马和各种小吃(我会告诉你我曾经在十一月末的烈日下从Zilker Park走回学校吗~)还有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春天的风筝节,Water Lantern Festival等。 这些活动多关注Facebook Event, 多加一些喜欢在FB上interested各种活动的好友,完全不用担心到时候找不到好玩的活动!
从Zilker Park走回学校的路上的风景 我在Austin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交通

奥斯汀除了太热之外还是非常适宜居住的。UT的地理位置很方便,坐公交可以到达周围的超市和downtown. Downtown有一些网红店,周末可以约着去吃brunch,也有一家非常有名的烤肉叫Franklin Barbeque,据说要排队四个小时,所以大一结束了我也没去吃哈哈。 奥斯汀的机场距离学校大概20-30分钟的车程,从奥斯汀能直飞美国的大部分主要城市,距离东西海岸各三小时左右,但是国际航班都需要转机。由于德克赛斯南临墨西哥湾,距离墨西哥,古巴,等国家都很近,春假想要出去旅行的话,这些地方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社交

UT的school pride非常强,天南海北,只要举起hook’em的手势,大家就暗号对接成功。学校的校歌是The Eyes of Texas are upon You, 旋律激昂,歌声响起的时候大家都会举起手做牛角的手势,代表我们的吉祥物Bevo高声合唱。学校的代表色是橙色,在奥斯汀也随处可见穿着橙色衣服的人。
Hook’em!
我们还有一个传说,如果在考试前看到白色的松鼠,这次考试就会考的很好,但我从来没遇到过。(我好像找到了我考的不好的原因【滑稽】)松鼠可以说是UT的团宠了,有一个ins账号专门发UT的各个松鼠,他们每一只都有名字,这位ins博主还特意做了一本yearbook,大家还可以买到。
商院门口的团宠松鼠 祝大家都能考前遇到白色的松鼠!
橄榄球是UT的精神象征,每次比赛的时候十万人的体育场都挤满了来为球队加油的人们,比赛结束后,如果UT赢了球,学校的塔会点亮橙色。 即使你不喜欢橄榄球,融入UT也不是什么难事。UT的社团非常多样,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你觉得没有适合自己的,你还可以自己创建社团。在这样一个大学校里,社团是最好的认识新朋友的方式,每周meeting也保证了大家可以经常见面联络感情。 UT算得上是一个Party school,也有很多学生参与兄弟姐妹会,但是不party也完全可以交的到朋友。我的一个社团经常举办晚上的party,一起喝酒跳舞,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从来没有去过,也不影响大家的关系,BBQ的时候大家也还是很开心的一起吃一起玩。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去美国一定要party。

资源

每个院系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同,很多理科专业可能更倾向于做科研读博,但商科主要是求职。据我所知学校的科研机会很多,只要积极争取就可以做research assistant. 由于我是商科,就主要从商科方面讲求职。 我们会有一个职业发展指导课,教授是学校的career coach, 会讲怎样写简历,怎样面试等等。商院的career center可以帮忙改简历,也可以和career coach约mock interview。如果你要准备一些专业的面试,比如投行和咨询,学校也有资源库可以提供Interview guide. 平时找工作的话可以在job board上搜,然后通过平台投简历。每个学期都会有一次大型分院系的招聘会,可以和公司交流,了解有什么机会,留个名片以后保持联系等。但大部分来招聘的公司都在德州,有一定的地域局限。
春季的投行info session(图中为Guggenheim Partners)

大家都business professional.

UT的毕业生特别多,也因此有非常丰富的校友资源。无论对哪个行业、哪个公司感兴趣,你都可以去LinkedIn上去搜索,主动联系校友,问能不能打个电话聊一下,对方都会很乐意帮忙。 Networking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通过networking得到的。海投也有机会,但是在一个公司有contact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但同样的,UT的校友也有集中在德州的问题,德州之外的城市也会有校友,但数量会少很多。 如果想要study abroad的话,UT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学期交换,也可以夏天的时候去六周。同时还有internship abroad, 学校会帮你联系国外的公司,在那边实习一个夏天,既可以去体验外国的生活,又可以获得一段实习经历。

我的大学第一年

在结束了第一年之后回头看,我也曾经读过很多公众号文章,和很多学长学姐聊过,试图直接走向那个没有崎岖,一路坦途的未来。但在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过后,我在这个盛夏的午后打下这些文字。窗外的北京城依旧热闹非凡,我也终于明白,有些路要自己去走,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要怎样去走向自己想要的那个未来,只能去慢慢探索。 就像去年的这时候,我写了很多关于申请季的文章,因为我认为那些我后来才明白的事,一定可以提醒那些后辈们,让他们的路容易一些。但所谓经验,不过是岁月沉淀过后的积累,如果没有那些刻骨铭心的痛苦和艰难,也就失去了经验存在的意义。经验就像回忆,只属于某一个人,因为这背后的故事,和来时的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也是为了让你们更了解这背后的过程,更好的帮你们去寻找到只属于你们的路。 由于选课的问题,我第一个学期过得非常不尽如人意,三个历史课加上一个以背诵记忆为主的专业课,我每天都沉浸在做不完的reading里,写不完的paper里,考不完的考试里。我曾经在一个下午读完50页的美国历史教材,为了考试的连线题记住那些生涩难懂的名词;也曾经在周末的午后坐在图书馆里做古巴史作业,盯着一个古巴殖民时代的画作想怎样才能凑出四页的paper。 我曾经给TA发了无数条短信和email,在商学院atrium的阳光里一页一页过着教授上课的PPT; 也曾经在期末前彻骨的寒冬里和同学约着一起复习,热烈的讨论中,呼出的热气在玻璃窗上凝结成水珠。虽然我看上去只有12h的课,但为了保持一个好的成绩,每周我在课后花的时间比在课上还要多。回头看,成绩算不上是完美,但是也终究对得起自己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日日夜夜。 由于我第一学期上的课过于偏文,被我的朋友们戏称是“历史专业“。大部分比较有用的商科专业课都会在大二大三上,但为了更好的准备招聘,大部分同学都会通过社团来获取专业知识。因此我也加入了一个专业导向的金融社团和一个identity导向的商科networking为主的社团。 在刚开始的时候,每次meeting听学长学姐讲的lecture和market update都觉得像听天书一样,尤其是完全听不懂任何专业名词,每次都昏昏欲睡。最后的stock pitch会有投票的环节,我每次都靠着自己为数不多听懂的内容去投票,完全不把需要排名的事放在心上。 那时候我在社团的mentor告诉我他一开始也是这样,在小组meeting的时候好好听他讲课,多问问题,他保证我在大一结束的时候能全部听懂这些内容。看着眼花缭乱的幻灯片和天书一般的金融模型,我只当他是在安慰一个受到了打击的大一小孩子。他也不过大二,我有时候也会想,一年时间真的够人改变这么多吗?还是他的基础本来就比我好很多? 那个社团的氛围本身并不足够温暖,其中的inside group很容易让人觉得被孤立,尤其是在学期开始信誓旦旦说要一起努力,下学期进入那个group的朋友一个个放弃继续参加meeting而离去。在十月的某一个周日,我在symposium中被DCF绕的晕头转向,连听都听不懂,而偏偏身边有很多足够优秀的人能够问出各种问题。那时候我真的有想过放弃,最后却还是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小下。 从秋天到一个新的春天,我的小组从最开始一个小教室都坐不下的30多个人变成了最后的四个人,我们和mentor的关系也从最开始听他在上面讲课变成了一起喝奶茶听他说起他和他女朋友的故事,而我也在细水长流中听懂了那些金融名词,在trading game里拿下想都不敢想的第一名。 下学期过得比上学期好很多,也许是因为天一天一天变长,一天一天变得温暖,也或许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有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的人少的自习室,不再蜷缩在被白炽灯照亮的不分白昼的图书馆。 我的课表平衡了很多,有理科有商科;我在社团得心应手了很多,学会了参加各种比赛,和不同类型的人组队;我在求职上慢慢找到了方法,招聘会上至少有勇气开口说话,参加了几个development program, 对自己的未来渐渐明确了方向。 我也渐渐学会享受这座城市和大学生活该有的丰富多彩,春假和朋友在加勒比海边徜徉,夜晚的海风吹过,海滩上留下长长的影子;考试前的周末去Lake Travis上参加了社团的boat party,吃着taco看社团的同学们比赛俯卧撑;五月的上午和朋友约一顿downtown的网红brunch,吃完再去逛逛缺德舅买个薯片。 West Campus很好吃的Plukers,永远人满为患。 和第二个学期比起来,我的第一个学期是如今回忆起来都会觉得艰难的日子。但那个时候却只是一门心思想要往前走,选择性的去忽略一些生活里并不如意的部分,咬紧牙关度过每一次mid-term, 每一次project。 但有很多机会却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得到的,比如参加了一个focus group, 知道了每个学期开始都会有career panel, 比如从来没认认真真看的email里面其实会总结即将到来的各种申请deadline。所以往前走的时候不要忘记看看身边,也许你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就会有惊喜。 我很难用短短的几段话去概括这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和荣辱沉浮,这不是完美的一年,但却是实实在在成长的一年。这一年来点滴的进步并不能只用三个数字组成的GPA或是一张实习offer来概括,这些的背后是遇到的新朋友,是从炸厨房的小白到在室友的指导下能勉强喂饱自己,是敢于自己临时起意买好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一个人的旅行。 回忆的意义,不过挥挥手和过去说再见,因为无论多想念都回不去,然后转身踏上新的旅程。我很感谢过去的这一年,和UT带给我的一切,无论好坏,它们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那些得失成败,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时间终究是比我想象的要快,十岁到二十岁的这十年好像是转眼间,而大学的第一年也在白驹过隙之间沧海桑田。我前两天还和朋友说,我完全没准备好要去面对大二的秋招,今年春天还在info session上看学长学姐和投行大佬们谈笑风生的我,转眼也要自己披挂上阵。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你看,大学的意义,终究还是找到想要的那个自己,而选校的意义,是找到那个能帮你找到最好的你的平台。 无论它是东海岸漫天飞雪的常青藤,还是加利福尼亚温暖的阳光里的UC,无论它是五大湖地区有着刺骨严寒的公立名校,还是deep south里的那一抹炫目的橙色,无论它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它都是只属于你的青春回忆。 愿你但从所愿,莫问前程。 开学典礼时点亮带有”22”字样的UT Tower 我见过Lake Bird清晨的阳光撕破黑暗,照亮I-35旁奥斯汀的天际线,见证这十年的变迁;我见过Zilker Park冬日里绚烂的灯光,旋转木马的音乐里是最好的青春,记录你我的成长;我见过Blue Bonnet盛开的春日,德州的春天总是来的更早一些,蓝色的花朵带来崭新的希望。 我的故事留在了这里,这所热情而包容的学校,这座欢乐而美好的城市。 奥斯汀有属于我青春的故事,也会有一个城市有属于你的故事。 那么,奥斯汀是你那座城吗? 我在奥斯汀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