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2020年U.S.News大U排名第9。 Cynthia同学将为大家分享ED西北大学的故事。Cynthia同学勇于表达自己,富于领导力的性格使文书风格快、狠、准,这个特质也在活动、面试等各个方面得到体现,顺利ED西北大学。
推荐:SAT辅导在线课程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Cynthia。我自从上完国内初三之后就在美国高中了。一开始去了纽约的一个只有150人的高中,上了一年之后又转到了波士顿旁边的一个小村庄里面上学。 不得不说两个美高的风格迥异,但是确实从不同的方面教会了我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merica. 我波士顿的学校不算top,但教学质量还是可观的,尤其是在英语上面,使我受益匪浅,也促成了在今年ED的时候,我有幸收到了西北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系的offer ( ´▽`)。 标化是SAT1570,托福111,GPA 4.22,我们高中GPA不封顶,看上的课程来定,不过一般不超过4.5啦。然后SAT II 数学800,化学770,生物750。

标化成绩

因为来自于小城市,所以刚来美国的时候英文并不好(托福只有63的那种)。幸运的是,美高下午三点就放学的时间表让我有充足的时间提升自我。我在第一年里不断探索如何找到劳逸结合的平衡点,所以第二年转到一个更academically rigorous的学校时,我能分配更多的精力在活动上。 其实个人觉得备考托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学SAT。因为SAT阅读的科学文章的套路是跟托福阅读差不多的,都是找对应的句子然后做出一个推断。写作也是,SAT的写法套路甚至比托福的套路更加高大上,所以SAT好的话托福写作至少27。而对于美高的同学来说,听力会是托福里最不需要担心的一个。我最担心的就是口语吧,因为自己本身也不算积极表达的人,所以只要25+就满足了( ;´Д`)。 对于SAT的话,我感觉多读书多背单词才是真道理。其实之前是很不爱读书的,但备考期间一个月看了四本书,每天500个单词背着,语感才慢慢上来的。 在此强烈推荐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这节课。这是一门专注于美国小说的英语课,老师对于每篇文章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刚开始还因为完成了50%的文章被喝令重写而感到愤怒,后来才知道感谢老师改掉了我用Chinglish expression和fancy vocabulary的习惯。 除了美国小说,我们会读很多好玩的短篇文章,也会读冗长的政治论文。老师重在培养我们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所以相当于把SAT的考点都覆盖了一遍。现在想想,我SAT能有1570跟这门课真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SAT II的成绩也很重要。我在申请的时候发现很多工院是要求递交3个SAT II的(math,chem,physics recommended)。SAT II最好就是学完马上考,不然会忘,数学越早考越好。SAT II的文科比AP还难—至少Spanish和English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文科能考出好成绩的话,申请很加分的。 重中之重应该是GPA。美国人很吃这一套,所以没事别挂科,尤其Junior和senior year的时候。不过每个学校GPA算法不同,我们是看课程难度来的,比如AP课或者honors课会比regular的课程分高一些。于我来说,我5门AP,所以封顶大概在4.5左右吧。我们学校不排名,所以能保持在4.0以上就没问题。当然大学是看课程难度的。2门AP的4.0和5门AP的4.0含金量自然是不一样的。投机取巧的事还是不能做╮( ̄▽ ̄)╭。

活动

我九年级十年级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但十年级其实相当于给自己打基础。我感觉美国人办事很讲究信誉这件事,就是如果Dean,类似于辅导员,觉得一个学生比较可靠,那这个学生在学校组织任何活动都非常简单;反之,如果学生跟Dean并不是很熟,那八成会吃闭门羹。 我十年级在学校跌跌撞撞不少,但至少在老师心中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爱搞事的形象,所以我的音乐老师把管理talent show的权利给了我。我抓紧机会改善内容并在校内大肆宣传,搞出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 随着演出一次比一次成功,我逐步申请到了募捐和校外演出的许可,还跟一个帮助残疾人的协会联合举办了活动。虽然都是校内活动,但在老师眼里,这些活动都是由我一个人操办的——这也为我增加了不少口碑。 当然,不能只在校内当井底之蛙。只有出去看看世界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暑假里,我参加了AwesomeMath的夏令营,也去了一个叫TechX的科创夏令营。十分推荐这两个项目。 TechX注重于把先进的CS技术——如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带给有理想的高中生们。它可能在美国知名度不高,但在里面的经历能充实许多篇文书—这种来自理想主义者的呐喊实实在在的锤在了我这个现实主义者的心上,让我看到了生活不仅只有当下的苟且,还有更多更伟大的事情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挑战。 看到这么多CS大佬互相交流沟通,我也被鼓舞着想在我自己的学校宣扬这种理念。我相信,很多AO不仅仅是想看到一个学生做了什么,而是他/她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洗涤和升华。多多探索不同的方向也有助于更好的定位自我。 当时的我也迷恋上了生物,所以在十一年级的春假跟着一个教授做了为期两周的关于阿兹海默的研究,主要做了一个探测脑片里的信号的实验。那两周里,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研需要多大的耐心。每天晚上,教授都会拿4-5篇论文让我学习;那些繁琐的名字让我头晕目眩,唯有黑咖啡支撑着我。但这次之后,我对于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其实在美高里,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渲染,要发声,要让别人看得到一个学生的蜕变。在我带着学生去敬老院表演过后,很多老师都跟我说:很多同学都表示过要帮助敬老院,但他们都没有付出行动;而你却做到了。在自己的努力被别人肯定时,我是非常的有成就感的,也更加有信心去做好下一个项目。

选校

大概在十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我就已经决定好要申请数学专业。当然经历过AwesomeMath的洗礼,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与顶尖的数学院校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如果大家有时间在网上,比如Coursera和edX,上网课的话,也会对选校很有帮助。比如我在Coursera上了一节Duke的关于统计的课,就感觉那个老师讲的非常清晰,就义无反顾的把它放在了RD的列表里面。 而且大家不用很看重综合排名的,很多数学很好的大学,比如Purdue啊,GIT啊,Harvey Mudd啊,数学和CS专业的排名很靠前的。 GIT有很多只有像Stanford这种学校才有的CS专业课,所以它的实力还是很抢眼的。而且据我了解,Harvey Mudd里的数学建模队是全美数一数二的,所以很推荐喜欢数模的学弟学妹们了解一下~ 当时我EA的学校挺多的,而且基本上都是跟CS和Math有关的学校。东北,UIUC,Umich,GIT啥的。我个人不是很在意地理位置,顶多就是会想想实习机会多不多。但这里也提醒大家一下,不要在申请季一股脑的认为地理条件不重要……作为一个怕冷的人,我现在对于未来在西北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恐惧( ;´Д`)。 我选择ED西北也是经历了一个非常纠结的过程。当时纠结与西北,UChi,和Duke三所学校,迟迟拿不定主意。我咨询了学校里的college counselor,我的文书老师,还有这三个学校的官网。我发现,school research真的非常的重要。 我仔细了解了一下三所大学的数学系,发现西北大学有一个非常合我胃口的专业——MMSS(Mathematical Method for Social Science)。他把数学模型应用到了解决社会问题上面,这对于当时喜欢数学建模以及社会服务的我来说简直是理想的专业。此外,我认为芝加哥的就业/实习机会高于Durham,我又比理论更喜欢应用,所以最后决定ED西北。 总的来说,申请就是一场战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最好不要盲目追求排名,看清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给自己的能力定个位才是真理。而且,其实没有什么比学校官网更加直观的东西了。好好花一个上文的时间,安静坐下来,拿个小本子记一下,我们选校的思路能清晰很多。

文书

在文书这件事上,不管是我,我的文书老师,还是我学校的英语老师都非常同意一个观点—快,狠,准。

common App

Common App的文书一共就600字,最好能直接抓住重点。反观一下我之前的经历,还是觉得我我作为学校talent show组织者的故事更能突出我的character。我为这个活动下了不少功夫,不仅跟很多老师争执过,也要大着胆子去跟完全不认识的人社交,想尽办法把内容充实起来。 主思路定下来之后,我就开始想我这篇文章里到底想要突出的是什么东西——是我的领导品质,坚持不懈和对社区活动的热爱。 很欣喜的是,当我把我写好的PS拿给我英语老师看的时候,他直接告诉我他看出来的主旨就是突出我是一个有领导力,坚持和喜欢帮助别人的女孩。这种鉴定方式很有效,至少能确定PS没有跑题,剩下的逻辑啊词汇啊就可以慢慢修改啦。

why school

why school这种就真的靠school research。很多的program网上搜根本搜不到,只有在官网上一层一层的顺着找才能找到。就比如说西北有个叫tertulia的组织,专门提供Spanish的日常交流。还有GIT有个Serve-Learn-Sustain的program,也正好契合了我喜欢community service的需求。所以这种事不能怕麻烦,也最好不要复制粘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项目,只有把他们挖掘出来并与自己的经历结合,才能向AO表达自己爱的痴狂。

面试

我只面试过一次,就是西北的校友面试。这个面试不强求,我在官网上填了自己的高中地址,然后正好有校友住在附近,所以就有幸参加了面试。说不紧张是骗人的,所以我提前跟counselor约了个模拟面试,大致修改了一下自我介绍啥的,尽量看起来不生硬就行。 我的朋友们特意提醒我,说话要注意语速,因为速度快了会让别人很不舒服。而且仪容仪表也要注意。虽然说应该是一个日常聊天的模式,但该有的衬衫和妆容还是不可少。 我跟我的面试官是通过Gmail来预约时间地点的。发Gmail也是一门学问,而且美国人有个通病,就是他们真的不按时回邮件。这时就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觉得他们是高冷啥的,也不要使劲催,等着就行啦。我们约在了学校旁边的咖啡馆面试的。在这种地方可以给他们买杯咖啡,比如Vanilla latte啥的,不踩雷。 我的面试官直接对我说:哎呀我面试了这么久,第一次有人帮我买咖啡,真是谢谢啦~瞬间我们两的距离感就少了。面试大概40多分钟,问的问题也中规中矩,都是一些why school,why major这种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问了面试官一些我想知道的事,这样一来一往比较不尴尬。总之面试就要显得自己大气不害羞,积极表达,乐于思考,也尊重他人。能把这几点表现出来,相信面试结果不会差的。

推荐信

我觉得我申请成功有40%的功劳要给推荐信:

校内

写推荐信的是我的数学(AP Calculus)和英语(AP Language)的老师。美高的老师其实很主观的,他们如果喜欢一个学生,能把学生从各个方面吹到天上去;反之,他们会很诚实的在信里写这个学生的不足。 我在数学课上表现不错,还是学校Math Club的leader之一,所以关系还是很好的。其次,我要再次感谢我的英语老师。我们高中虽然没有排名,但由于我给我们英语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偷偷跟我说他在推荐信中说我是学校的top 5。 我们学校的college counselor会给每个学生填一个表单,上面就是一些老师写推荐信的时候需要知道的一些信息,所以那个表单要仔细填写,多表扬自己。我的英语老师说中国学生就是缺乏了点self-advocacy,一开始我还气愤的以为是美国人的成见,但申请季了才发现真的需要为自己宣传、发声。

校外

我还有一封校外的推荐信,来自于我春假去的阿兹海默病的科研导师。他是一位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专注于研究阿兹海默的成因。 同样的,科研导师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学生积极的学习并提问。当时导师要求我结束的时候做一个PPT汇报,我就不仅完成了PPT,还拟了一片小报告给他,并提出了一个实验的方案。除此之外,我们在课下也交流密切,他的小女儿也觉得我挺亲和的。所以这篇推荐信不仅体现了我学术上的追求,更体现了我的三观端正。相信这也是AO想看到的。 但是Common App很坑的就是,它不推荐学生查看老师写的推荐信。如果学生执意查看内容的话,有些大学会直接拒绝掉这封推荐信。

其他

我还想聊聊关于选课的问题。我们学校比较奇葩,反正我十年级刚转过来是不可以选AP的。这导致了我十一年级只能选三门AP,四门要写petition,过不过都看命。这跟别人的差距一下就打了(很多学校的学生十年级就学完BC了,我十年级还在上pre calc……)。 我跟Deans据理力争,petition洋洋洒洒写了4页,他才批准我十二年级上5门AP。Counselor说,大学其实很看重课程的难度,看看这个学生是否 pushs his/her limit。而且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除了硬核大佬)文理均衡十很重要的。 我一个学期七门课,4门理科,3门文科,虽说自己确实对Spanish和English Literature有兴趣,但若不是我数学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多一节Stats还不如多一节Spanish,”我也不会想不开直接从Spanish 3 跳到AP Spanish。 不过到头来,付出还是有回报的。高中的老师比大学老师更加仔细,有更多的时间帮我们修改作文,训练口语;一年下来,我的Spanish真的进步不少。简单来说,高中还是多抓紧机会学学文科啥的,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还会对英文产生意想不到的帮助。

结尾

申请这件事就是懒癌不能犯,最好做好规划,有条不紊,拿下心仪的offer不成问题。想要抓住AO的心,首先得了解自己,对自己擅长的东西有信心,并且勇于表达自己。 所以说,写文书之前列几个bullet points,明确方向才不会假大空。当然申请季还是要劳逸结合,好文章都是在宜人的坏境下成就的。(别信ddl是唯一生产力这句话!)没事出去散散心,活动活动,给自己的申请季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Y(^_^)Y [series id='390' title='TD申请案例' limi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