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尽早准备”是许多学长学姐给出的申请季建议,这其中就包括了选校和文书。事实上,申请季的许多东西都是息息相关的,越早准备就能让你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你的梦校,从而写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文书,大大提升早申成功率。 近期,我们邀请到了TD神选校的嘉宾,芝加哥大学的2023er Elina进行了一场关于选校以及why school的分享讲座。本文系讲座内容回顾,Elina学姐将自己在申请季总结出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启发。 另外,未来我们还将邀请更多TD神选校的嘉宾来进行主题分享,敬请期待。如果大家有什么特别期待的主题,可以后台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讲座~

自我介绍

Hello大家好,我是Elina。我高中在一线的重点普高读书,通过标化活动文书申请全程的DIY在ED1轮次收到了UChicago的offer。关于我的一些申请数据有:GPA Top 5%, 托福115,SAT 1550,AP四门5分。 平时我自认为是一个脑洞比较大的女孩子,喜欢很多东西。申请季后,我为同龄人Review过近100篇文书,回答过申请生们的300多个申请问题。今天很高兴能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申请季的经验~ 我分享主要内容围绕两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是如何了解各个美国大学,如何去定位梦校。我会介绍和测评一些我做选校时依托的媒介,同时给大家讲讲我是如何最后选择UChicago作为ED1的,给大家作为参考。这里也会稍微讲一下REA和ED2。 第二部分就是我们的Why School部分了。首先我会和大家讲讲我自己的UChicago Why School和我曾经看过的Why School文书(当然是有信息模糊滴),来分析一下在我看来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之后会深入讲解一下字数,各个Part的平衡,专业等等方面。

第一部分:选校与选梦校的那些事

如何确定一所学校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学长学姐说“进去了才发现这个学校跟我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或者“这个学校不适合我,我要转学”。 那么如何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主要是和学校的匹配程度不够。那么问题又来了,匹配度听起来就很玄学,还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词,到底怎么去确定他呢?AO如何看待我们的匹配度完全是看天的,但我们可以尽量从自身角度和匹配的学校更加靠近。这里主要分为三层来剖析: 第一层:硬指标的匹配,也就是说我们想学的东西这个学校必须要提供。 假设你特别想学商科,那么你去一个没有商学院或者不提供finance专业的学校,可能就不太符合。假设你是很偏应用或职业化的方向,那么大部分文理学院就不一定适合你。 再者就是不是所有专业大学都会提供,比如说statistics或者archeology等细分的专业。因此一定要去看学校除了声誉之外,是否能够提供你想学的专业或方向的资源。 第二层:氛围上的匹配,也是同学们有所耳闻的Vibe符合/Fit/Match最重要的特点 举两个很重要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够跟这个学校的学生/毕业生/学长学姐有很好的交流体验,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那么氛围上大致是匹配的。如果觉得个例的在校生无法代表学校,那么如果在school research时发现无论从学术还是娱乐,你都觉得比较舒适,能生活得快乐安心,那么也是比较契合学校的。总而言之,这层是种软性的契合。 第三层:未来发展上的契合。 如果你确定未来的大方向,例如academic research/考研/本科求职等等,我觉得也要把这一方面也考虑进去。比如说,金融求职的同学,一定要考虑地理因素,然后尽可能去申一些喜欢的target school。如果是去学CS计算机的同学,那么target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也要考虑学校的资源和临近期末考试σ公司。想读研或者专心学术的同学,可以看看学校的升学率,毕业生去向等等,进行取舍。 也就是说,我们所选的学校不仅仅是我们满足我们本科学习的需求,也要尽可能的去满足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我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暂时还没有被重视的一种匹配。

不同的了解学校的途径又有什么不同?

相信已经在选校的同学会同意我这句话:School Research真的很复杂,有各种渠道各种来源。今天我会讲一下我使用几种Research方式并进行简单的测评。 方式一:深耕校园官网 这是最权威的来源,也经常让人迷失。这不仅是要看admissions开头的那个网页,更要去看本科在校生经常看的那一部分,才可以知道更多学校里的一手信息。比如说,Catalog里有许多课程的详细介绍和专业指南,New students advising有新生资源,RSO或者Student organization有活动公告等等…… 同时,不仅仅要这些很多人都会看到学术活动研究等信息,也可以适当的看看学校里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冰激凌车,咖啡厅,各种建筑,都是很好的小细节,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的灵感。总之,希望大家尽可能的高效利用站内搜索和引导,高效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方式二:YouYube YouTube,也是我感觉被低估的一个渠道,因为它虽然信息分散,但是对找到fun facts很有帮助,视频本身也是很好的传播媒介。YouTube上首先可以看到大学主页,这里的首推栏目相对来说,就是他们最想要展示也相对看重的一部分。 再者,一般大学都会提供Campus visit相关的视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代替访校哦。最后,搜索学校的名字,会有在校生提供的视频。宿舍内部的陈设,在校生评价,大家每一天是怎样学习的,他们的录取经验分享等等,我相信很多学校都会有。个人看来,这个既官方又休闲的平台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 方式三:专门为申请生提供的平台 例如Niche,Unigo,各类留学公众号,还有我们的TD神选校微信小程序等等。这里的信息密集度非常高,相对来说可信度也挺高,还是很推荐大家看一下的。(?传送门) 当然,也要斟酌一下部分平台的信息来源是否官方,是否是updated news,甚至是是否客观——Unigo上经常有一些过激言论。一旦将过时或者错误的信息复制进自己的文书,那么就只好自讨苦吃。 方式四:很多同学去过的College Fair 我觉得这样的集市首先就是能够直面AO或者在校生,可以多多沟通,进行一定量的network;第二是有时能够拿到大学的资料。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场合比较休闲,信息可靠但密集度不高,所以相对来说效率也不是最高的。如果想去,一定要提前做好research,心里有数。 方式五:休闲论坛 休闲论坛,例如College confidential,知乎,Quora,Reddit等等在校生与申请生你都能看到。这里有一些一手的信息,但有些问题也会放大你的Peer pressure哈哈,比如说那些“什么Profile的学生录取了哪些学校”这样的贴子,看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方式六:其他官方媒体,包括了Facebook,Twitter,Ins等 这方面我没有特别细看,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油管其实可以代替它们的功能。大学也会在这上面会有一些更新的信息和学校里的美图,如果同学们好奇可以去观摩一下,有机会还可以和大学互动——不过AO一般看不到你的消息哦哈哈哈。 有些同学会好奇访校的作用。这部分呢,我其实在TD神选校小程序的芝加哥大学圈子里面,已经讲过自己的经历了,这边不再细讲,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那边看一下。

如何在一堆学校中精准定位自己的梦校备选?

先来和大家分享下我和UChicago的结缘之旅。我在定自己的ED校时,先确定了Top 15大U这个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在排除了自己不是特别喜欢的学校后,深入研究了有哪些学校会比较适合我。最后,我发现UChicago在之前讲过的三层匹配度上都非常的适合我,因此我就选择了它。大家可以参考我的这个办法,先逐步缩减范围,再深入了解几所学校,根据匹配度确定ED梦校。 同时也想再强调一下,尽管RD成为主流,ED仍旧是申请中录取率最高,最有希望让大家申到梦校的阶段。比如芝加哥今年录取的几乎都是ED1和ED2的学生。大家可以通过对比ED/EA/RD的录取率,来进行ED选校的参考:如果自己喜欢,RD录取率又太低,完全可以考虑在ED轮次争取。

第二部分:Why School 101

以UChicago Why School为例:有哪些小心机能让学校AO感受到你就是适合的那个“TA”? 首先和大家解释一下,UChicago在录取后送给我一个巨大的Package,里面除了一堆礼物还有一张AO的手写小卡片,上面夸奖了我的Why School Essay和一封Email,因此个人感觉自己这方面还是有些话语权的哈哈~ 我的Why School是一篇热情有趣的文书。首先我对学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发现我很喜欢他们的一项活动,叫做Scavenger Hunt,类似寻宝游戏,我当即就觉得这和Why School所问的问题特别相像。因此我,研究了过去十年的Scavenger Hunt的题目,也咨询了在校的学长学姐,最后自问自答似的写了一个Imaginary Scavenger Hunt。 第一个小心机,自然是文书的形式加了些分。但这并不是推崇古灵惊怪的冒险行为,只是希望大家能选取一个契合大学Vibe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就比如说想去UPenn的同学,氛围不同就导致我就不太确定这么写能不能被录了哦。 第二个小心机,是我涉及了很多学校内部的细节。我不仅是说我想上某门课或者和同学们交流,而是精确到了在哪座楼里上谁的课,在哪个咖啡厅和同学聊什么。这是尽可能给招生官展现我未来在校园内生活的场景,让我的形象更加真实,同时也体现了我对这所学校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 以我看过的其他同学的Why School中期稿为例:什么样的Why School会让招生官大翻白眼? 我申请结束是十二月中旬,在RD结束前也看了不少同龄人的Why School文书,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讲讲哪些是我认为一定要注意的点。 首先,划重点!仅仅表面的夸赞一通学校多么多么好,是没有用的,这只能感动自己,感动不了AO。AO当然知道自己学校很好对不对嘛?直到RD,还有一两个同学给我看的文书中用很多很多的溢美之词,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真的很硬伤。这里也提醒大家不要走极端:夸学校没问题,但是要在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悄悄夸。 第二是要牢记,录取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以及为什么学校要选择你,这两点虽然占比根据题目的暗示,占比会不一样,但都一定要提到。 同时,还有同学会只写学术、氛围等等,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可取的。我感觉理想状态下,整个文书应该展现出你未来在大学的生活形象,包括了你从学校获得资源,也包括你为这个community创造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你在其中生活的一部分场景。 最后是,要注重细节,而且不推荐进行模板化的写作。有很多同学会说Why School太烦了,想靠着一个模板套题。我在发现一个peer写了两篇几乎一模一样的Why School时,立刻推荐他重新写一下,因为这样的文书不够真诚,也不够匹配这所学校。试问,一所你连一篇文书都不愿意写的学校,你真的有好好想过如何在那里生活吗?如果录取了,你在那里生活是否会后悔呢? 因此,每所学校都要仔细的考量自己要写什么,去匹配学校需求的同时也要展示你的热情。这里也要注意,加入的每条和学校相关的信息,都要在提交文书前再次确认真伪。不仅要官方确认,也要保证尽量更新,避免deadline前因为小细节不对而慌忙返工,或者在提交后因为提到一个错误的细节而被AO拒绝。

Why School的字数限制变幻莫测该怎么办?

Why School分为很多种字数,我主要归为三类,然后带领大家逐个击破。

短篇文书

Emory的150字大魔王,北卡250个字的四选二,都是短篇文书的经典例子。作为过来人,我很清楚大家写SAT和托福作文锻炼出来的“水字数”能力哈哈,在这里千万不要用。在写短篇文书时,我们一定要开场迅速,缩短篇幅,讲明白自己想表达什么。 缩短篇幅也有好几种办法——我在自己或者帮别人改文书时也经常需要删字数,有时甚至为了三四个词纠结。 我认为首先是大面积删除时,如果这句话对文章表达意义不大,删去也无所谓,就不用太心疼自己的心血了。 细细精修时,用词考究精确,简单句与复合句要结合使用。最后,一定要专注于一两个点来说。如果说一两百个字还要分开讲许多个部分,那么势必会导致每一个部分都流于表面,也就突出不了你对大学的“深情”了。

中篇文书

这里直接拿NYU著名的400词文书举例吧。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我们可以在开头加一个稍微长一点的hook或者anecdote,大约在50字左右,可以讲讲自己和大学结缘的经历,或者其他和文章相关的故事。之后呢可以讲两三个点,阐述自己是如何契合学校的,或者是学校为什么会选择你。这个篇幅呢,我感觉是相对好写的。

长篇文书

UPenn和康村的六七百字的要求还是很高滴,因为我们要保证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真的想讲的,同时要维持较长较高质量的输出。 我的建议还是可以先做一个小小的引入,100个字以内,然后逐步延伸到正题。这里可以细讲三到四个想说的点,并且掺入很多的细节。但是也要提到,并不是说字数拓展到了六七百个字,就可以写到哪里是哪里,而是尽量能够有一定的主题才会更有可信度,当然也是变相减少大家的工作量。举个例子,芝加哥的文书官网推荐500字但也不限字数,于是我写了六百多,分为了三个部分和一些引入。 总体来讲呢,推荐大家先写超一点字数再往回删。也有学长学姐建议先写少一点再补,但我个人认为写多一点是在初稿阶段将brainstorm一并纳入的方式,提高了我的效率也让我在码字时确定主题,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内平衡匹配、严谨、与热忱?

之前也讲到我的文书以Scavenger Hunt这个寻宝游戏为主体。在“寻宝”时,我自编了三个问题,分别指向了芝大的Core curriculum以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我的专业及未来发展,还有我在学校里想要参加的活动交流。这三方面首先是从不同方面展现了我和学校的匹配度,同时学术和活动也很好的平衡了正经与休闲两个部分。 因为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文书写作方式,生怕自己过度跳脱的我也在学术方面写得十分严谨,平衡了文章的气氛。像之前说的一样,我希望我不仅展现一个严肃认真的样子,也有有趣的一面来融入这所学校。希望通过我的例子,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Major对于Why School有哪些影响?

作为一个Undecided的申请生,我觉得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你有一个确定的专业,那么对于文书展开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你在其中可以穿插很多有关的信息。 对于Undecided的同学呢,我会推荐大家尽可能的选择一个符合自己Profile且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阐述一下在这个方向上你想探索的东西以及未来想要走的路线。如果是确定专业的同学,可以多考虑一些和专业相关的课程,项目教授,社团,校内活动等等。 那么又有多大的比例是要讲和自己major相关的内容呢?这个就要看人了。有些同学特别专情,热衷于一个方向,那么只要平衡好文风,不要过度严肃而让外行人看不懂,那么花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展开专业相关的篇幅,我也觉得没有问题。 如果还没有特别确定专业,那么也可以考虑五五开或者四六开。无论如何,major一是给我们提供了灵感,二是也让AO感觉到你是一个对自己未来很有规划的人。

Why School文书如何与其他文书配合?

大家也都知道,Why School只是申请文书的一部分。大学会同时看到你的主文书和可能有的其他Supplemental Essays & Questions。我们肯定是希望能够给大学展现我们的全貌并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文书和其他文书有一定的配合。那么如何配合呢? 首先,主文书肯定是展现了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一个余地很大又有些Casual气息的故事。如果有其他文书,那么也是在不和主文书重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那么Why School我认为则是在这两种文书的基础上,进行针对于学校和实际发展的补充,并且也可以对你的人格展现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建议是不妨尝试一下稍稍有一些重复,强调你自己最想展示的部分,也将这部分和学校进行有机的结合。

DIY党看选校与文书

最后想以DIY党的角度来做一个收尾。上文的这些方法都是我已经试错过,觉得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希望能够节省DIY党们的时间。 最主要的就是要好好选校,提前准备,多联系学长学姐们并求助于网络。不要因为不好意思就开不了口,因为学长学姐们许多都很热情。这里不仅仅推荐加好友私聊等传统形式,也可以通过我们TD神选校这样的申请生与在校生对接的平台来辅助申请。 在规划上,也希望大家选校与主文书前期Brainstorm或文书写作并行。这样,在School list出炉后,大家的主文书就差不多写完了,就可以尽早开始写学校们的Supplemental essays,包括Why school essays。 我觉得最晚九月初就一定要开始主文书以外的写作,并抓紧时间去一遍遍的修改,尽可能和自己的咨询老师、学长学姐、同龄人或者父母多多沟通。