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会发现一件事:成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在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个选择或行为是100%正确或错误的,这时候,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2019年底的时候,我努力地想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第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但我发现这188天远非一个词就能概括:有过崩溃,得知跑了好几次writing center和教授的Office Hour的论文只拿到了B-;有过焦虑,无数的信息轰炸式地涌来,各种专业讲座社团竞选求职工作的活动,哪些一定要挤出时间去?哪些又没有太多价值?
但也有过快乐,周末和朋友一起party做饭玩游戏,期末GPA也还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但除了学术之外,大学里教会我更多的是怎样生活,也是我觉得比学习成绩实习Offer更重要的一点,怎样快乐的生活。
离开裱花GPS,我迷路了
自己进入到大学后,最不适应的倒不是语言的压力或者教学模式的变化,而是缺乏了坚定的目标感。从小学到高中,我做所有事情的最终目标都是明确的——有一个好的成绩,上一个好的大学。
但当时没有发现的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粗暴且与周围人都一样的“生活的命令”下,不管是成就感,愧疚感,还是peer pressure的来源都很直接——沿着这个目标前进或者背离。比如平日里每次考试的年级排名是最重要的事儿,而到了申请季,裱花又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你裱花怎样?AP和SAT2考了几门?SAT还打算再考一次吗….”成为了大家最常见的问候语。
我在准备申请的时候,看看同龄人的活动实习一大堆,每天夜里焦虑到失眠,焦虑其他同学能因为这些高大上的活动进入一个排名更优秀的学校,而自己却不行,当时内心坚定着,进入了TOP30的学校,那自己以后的人生总会比在TOP50的学校好一大截。
而进入大学之后,这种原有的平衡感被打破了,我开始缺乏一个统一的目标,因为以数字或排名来直接判断优劣的“标准化”逻辑再也不适用。
到了大学,成绩不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带来的结果是快乐因素变得多样化,焦虑的来源也同样变得多样化:
朋友A参加了非常多的社团活动,报名志愿者,周末运动打比赛,我开始纠结自己一下课就奔图书馆的行为是不是需要改变;
朋友B天天和美国人称兄道弟,我开始担心自己一直待在中国学生的comfortable zone里是不是在浪费资源。
朋友C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少,但因为选课原因,最后的成绩依然很好看,我开始在怀疑自己的初心和一本正经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不是很愚蠢的高中生思维;
朋友D日常和男朋友腻歪,我…微笑柠檬脸。
看见了吗?在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目标下,几乎没有一个选择或者行为是百分百错误的,于是我在刚进入大学的前一个月被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压力包围着….
总得做点什么吧
在一场崩溃大哭后,我开始寻找改变,寻找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式,即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如果这件事能给我带来长久的有益的快乐,那投入百分百精力去完成它将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刚开学时,我每天会和朋友一起相约图书馆,开始的半小时我们都会很专心的做微积分看reading,而当我拿起手机准备刷刷朋友圈放松一下时,却看到了某个同学的脱单宣告,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惊讶,激动赶紧小声和朋友分享。于是,一场1-2小时的聊天局就无法避免了。
我们从脱单的A同学聊到他的对象,进而八卦到他对象的室友,再相互向对方倾诉自己大学以来的吃狗粮经历以及一起评估微积分课上最好看的男孩子是谁….越聊越起劲儿,越聊越不想再翻开桌上那本晦涩难懂的社会学reading,最后的结局总是聊到饭点后,收拾收拾书包去吃饭,而至于自己原本制定的学习任务,就只有等明天了呗(但明天又有新的作业啊!摔!)
这样连续三四天后,看着syllabus上的作业越来越多,但自己每天的效率总是惨不忍睹…我内心有过一番小纠结后还是决定和朋友明确提出自己更想一个人去学习,把聊天八卦啥的留到一起吃饭的时候,这样不尴尬不影响友情,每天的to do list也逐渐变得大有进展了。
强行拓展社交圈也让我吃了些苦头。Orientation后不久,我试图融入美国同学的圈子,强迫自己和美国人们坐一桌吃饭,尬聊间我发现自己和他们口中的流行音乐或者drag queen节目完全搭不上话。
我试图聊聊自己喜欢的美剧来挽回局面,纸牌屋权利的游戏神盾局特工,原以为会引发很多共同话题,但对桌的女孩遗憾的说自己只是听说过名字,因为Netflix年费太贵,自己平常不怎么追剧….well,那只能脸上挂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说一声OK, fine,继续听着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自己不太熟或根本不认识的学校某体育队八卦,我内心充满了无奈甚至不耐烦…
当我发现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在第一学期就和很多人,特别是美国朋友,产生社交关系时,我决定先缓一缓,把时间花在待在一块儿舒服的中国朋友身上,毕竟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娱乐时间总得让自己放轻松。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长期有益的快乐”为一个终极目标,很多事情的选择就变的简单起来——这样做能让自己快乐,那就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它,不再考虑其他可能的其他结果;反之,则放弃。
跟自己和解的感觉,挺好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个目标荒唐可笑且堕落,快乐就好?对自己的要求未免太低,但我想说的是,第一,快乐能带给自己更多的健康;第二,活的快乐,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来到大学后我发现第二个和高中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抑郁症,不再是很遥远的事情,特别是在短短一学期内,我的朋友圈里有3位同学都po出了自己的诊断证明。可能是因为大学的生活更接近于所谓的“成年人的社会”,事情的变化性太多,而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自己到底是怎样的性格?我问自己,我试图强迫自己和一大桌不太熟的人一起吃饭,自己对于某些事有不同的看法,但会为了避免冲突而闭口不言,那这顿饭吃下来值得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己没有利用好休息时间去和一两个亲密的朋友聊天放松,反而还因为忍着反驳的冲动,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还有例子,当我把非常珍贵的Friday night花在和一群人聊天玩游戏,回到寝室却觉得身心俱疲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后还应不应该再这样做: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和新认识的朋友总不知道该聊些什么才不尴尬。
我也不是一个喜欢对人对事发表很多看法的人,和一堆人坐在一起聊着“小道消息”总觉得别扭不合群,于是以后的周末我渐渐和这个group没有这么紧密的接触。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暖和的被窝里追《延禧宫略》,手边放着薯片和旺仔牛奶,不也很舒服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算是喜欢social的性格,大学里所有人都走走停停,学会和自己相处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两个月的大学生活后,我开始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商场,一个人在图书馆待到深夜,我减少自己社交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性格孤僻或者不合群,因为我也有两三个很合得来的好朋友,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那让自己开心舒适的生活方式也会不同。
而对于我来说,一个人安静看书或者追剧的时候,会比社交减压的多。我也渐渐开始明白,一个人生活不是错,首先一个人在某些事情上效率会更高,其次,不管是以后工作或是更远的成家立业,学会和自己相处真的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这样一来,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后,我对未来的规划也会渐渐变得清晰很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生活中让自己舒适的环境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我逐渐开始有了答案,而这也是判断是否是“长期的有益的快乐”的标准之一。
因为本科的专业选择会影响每一个假期的时间规划,当自己决定毕业后是继续攻读学业还是更愿意直接就业,那就要开始打算如何利用四个暑假的时间去帮助以后的规划。
我们每个人时间只有这么多,pre-professional的同学可能需要认真参加每一场job fair,珍惜修改简历,并且抓住所有和校友networking的机会;偏research方向的同学就应该努力和教授搞好关系,可以课下聊天,也可以常去教授的Office Hour,看看有没有能跟着一起做的实验或者研究。
说到这里并不是建议大家越早定专业越好,或是提前计划好人生前30年的路径,而是推荐大家在大一大二尽可能多的尝试各种领域,切忌主观臆断到xxx专业一定不适合我所以一门课都不会去选,毕竟尝试之后,才有判断或选择的依据。
生活好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一口呼吸每一顿饭都证明着时间的流逝,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努力进入尖端行业站在金字塔的顶尖,因为努力的过程和满意的结果会带来极致的成就感;也可能把目标放在家庭,放在伴侣,因为情感的寄托就是安全感最大的来源。
少一点和别人的比较,多一点对自己的探索,在最舒服的人生状态下尽最大的努力,或者说努力去过上让自己感觉满意快乐的生活,大家会有很多不同的人生目标或者人生态度,但要相信,每一个都没有优劣之分,没有正误之别。
说了很多,最后的最后,祝大家的大学生活,平安喜乐,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