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er的RD轮申请即将接近尾声,几乎所有申请生都在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在申请的最后关头,活动和背景等等早已成为定局,能够进一步提升的只剩——文书。 我们在最近的工作中,发现了不少同学在写作中走入了“误区”:把文书写成玄幻小说,期待以“创意”来博取眼球;文书篇目太多,到最后没空写就把学校名称改一下,全盘套用给另一所学校;甚至有同学把学校给的文书题目会错了意,偏离正题。 以上,均为申请中的大忌。我们不希望同学们在如此重要的文书环节出现任何差错。在最后一刻,我们期待给予同学最强支持,助力大家梦校offer的达成。 我们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书题目Why Essay,并分享给大家在实际的文书修改过程中的误区。如果你对自己的why essay文书仍有犹豫,可以根据本文内容,查漏补缺,在最后阶段打磨出一篇满意的文书。

文书误区主要围绕三点来展开:

你的创意迷倒了谁? 没有灵魂的文书长啥样? Why School不完全跑题指南

你的创意迷倒了谁?

这种情况多见于想要出奇制胜,但是不幸被自己的创意绊倒。 例如,有的同学会选择把Why School写成了一篇想象作文。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已经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在未来的一个时间点写下这篇文章。他之所以选择这种角度是因为正面写why school不会写。于是就用了像数学题里中的反证法,从假设自己已经是本校学生侧面来写。就像以下的开头。
Dear Spongebob 2019 , Greetings from 2029. Only now at midnight have I found some spare time to sit down and write you this letter. Just as you dreamed, I am a superman who graduated from XX university now.
这个例子展示的是一个未来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写信,讲一些自己畅想的在所申请的学校里的一些体验。看似有新意,但是也有不少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底层逻辑:为什么要给过去的自己写这封信?这是一部穿越剧还是什么情况?既然有了这样的时间界定是不是要说清楚? 第二个问题关于内容本身:你作为大学准毕业生如何把高中背景交代清楚呢?你又如何才能把自己在大学的表现优雅地表达出来?学生在初稿中频繁地用了you will,并且出现了8次。读者会感觉这种先知的口吻比较奇怪,另一方面措辞上的雷同很浪费字数,毕竟16个词就可以写一句完整的语句了。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心态:学生找到我们的时候说,老师我改到一半真的改不下去了。我也可以理解学生此时的心态。好不容易想到一个感觉有创意的角度,但是却遇到了各种坑。然而在初稿都已经完成了,摈弃掉也实在可惜。除非有完整的配套填坑计划,除非这一所学校有多篇文书、这一篇学生能接受凑合,否则,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从一开始就不要入这个坑。

没有灵魂的文书

“没有灵魂”的概念比较宽泛,说的接地气一点,其实就是“我这篇文章是完整的,但总觉得读下来没什么感觉”的感觉。如果连申请生自己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么阅文无数的招生官应当作何感想? 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不少同学在RD轮申请的学校数量会增加,因此分配在每一篇文书上的时间和精力会减少,在写文书到后半段的时候感觉身体被掏空,活生生地进化成了套词怪,把自己在一篇文书中的内容直接套到另一篇当中。 可以理解,但是不可饶恕。 就好像逢年过节的时候,读到一条你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群发的短信和一条体现你们私人交情的祝福短信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请大家回忆一下,是否有过在复用文书素材的时候,因为字数的限制,把之前文章里的一部分截取出来,稍做加工就准备出活儿?这时候往往写出来的文书显得青黄不接,十分突兀。比如以下这个已经脱敏的文书段落。
I loved playing 麻将 as a child. Since around middle school, I have channeled this passion into engaging in 麻将 and participating in competitions regularly for seven years. New designs of 麻将 pop into my mind during class, during my sleep, or during any normal activity… (97 words)
期待读到why school的读者可能会纳闷,跟上下文完全接不上,这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一和同学沟通发现,果真是从其他文书里截取过来的,不禁为同学在心里默默流下一滴眼泪。 有的时候一个段落在一篇文章里放着合适并不代表移花接木后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文书相信也不是同学们想看到的。

Why School自我诊断

用PH值来表示或许大家更容易理解。 一边是个人,一边是学校。靠近两端的地方标注了叹号,意味过于个人化或者过于突出学校,都是不可取的。比如一些同学的why school文书全是个人炫技,结尾来一句我会到大学里继续这么做;再比如一些同学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扒官网信息一波改写,看起来满满当当地堆了好几段,但是没有自己的元素。这两种情况都不理想,最理想的应该是达到个人和学校的完美平衡,也就是小红旗标注的地方。 我们举一个Brandeis的例子,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at Brandeis,,how would you enrich the campus community? 有同学在阐述完自己长期以来的兴趣以及高中的一些事例就结束了,但却恰恰忽略了How。 只提到我会到大学继续我的爱好、发挥我的光和热实在有些苍白,就好像在表白,只说我喜欢你,对方肯定觉得不够,会反问为什么我喜欢我、喜欢我的什么呀。其实可以再探索一下学校是否给相关的支持、是否已经有一些活动和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属于同一方向、你的加入会带来什么不同等等。这不但显示了你做了足够多的school research,也体现了你是一个能够运用学校优势对社群或者是社会做出贡献的申请者。 如果我们细品每个why school的小文书,其实多多少少都要透露出fit的气质。说到底,我们写了这么多篇的文书的根本目的,就是告诉招生官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所以既然why school的文书给了这个机会,就一定要好好把握。 期待大家都能牢记why school文书创作的可行性思路,预祝早日收获梦校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