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呀,我是那只来自
康涅狄格大学(UConn)的毕业狗,现在疫情期间赋闲在家想找人聊天,所以又来到了
TD啦。
我之前看到TD其他的小伙伴把留学申请比作赌场,觉得特别有意思。而我呢会把它比作下棋,在我输不起的情况下,只能尽量让自己的棋子都发挥出作用,冷静地排兵布阵,运筹帷幄。而我也是这样,
安排好密密麻麻的一年schedule,在半DIY申请的情况下,成功拿到了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专业的硕士offer。
那么今天我就聊聊
本科和申请季该如何规划,才能获得四两拨千斤的成果吧~
我收到哈佛的offer了!
案发当时我正在靶场玩射击,中场休息时收到了这封来自
Harvard的邮件,完全不抱希望地点开了之后我蹦了三尺高,手止不住地颤抖,激动地都快哭了。
申请季等到焦头烂额的第一封offer,竟然就宣告了我等待的结束。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就算这一年来的焦虑挣扎可以写成万字长文了。不过我还是想撇开心路历程不聊,分享一些申请的干货,希望大家能在申研过程中少走弯路。
提前制定方向和计划
在大三秋季的某天,我终于决定了读研。UConn心理本科文凭的我,如果没有很好的实习经验,或许在国内外都得不到青睐,
唯有继续深造,才可能学到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得以真正的知识转化和变现。于是,在别人都在犹豫该不该读研的时候,我在大三寒假就早早地联系好了申研的指导老师(绝无广告植入),他们根据我的情况和诉求提供了一张学校名单,并对我接下来一年的标化和学术背景提出了要求。
老师对我标化的要求不算很苛刻,希望我保持现有的GPA3.6+,备考GRE并刷到320(v158,q156+, W4.5+),最后建议我再考个GRE Subject(分科目的考试,同申本科时的SATII或者AP)。
至于学术背景,由于我当时有计划直接申博(心理学),所以老师希望我有更多统计基础,并且丰富自己的数学、生物和计算机知识。另外,
几乎所有硕士项目都会对有研究背景/工作经验的学生更感兴趣。
而我的实际情况并不能使我脱颖而出。别人都是三好学生,而我那时仿佛是个“三无学生,
没有好的实习经历,没有GRE,没有前50名的母校。在身边众多几近满分的GPA中间,我真实地感受到了peer pressure。
另外,我当时其实除了有给学校的新生课程当助教的经验以外,其他课外活动都是跟media相关的,大学太贪玩,Resume一片贫瘠,这让我之后充实简历费了不少心思。
回国还是留下?读完研工作还是继续读博?
择校时无非思考这几个点:回国还是留下?读完研工作还是读博?由于当时申请时并没有一锤定音,我的school list有了很明显的分工。
一部分学校,是项目含金量比较高,但学校综排一般的,比如我同样被录取的Pepperdine,不仅给我提供了全额奖学金,项目还包含了加州的心理咨询执照。如果我去了这样的学校,那么读博作为曾经的求职门槛就不再必要,因为我毕业即有留美上岗营业的资格。
另一部分学校,是像哈佛一样,学校名气优于申请的项目,读完可以考虑申博深造,未来再从长计议。
据我的经验,在短暂的一年内我的想法瞬息万变,比如我最开始还想过跨专业,学传媒或者公共关系,
所以如果暂时还没有长远的计划,大家大可在申请时多留几条不同的道路。
备考GRE
先提炼一则血泪教训:
最好不要自学,也不要花四五个月只背单词。决心好了要备考,就抽出两三个月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干,读、写、数学、词汇每一项都不能落下,否则只是浪费青春。单词app刷上三五遍,然后系统地学一遍阅读的解题思路,数学整理完所有知识点然后做难题训练。如果有经济条件的话,Verbal部分强烈推荐一对一课程,配合刷题提分效率会很高。
我当初开年备考到了年末,
历时11个月,但其实最终的成效都是在一个月内刷出来的。记得我四月考完第一次以后,整个暑假都懈怠了,所以十月份重新pick up的时候觉得极其力不从心,自以为掌握了所谓的“答题技巧”,然而第二次考试比第一次还低很多。回家意志消沉的我深夜对着《海上钢琴师》独自吹了一瓶红酒,然后接下来的
一周刷了500道填空,50篇阅读,猛涨10分。最后我以一分之差压线老师的单项要求。
增添学术背景
由于之前想申直博,我毫不犹豫地在实习和科研中选择了后者。我学会了如何跟教授套磁,
也就是向各个心理学教授发邮件表达自己对加入他们lab的兴趣,然后提出希望可以共事。这个过程就是大海捞针了,要很有耐心地去学校官网上筛选教授,然后挨着发邮件,最后再去办公室当面拜访。
在大三春季,我一边找下学期的lab,一边
巩固之前在心理测量课程里学过的统计和科研知识,以便在面试时能多介绍一些自己的强项。我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前预定好大四秋季跟我们学校心理系战力指数最高的教授做lab,还获得了暑期去哥大跟一位公共卫生学的教授做研究的机会。
去年年底,准备提交申请的前夕,我意外获得了哈佛医学院麻醉学教授的垂青。因为我提前一学期毕业,他希望我能去协助他完成一篇有关产后抑郁的论文,我欣然接受了。我把这项经历也汇报在了申请材料里,并标注好了“即将开始”。
没想到我在录取的offer里看到招生官把这个经历划了重点,并写上了“Harvard Employee”,这对之后的录取决定有多大影响可想而知。
由此,我学到了两点申请的经验:
1. 就算还没能获取经历,也可以试图提起未来已尘埃落定的计划。
2. 想申请哪所学校,就要多跟该学校的教授和校友产生联系 。
文书
哈佛的申请一月截止,而我是十一月才写了第一版文书。如果说申请本科的Personal Statement像是在跟学校相亲,申研要用的Statement of Purpose会更像求职。学校们不再在乎你个性多鲜明,
而是真正地开始关注你的“利他价值”,也就是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
你也许是个勇敢的人,酷爱自我挑战,那请把它体现在你大胆尝试跨专业的学科,或者严谨地钻研某个项目上,而并非只是热爱极限运动。学校也不再那么在意你是不是有坎坷的人生或者少数群体的身份,他们更希望你在大学建立起了相关领域的人脉,未来能够给你的职业道路铺砖添瓦。
所以我在文书里只是简单提及了自己为什么多年以来对心理学抱有热情,剩下的是
大篇幅写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经历,最后花几行字写未来的长短期职业计划,和对学校的憧憬。
最后我还使用了一点小心机。既然美国的学校都有
school pride,我想,比如我在申请UConn的文章里结尾写“
我期待成为一名哈士奇”(我们学校吉祥物),也许就撩拨招生官的心跳了呢?所以每所学校我都去搜了建校历史,把
校魂编写在文章结尾,偶尔还会引用创始人的名言。
我对申请的每所学校和每个项目都做了长篇的改动,并结合了该项目的情况,编写了不同的侧重点,
来凸显我跟该项目最契合的缘分。总之彩虹屁随便拍吧。
结语
网络上流传着哈佛教育学院的传说,说是录取率超50%,谁都能进云云。所以一开始我拿到这份offer的时候,激动之余是不知所措的。我想,万一这真是个鱼龙混目之地呢?并且,我深知自己的学术水平,万一我的专业能力贻笑大方呢?
我一位朋友给了我很好的答案:“
你进一所名校,不只是要获得技能(更况且哈佛的教育水平绝不会掺杂水分),也要拓展自己的人脉,开阔视野,你要知道世界顶尖的人才在做什么,你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我被他一席话讲到醍醐灌顶,仔细想想,都鱼龙混目了,我肯定是那条叨扰群龙的胖头鱼。
那就从现在开始,以平常心对待吧。仅一年的进修并不会改变我人生轨迹太多,这个名校标签也毫无用途,虽然德不配位,但唯有努力可以让我收获。所以此时的你,也许身处不属于你的位置,也许高,也许低,但它不会定义你一辈子。
不要停下脚步,去听,去看,去发光。
推荐阅读
你好,我是康涅狄格大学,美国农村哈士奇大学~在UConn上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0年U.S.News全球大学排名发布!哈佛无悬念问鼎,清华北大排名上涨,你的梦校今年排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