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 year最考验人的是极其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自律能力,而且在很多大学招生官看来gap的学生和应届学生比起来占很大的劣势,因此录取条件会比录取应届生要严苛很多。
绿大暗同学,在申请季失利后选择gap year,在经济和资源匮乏和的情况下,成功杀进了UCB的大门,绿大暗同学的经历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大家好,我是一只上一届没申请只好悍跳gap year的普高狗,在2018年的厮杀中斩下了UCB的offer,就我的家庭条件和准备时间来看,我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给今明年申请的同学一个参考。
我家是工薪阶层,也就是说那种“gap一年环游世界”的浪漫的土豪操作是与我无缘的,只能灰头土脸地先上一年加利敦大学(家里蹲),然后我父母又是比较随心的那种,对大学的最高认识止步于百度百科:
这是我录取Berkeley之后我爸发群里的,大家欣赏一下这淳朴的画风……
我能拿到的资源比较有限,所以申请之路走得比较艰难。如果有想take a gap year又无法联系到顶级实验室、拿到大佬推荐信的同学,建议看一看这篇肺腑之言,慎重决定。
Gap year最考验人的是它需要极其极其极其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自律能力。整整一年,在大家都有学上的时候只有我还是失学儿童,在去找高中同学玩的时候踏入大学校园的一瞬间因为只有我是社会青年而自惭形秽(……),亲戚朋友问起去哪读书的时候只能呵呵呵地划水过去,高中放荣誉榜和学生去向的时候没有我的名字,真是无比糟糕的体验,不愿回首的一年(捂脸)。
这些都还好说,最重要的是这整整一年里要抗住一种如影随形的焦虑,因为如果gap一年还被全聚德那就真的可以去种田了,而且gap的学生和应届学生比起来占很大的劣势:在很多大学招生官看来gap是一种类似于作弊的行为——你比人家多一年搞标化和活动,就像考SAT时你比别的学生多一个小时做题一样,那衡量标准就得不一样。
因此同等条件下,录取gap学生的条件会比录取应届生的条件要严苛很多,再加上我又是普高学生,国际比赛的资源什么的真的是一点没有,老实说去年年初的时候SAT也没出分,也没AP课可上,实在是地狱级难度的申请。
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年初做好时间规划+合理抗压,这两大法宝帮助我扛过了整个申请季,也让我如愿以偿有学可上。
做好时间规划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我在选择gap的时候手上握的奖已经够了,而gap的这一年拿的一些小奖就没往资料上写(UC好像只能写五个吧,记不清了)。我的奖项比较零散,不是什么国际大奖,所以跟其他申请者硬碰硬还是有些吃力,对此我是用的文书去弥补,这个我会额外讲一下。所以gap year开始的时候,我的任务主要就是刷活动+刷分。
在明确目标之后,我在去年年初规划了一下,计划参加:一个夏校,一个pioneer project,然后继续我的义工和医院实习。考试的话需要考SAT,SAT2,托福我也再考了两次,因为之前的100不太够用。综合考虑放弃了几个文学比赛,现在看来是无比明智的决定,因为我已经拿了四个文学比赛的奖了,再拿毫无意义。总的来说,对活动的挑选和决策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一堆乱七八糟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方向的活动真的是有可能让1550的大佬惨遭全聚德的(每年都有),所以一定要慎重决定,找最适合自己的activities。在这里给几个小建议:
1. 分还没刷到的(想申前30的话要托福107+,SAT1450+,30以后的参考一下往年的录取情况),建议不去夏校,省出时间把分数搞上去,这样写文书的时候压力会小很多,想当年我到了12月还考了两场试,肯定是影响到了申请的。
2. 因为UC和common系统的奖项都只能填5个,多的展示不了,所以比赛要有针对性地参加,攒够五个就够了,别跟集邮似的。
3. 活动一定要跟专业对口,凌乱的活动列表真的会很吃亏,招生官根本没法记住你,自然也找不到理由给你录取信。当然你要是打算undecided当我没说,不过我身边录得很好的一般都是有指定的专业,所以这个就参考着来吧。
4. 活动必须要早准备,耶鲁AO就明文说过,看到申请前几个月活动奖项扎堆的学生,最好也就是个wl,其他学校的招生官大部分也是一个逻辑,因为这样真的很功利,没有对专业的热情和恒心。
夏校的话我当时犹豫了挺久,最后决定去参加,现在看来也是正确的决定。虽然是一个比较水的学分夏校,应该有个过得去的分数就能申请上那种,但是带给我的激励远远大于它的学费。在大学校园里散步、看书的感觉实在太棒,让我在整个申请季都充满动力,乐颠颠地想象自己是真正的大学生的样子。
精读+多练
——英语菜鸡备考标化的笨办法
标化我基本上纯靠自学,SAT1500+,托福110。
于标化我的意见是不要拖太久,特别是普高生,备考到最后真的精疲力尽,要尽可能速战速决,特别是托福,不然真的很辛苦。我当时因为口语卡分,到了年底还在考托福,双线作战每天只睡5个小时,身体状态用了好几个月才恢复过来。所以年初备考的时候一定不要摸鱼QAQ!!早结束标化的话申请季压力小太多。
SAT和托福的备考经验已经有很多学长学姐分享过了,我就挑两个重点说一下:
精读
这个办法对普高生炒鸡友好,几乎不需要基础,既能练语法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是准备一支铅笔+一支荧光笔+词典,在做完每篇文章后把文本一句句过一遍,用铅笔帮助梳理文章结构,用荧光笔标出重点单词,这样方便以后复习用。除了极个别的生僻词之外(如Plantagenet Alliance这种),所有文本中出现的单词都要搞清楚是什么意思,这样在行文中理解词义也是对词汇绝好的复习。
多练
大量的练习是夯实基础的保证,我从首考到1500+收官中间飞越了150多分,很大一部分是疯狂刷题的成果。在半年时间内我做了两遍全套可汗+所有真题+所有OG+巴朗六套题+PSAT,做完的资料摞起来有半米高,成功从根本看不懂历史文进步到只错一题。
因此这个经历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对于没有语言环境、基础欠佳的同学来说,提分一定要啃下刷题这块硬骨头,再不济也要通过大量阅读练习语感,总之就是no pain no gain啦。
Pioneer Project
——普高玩家的活动跳板
pioneer是我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我想详细讲一讲,推荐给研究资源不多的同学。这是一个有很多中国学生参与的学术研究项目,时间跨度比较长,大概是两三个月左右,需要选定一个题目做研究,如果是理科生,手上没有资源的话,写起来会比较吃力一点。
先讲优点:是这个项目是线上的,不需要像夏校一样跑到国外,费用跟去夏校差不多(没记错的话是6000刀左右)。因为是国际化的项目因此在AO眼里有一定的公信力,去年参加了这个项目的同学普遍录得不错,top10的offer至少拿了20个,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分量。
缺点是难度比较大,因为要独立完成一篇20+页的paper,个人感觉比夏校要求高很多,尤其是到了最后9月要赶标化的时候,还要挤出时间写paper做literature review,还是蛮辛苦的。另外,教授给的建议会比较宽松,大的决策还是要自己做,所以如果没有相关经验的话会写的比较痛苦。
最开始申请的时候要通过一个选拔(提交成绩+essay+简单的电话面试),不过实话说我那个时候口语菜的不行也过了,所以压力不用很大。最后会对论文进行一个官方的评分,教授会给推荐信(我的教授西北毕业的,写得非常认真,虽然感觉最后对申请作用不大因为太长了AO可能没时间看,但是还是非常感谢她,给了我超多信心),然后选出前7%的论文出一本annual journal。我最后是进了这个journal,算是发过刊的人了哈哈哈哈,但是对申请没用,因为今年结果出得实在太晚,等我update的时候都快放榜了orz
我的pioneer的选题是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跟我的活动文书都非常契合,因为帮助特殊儿童的志愿服务也是我的一个很重要的长线活动,所以与申请的专业public welfare完全对口(我估计大陆学生申这个专业的不会很多),既冷门又不牵强,比为了申小众专业申个活动完全不对口的占优一些。对于书面英语不错、听力也还凑合的同学,蛮推荐参加这个活动,不需要强制性的线下奔波,参与的门槛也比较低,而且可以在进入大学正式写paper前有一个热身。
合理抗压
——如何应对peer pressure
我心理素质不太好,所以这一年我屏蔽了所有人的朋友圈,也没有关注什么留学公众号(当然TD一直有关注……毕竟一直都有分享对付标化考试的干货嘿嘿),就是为了避免压垮人的peer pressure。
peer pressure这东西真的是双刃剑,虽然有的人说它可以激励人前进,但对我个人而言这种源于焦虑和攀比的激励还不如没有,反正我考大学就是为了读个好书,跟我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去了哪跟我没啥关系。当然我知道我这种屏蔽所有人的操作比较见仁见智,有的人可能觉得很懦弱。但是对我而言如果让我从头再来再选一次,我还是会用这种办法减缓压力。
但是!这种抗压方法也有缺点,就是获取资源的机会少了一些。我是特别懒的那种人,能躺着就不坐着,脑容量也超级小,看完八卦就学不进去了,所以让我花精力去找各种留学群求学长学姐分享经验,还不如让我去再考一次SAT(这是坏习惯大家不要学我)。
所以我从2017年到现在没加过任何讨论群,自然也就无法获取什么“圈内信息”和资源,全程solo DIY,爽是很爽,危险也是很危险,毕竟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准备方法很容易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犯下大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我自己的想法是到了大学多少还是需要一些人脉,如果再这样solo下去还是要付出代价,所以这个方法大家参考着来。
因为我是DIY,所以没有人催我学习,我爸妈每天都要上班,我就一个人在家里看书写字,对自律的要求还挺高。而我的另一个抗压方式是非常规律的作息习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保持着学习,吃饭,散步三点一线的cosplay康德的生活模式,这种零社交的lifestyle真的特别能帮助人淡定下来,有种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的感觉(捂脸)。每天出去散散步也能放空一下我这个死宅的大脑,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时间的合理安排也能帮助避免虚度时光的空虚感和罪恶感,这对整个人学习状态的维持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我的消遣方式很简单。我很少看剧,也从不看综艺,也不追星,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看电影读读书,省了很多时间。这种与外界隔离的消遣其实也蛮好,节奏较慢,能够让人充分放松下来。我在ED完之后累得忍无可忍花三天时间把看了十几遍的HP又全部看了一次,个人认为对我的UC系统申请时有帮助的,因为大脑得到了休息,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心情也完全不一样,写出来的文书质量蛮高(文书怎么写这个后面会讲)。
有钱访校,没钱访校友
——寻找最合适你的学校
怎么选校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建议大家在写文书前就了解一下学校的特点。一般来讲,不同的学校对申请者有较明显的偏好,比如Caltach喜欢的学生大概率跟NYU的菜有区别,同学们就可以在申请时投其所好,比方说我知道我是一个标准nerd,因此类似NYU、UCLA、USC之类的学校我就一个没申,而是把重点放在UCSD、Umich等学校上,这么做的好处是很快排除掉很多选项,避免选恐。
这里重点谈一下在公立大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选择问题。因为我自己是最后选了公立学校,所以有资格说一下这个选项的优缺点:优点是人很多,对喜爱社交的人来说会很快乐,学校大,一般研究资源会多点;缺点是课要抢,教室巨大,可能动不动就500+人一节课。所以对这些因素介意的同学们可以自行斟酌。
有很多申请者倾向于参加夏校时访校,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当地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但也有缺点,首先是经济成本比较大,其次是很多学校内在的东西也很难在短暂的访校中被看出来,访到最后可能会麻木。
因此还有一个方便的方式是,找一些已经在学校的学长学姐,直接问问学校的氛围、偏向,以及同届中国学生有什么特点等等。
加州文书怎么破:个人特质最重要
如果按照对文书的priority程度对美国热门大学进行排名的话:
LA<部分分控私立大U(JHU, BU, NYU)<Berkeley<不分控的大U(WFU, UNC, Brown)<文理学院
从左到右对文书的重视程度依次上升,靠左边的学校不是说文书不重要,而是通常巨高的分数和奖项可以弥补;靠右边的学校也不是完全不看分,但是会出现录取学生SAT分数跨度200+分的情况。(说一下LA真的是不太看文书的……我见过文书写得很简单平淡的高分选手也被录了,所以分控大校真的名不虚传)
我的UC文书选的是1,3,4,8四个题目,分别用的是以下材料:
领导力
Describe an example of your leadership experience in which you have positively influenced others, helped resolve disputes, or contributed to group efforts over time.
这道题我写的是我在高中作为会长发展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经历,因为这是我的一个主要活动,所以细节描写非常丰富,通过叙述我是如何克服the lack of group morale,the short of collaborator and the want of volunteers’ motivation这三个问题的过程展现了我的领导力。
我在这篇文书中提到了让我比较自豪的一件事:当时为了找青协的合作对象(养老院,孤儿院等等,但是这些机构一般是政府建立的,所以合作起来难度很大),我跑了很多机构,吃了闭门羹,最后想到一个办法:我在一家很大的超市看到每个月的营业额捐赠名单,找超市经理拿到了捐赠对象的联系方式,然后一个个打电话,最后终于成功找到了合作对象。这种经历在泛滥的志愿者活动中相对较为少见。
才华与技能
What would you say is your greatest talent or skill? How have you developed and demonstrated that talent over time?
这篇我就写得比较浪漫,开头是这样的:
“Just like broken mirror piercing the finger, or the sunlight on the shinning, sparkling sea dazzling the eyes, my first experience of writing a story through my own words is so vivid and mind-blowing. I was 8 then, feeling euphoric for knocking on the door to my spiritual palace.”
主题是我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如何将热爱转化为不懈的追求。整篇文章很努力地把“硬货”(“我获了xx奖,课堂作文被选为范文,etc”)和抒情部分融合在一起,抒情的这一段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为方便阅读放了中文草稿):
“文学让我谦卑与求知若渴,这个吸收知识的过程让我穿越时空,就像奔跑在通往不同世界的小径。通过文字,我看见小西庇阿往被烧成灰的迦太基上撒着粗盐,看见潺潺河水旁柳树的嫩芽、鼹鼠与蛤蟆抽着烟斗聊天。我看见被剪断血淋淋脐带的哭泣的婴儿,在学校树林里亲吻的青年男女,在中国农村互相争斗的亲戚与无人照顾的老人,我观察,我描绘,我思考。当我通过文学去感知和回馈这个世界的时候,literature is the mirror in my mind, reflecting the image of the world.”
我并没有申请文学系,但在我的奖项和活动中,我突出的是热爱文学的特点,而这一点如果是瞎吹容易崩人设,所以对文书要求高一点,但从录取结果来看,这种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利用教育机会
Describe how you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a significant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or worked to overcome an educational barrier you have faced.
这道题选的人应该比较少,但是我当时考虑到它可以突出申请者谦逊刻苦、善于利用资源的品质,这也是我的特长,就选择了这道题。我写的是pioneer project的经历,这是一次很宝贵的体验。这篇文章依然是秉承了文学少年的特点,开头和结尾是呼应的:
“The first time when I saw the Down Syndrome children was in the humid season. The musty rain water slid down the window, inside which were unfocused, haggard eyes.
……
This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ot only gave me the chance to conduct a formal research like a freshman for the first time, but also taught me how to rais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this invaluable experience, I confirm my resolution for future career,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that one day I will help the special-need children get out of the window, and no more haggard eyes.”
中间的部分很“硬”,就是如何用JSTOR搜集资源啦,如何在教授的指导下纠正错误啦,这些都是应对UC系统文书所必需的,因为UC的招生官每年要看几万篇文书,太抒情了没什么说服力,需要软硬结合一点。
个人特质
Beyond what has already been shared in your application, what do you believe makes you stand out as a strong candidate for admissions to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这一篇算是自由发挥的题目,我就很自然地写了我最大的特长:文科与理科都学得不错,并想要把它们结合起来。
“通过文字,我正在诠释和探索我的价值 - 我是一个有尊严,智慧和意识的独立生物 - 我是一个创造者。而与此同时,公式中的秘密和自然法则是如此平静,如此理性,如此美丽。——I will pursue the glamour of both literature and science,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self-actualization and public welfare.”
这种双面手形象不一定少见,但我写得非常真诚,加上吸取了ED阶段的失败经验(捂脸),整体很流畅,完成度比较高,因此也得以突出了我的特点。
其实对于活动比较散、不是集中打在一个点上的同学,可以考虑采取我这种方法:在personal profile的组织中,我一直设法将活动联系起来,用文书清晰地突出活动之间的关系,证明它们都为了一个完整的我而存在,而不是彼此分离的凑数的产物。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文书在UC系统里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它帮助我捋清了我的材料,刻画出了一个形象清晰的个体,这在申请过程中是比较有利的。
在美本一年比一年激烈的申请中,突出自己的个性变得尤为重要,我申请的这一年目睹很多标化硬件都不错的大佬因为没有明确的个人形象无法给招生官一个“录取的理由”而惨遭wl甚至拒信,主要原因很可能在于当过于模糊的角色形象混杂在大量实力旗鼓相当的竞争者中时,AO更趋向于留待观察或者寻找更有趣的申请者。
所以,我认为明确自己的定位是在整个申请季中,我做的最正确的事,这既能帮助我选择专业和学校,也能使我的个人特质变得鲜明。
申请美本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全面地反思过去的十几年有什么闪光之处,将它们和盘托出,展现给那个审视申请者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招生官。因此今天的每一点努力,都将以各种形式展现在明天的那份application里。
过去的这一年我收获了许多,学会了平和地接受孤独,也学会了悦纳自己的不足,这十几个月的成长自然而然地熔铸在了我的文书与活动之中,让我的gap year不再是一只跛脚,而是我独一无二特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